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吴瑞馨
立帖七年,王思聪终于还是逃过吃翔这一劫!
近年来,共享充电宝频频涨价,背刺消费者,被群起而攻之。而另一边,最近,“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在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距离纳斯达克退市警告最后期限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下,与其等待被退市,它选择了主动私有化退市。
1月6日,怪兽充电突然宣布拟以1.25美元/股价格,私有化退市。
得知这一消息,不少网友开始拍手欢呼:让你涨价,活该退市!
还有吃瓜网友调侃,王思聪终于不用吃翔了。
而对投资人来说,即便如今以1.25美元的价格私有化退市,依旧是损失惨重。2021年4月上市以来,如果从最高点算起,怪兽充电的股价已经跌去超89%,市值蒸发22亿美元,约人民币161亿。
但也有很多人困惑,怪兽充电涨价背刺消费者,按理来说赚得应该比以前更多了,究竟为何沦落到如今私有化退市的地步?
1
曾打脸王思聪的共享充电第一股
王思聪当初放下这一狠话的时候,共享经济正处于泡沫期。当时,共享单车因为小黄车事件,一度让消费者和投资人心有余悸。
2017年时,共享充电宝曾遭受过一场倒闭风波。当年9月,共享充电企业Hi电被曝出正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200多名员工面临暴力裁员。
但这个不过是共享充电行业的小插曲。很快,共享充电宝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2019年,随着共享充电企业陆续实现盈利,当初撂下的狠话的王思聪也被啪啪打脸,还有吃瓜群众借此在线讨债。
而怪兽充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据 TrustData 的统计数据,2019 年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占据共享充电行业前 4,分别占据 28.6%、27%、25.1%、15.6% 的市场份额。
而在上述“三电一兽”中,成立于2017年的怪兽充电虽然是起步最晚的一家,但也是最幸运的一家。因为它是其中唯一一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
这或许与它豪华的创始团队有关。怪兽充电的创始团队大多来自美团、优步、阿里巴巴、途牛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其创始人兼CEO蔡光渊曾任Uber上海的总经理兼全国市场总监。其创始团队的CMO张耀榆同样出身Uber、CTO李晓炜来自途牛、CFO辛怡来自阿里巴巴、COO徐培峰则曾是美团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
天眼查显示,在IPO之前,怪兽充电进行过6轮融资,仅成立当年,怪兽充电就获得了三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过20亿元。资方包括小米、阿里巴巴、软银中国、顺位资本、高瓴创投等知名企业和机构。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怪兽充电在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市场份额已达到34.4%,位列行业第一,有超过66.4万个商户点位和500万个移动电源,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19亿。
2021年4月,怪兽充电成功登陆美股,成为“共享充电第一股”。
王思聪也再度被打脸。
2
涨价“反噬”业绩
开放代理成双刃剑
但在最近几年里,共享充电宝终究还是一步步走向王思聪预言的那样。
近年来,各共享充电品牌暗地持续涨价,从当初的每小时0.5元,涨到了现在的每小时4元甚至6元,背刺消费者,招致网友们“口诛笔伐”。
不过,持续涨价的同时,怪兽充电近几年也遭到反噬,业绩开始“坐过山车”。
根据怪兽充电财报显示,2020年-2023年,怪兽充电的营收分别为28.09亿元、35.85亿元、28.38亿元和29.5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31亿元、-49.58亿元、-7.11亿元和8774.10万元。
这不仅仅是消费者“反噬”的结果,还有代理商。
怪兽充电之前并不是代理模式。但在业绩的持续下滑下,怪兽充电决定开放代理模式。
2023年,怪兽充电的渠道模式(代理模式)收入占比高达70.7%,而直营模式的收入占比为29.3%。
开放代理模式让怪兽充电业绩出现短暂好转,但并没有维持下去。过于激进推行代理模式,反而把自己困在里面。
2024年以来,代理商规模扩张越发疯狂,直接把怪兽充电拖入漩涡。
多家媒体报道显示,2024年以来,全国多地代理商陆续向怪兽充电提起诉讼,称遭遇怪兽充电销售人员电销欺诈。多位代理商累计投资数百万元买入怪兽充电设备及售后铺设等服务后,却出现铺设烂尾现象,导致设备大面积掉线,前期投资亏损严重。
对此,怪兽充电回应称,此为部分公司职员的个人行为。
这也进一步“反噬”到业绩上。
2024年上半年,怪兽充电业绩持续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怪兽充电实现营收 8.60亿元,同比下滑53.72%;净利润为882.90万元,同比下滑75.01%。
3
市值蒸发超160亿
距离被退市只差1个月
口碑下滑、业绩起伏如坐过山车之下,怪兽充电的股价更是从21年12月开始,就徘徊在退市边缘。
自2021年4月怪兽充电登陆纳斯达克,在上市首日股价短暂冲到接近10美元的最高点后,怪兽充电的股价就开始持续下跌,从21年12月开始,就开始在1美元左右徘徊。2023年4月,更是彻底跌下1美元,最低一度跌至0.399美元。
2024年8月,怪兽充电更是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公告称,若公司在2025年2月3日前无法将股价回升至1美元,便将面临退市或停止交易的严峻风险。
而在距离退市仅剩下不到1个月时间,怪兽充电决定,自己私有化退市。
1月6日,怪兽充电宣布5日收到来自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及公司管理层发出的初步非约束性建议书,拟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1.25美元现金收购公司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
即便如今宣布拟私有化消息,对股价的刺激也有限。截至2025年1月18日收盘,怪兽充电股价才涨到了1美元。
尽管如此,怪兽充电现在的股价依旧没有达到公告披露的1.25美元私有化价格。
相较于上市首日的最高点,到目前为止,怪兽充电股价已经跌去了89%,市值蒸发超22亿美元,约人民币161亿。
目前,怪兽充电的总市值还不到3亿美元。如果按照1.25美元的要约价,怪兽充电私有化的估值为3.23亿美元。
而据此前2024第二季度财报,怪兽充电的总资产为5.88亿美元,其中流动性资产5.46亿美元,非流动性资产0.42美元,负债2.19亿美元。
就算减去负债,怪兽充电的总资产依旧高于现在的市值,还有私有化估值。
对怪兽充电来说,私有化,无疑是一件净赚不赔的买卖。而对当初追着赶着送钱,如今却亏麻了的股东来说,也终于迎来解套的机会。
据怪兽充电上市前的招股书披露,高瓴资本、小米集团、香港私募股权机构Aspex Management(HK)Ltd.以8.5美元/股的价格,合计出资1.1亿美元参与基石认购。
而如今,这批基石投资者认购的股权,价值约1384.7万美元。
如果私有化顺利推进,虽然一些后入场的投资者依旧亏损惨重,但至少也能松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