确定了:不放假!

时事   2024-11-08 06:37   河南  

11月8日

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

对于记者来说

地球不爆炸

我们不放假

今年亦是如此

为民解忧

监督维权

记录温暖

关心“三农”

……

记者节

我们在一线

陈腾飞制图


下面就来看一组

平顶山日报社记者

从一线带来的

冒着热气儿

带着泥土味儿的报道

↓↓↓



立冬请环卫工人吃饺子
这家餐厅很有爱 

□记者 刘蓓

11月7日是立冬节气,市区一家餐厅邀请34名环卫工人到店吃饺子,为环卫工人送上温暖和关怀。

当天上午10点半,位于市区开源路的海底捞火锅店一隅,7张餐台上摆着小酥肉、海带丝、小油条,还有水果拼盘,再加上花束、祝福卡片的点缀,看起来温馨舒适。


“你们辛苦了,快里面请!”上午11点,看到来自湛河环卫的环卫工人来了,餐厅经理李成仁热情地招呼大家。待34位环卫工人在餐厅坐定,川剧变脸演员和花式拽面演员轮番上台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环卫工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为演员们鼓掌喝彩。

随后,餐厅服务员将刚出锅的饺子盛到环卫工人碗里。大家拉着家常,吃得喜笑颜开。“今天的饺子格外好吃!”今年66岁的环卫工人张桂枝一边笑一边竖起大拇指。


据李成仁介绍,他们为环卫工人准备了白菜猪肉、韭菜鸡蛋两种馅1000多个饺子。吃过饺子后,餐厅还为环卫工人送上抽奖盒。大家纷纷参与,抽到了火锅大礼包、零食大礼包、护手大礼包、暖冬大礼包等。

“谢谢你们,这顿饭吃得真舒服!”今年65岁的环卫工人宋梅英说,他们每天凌晨4点上班,打扫完分包路段后才吃早饭,中午12点还要再打扫一遍,“中午一般都是将就着吃点,今天感觉跟过年一样。”

环卫工人管理员胡玲也动情地说:“这顿水饺、这份来自社会的关爱,让我们觉得暖暖的,再辛苦也值了。”





11月7日中午,在市区开源路丹尼斯商场海底捞火锅店举办的请环卫工人吃饺子活动现场,本报记者刘蓓(中)在采访环卫工。当天是立冬节气,市区不少商家纷纷开展爱心活动。 记者 张鹏 摄





“小”事儿不“小视”
这些民生问题及时办 
□记者 李科学

电梯超期不年检,天黑路灯还没亮、电动车停在楼道里……这些看似很“小”的事儿对于身在其中的居民而言,却是关乎出行是否方便、生活环境是否安全的大事儿。11月7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各部门的努力下,市民近日通过平观新闻12345民呼必应掌上平台反映的一些民生事得到及时处理。

10月28日,卫东区平安馨苑小区居民通过平台反映,小区内电梯本该定时年检,但已超出检验周期5个月仍未年检,电梯运行时曾出现故障,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小区居民此前多次找物业,但一直未能处理,希望有关部门出面帮助解决问题。

经平台审核,市热线办派单,卫东区北环路街道于11月6日回复表示,已将该问题反馈至铁北社区,由社区督促物业整改。目前问题已处理,电梯已进行了年检。

秋冬季节天黑得比较早,家住湛河南路东段的网友“时光若水”反映,傍晚6点多天就黑了,秀水名居小区附近的路灯还未亮,希望能调整路灯开启时间,方便居民出行。市住建局接到市热线办派件后进行了调查核实,该位置属于湛河南路改造项目。该局已第一时间联系项目实施单位,根据市民诉求和秋冬以来的天气变化对该段道路的路灯开闭时间进行了调整,更好地服务市民夜晚出行。

邻居随意停放电动车,这是卫东区澜山府小区不少居民颇为烦心的一件事儿。该小区居民吴先生通过平台反映,电动车随处停放,消防通道、楼道口停得密密麻麻的,物业也不管理,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卫东区北环路街道接到市热线办派单后,将该问题反馈至铁北社区。社区已要求物业加强对楼道口乱停放、电动车进楼等违规行为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劝导,督促居民规范停车。





11月7日上午,记者牛超在新华区湛河北路街道文园社区图书室采访。 记者 禹舸 摄




记者王春生采访鲁山段店窑遗址附近村民 。记者 王尧 摄




小小花生米
成就大产业 
□记者 孙书贤

11月7日,在郏县王集乡赵刘庄村的郏县光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一台大型花生采摘机发出轰鸣声,采摘下来的花生顺着输送带进入分拣、精选流程。10多名村民分工明确,紧张有序地把分拣后的花生装袋、装车。“今年种了60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花生,亩产值3000多元。收购商常年都在,我们不愁销路问题。”该合作社负责人杨萍高兴地说。

看着花生从流水线上精选出来,外地客商张占领说:“这里的花生个儿大、粒白、质优、口感好,鲜食可口,做花生米、榨花生油,很受市场欢迎。”

“这要得益于赵刘庄村的沙土地,我们种植的罗汉果、白沙果等品种花生品质绝对好。”杨萍说,她于2015年成立了郏县光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精品花生销往了广东、重庆、云南、成都等地。个头儿小点的花生进入炕房烘干后,就可以卖到干果批发市场,收益也很好。”

在杨萍的合作社,常年务工人员有100多人,把土地加入合作社的60多户脱贫户不仅直接享有土地流转收益,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我把地交给合作社,有空了就来这干活儿,一天70元工资,还能分红。”王集乡赵刘庄村村民李风仙说。

据郏县王集乡副乡长陈哲介绍,该乡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8万亩,花生种植合作社有17家,花生米规模加工户有39家,年产值3亿元以上,从事花生及花生深加工的有5000人以上。




合作种植赢市场



11月7日,湛河区曹镇乡曹西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社员在利用砻碾组合米机给稻谷去壳。曹西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于2020年成立,现有社员300余户,水田120亩。该合作联合社一直坚持生态种植,用品质赢得了市场,每年水稻收获前就被客户订购一空。连日来,社员们加班加点舂米,期待尽早完成订单,腾出时间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

记者 姜涛 摄



“薯”光映照笑开颜


□记者 李鹏程 通讯员 郭营战

11月6日上午,在汝州市庙下镇寺上村、小寨村的红薯连片种植基地内,拖拉机忙着翻耕红薯,村民跟着拖拉机聚拢红薯堆,三轮车忙着转运,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开着货车在地头等候。


寺上村的一片坡地上,种植大户王顺奇和雇来的村民一起聚拢翻耕出来的红薯。“今年种了1200多亩红薯,大部分是商薯19,还有少量的西瓜红。从8月份就开始收了,亩产六七千斤。”王顺奇说。

王顺奇11年前开始种红薯,最初只有60多亩,随着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如今他流转的耕地已扩展到周边的黄寨等村,70多名村民常年在他这儿务工,每年支付村民的务工费80多万元。

“我种了这么多年,有固定的客户,一到收红薯的季节,信息在手机上发出去,全国各地的客商都过来了。”王顺奇笑着说。

与王顺奇一样,在小寨村东南侧的田地里,种植大户吴会强也在忙着收红薯。“今年的长势比去年好,效益也比去年好。”正开着铲车往旁边的三轮车转运红薯的吴会强说。

旁边的地里,20多名村民正在将翻耕出来的红薯聚拢成堆。细长的白皮红薯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今年引进的新品种浙薯75,白皮白仁儿,吃着面甜,而且营养价值更高,号称‘人参薯’,8月份刚上市时批发价每公斤2.8元。”吴会强介绍。

“大家都站好队,开始发票,干半天发一张票,大家都拿好自己的票,到时候按票计算工资。”上午11时许,干了4个小时的村民开始收工。虽然很累,但领到工资票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藏红花开送富贵 


□记者 张鸿雨

11月5日早上6点,郏县堂街镇圈李村村委会大院南侧藏红花种植基地就沸腾了起来,村民任彩霞、刘艳利、李书明等早早来到这里,准备采摘藏红花。

“藏红花怕日照、怕昆虫,经受日照后摘下的雌蕊就会发蔫,颜色变浅,质量降低,卖不上价,所以要在日出前集中采摘。”带班的刘艳利介绍道。


藏红花有“软黄金”之美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圈李村种植已有三年时间。“我们村在平顶山学院的帮扶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驻村第一书记常进带领我们考察引进了藏红花,今年已发展到了10亩(1亩≈666.67平方米),同时又成功探索出了花生藏红花套种技术,实现了一地双收、一季两熟。”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松行说。

藏红花的花期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前后。10多名村民采收后,立即把新鲜的藏红花送到附近的河南省宝象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大家小心地将细嫩的花蕊剥离出来,放在专用炕板上。“烘烤两三个小时,随后就可以包装销售了。”刘艳利说,去年一克产品卖到了40元,今年行情也不错。

随后,刘艳利拿出之前烘干好的藏红花,轻轻取出一丝放入水杯中,约40秒,一杯水尽显橙黄色,一缕淡淡的清香升腾而出。

“一亩地可以收获干花蕊500克,一克按40元计算,亩产值可达2万元。藏红花对水肥要求很低,我们村的砂质土壤很适合种植。我们会逐步扩大规模,努力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常进笑着说。


来源:平顶山晚报、平顶山日报

早安鹰城



监审:王冬梅
审核:郭琳
责编:任明远 校对:沙星海

平顶山微报
平顶山日报社主办 平顶山新闻、资讯,互动爆料。查询公交、电话等信息。平顶山用户最多,影响力最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