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的顶层制度安排”——《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印发

政务   2025-01-21 17:15   浙江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如何稳步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1月19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教育部负责人指出,这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它对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更好发挥教育强国建设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负责人表示。


  《纲要》明确,教育有三大属性,即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教育强国有六大特质,即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纲要》指出,要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跃升。


  《纲要》坚持远近结合,分2027、2035年“两步走”:“第一步”面向开局起步阶段,重点是全方位打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础。“第二步”面向中长期,深化重大战略布局,确保如期建成教育强国。


  “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纲要》部署的9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


  具体来说,要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强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资源库建设,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基础学科突破,引领学科交叉融合再创新。


  要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师资和学术大师。


  要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强与各类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和高新园区等的协同,搭建校企联合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平台,建强技术转移转化等专业人才队伍。


  要建设高等研究院开辟振兴区域发展新赛道。面向中西部、东北等地区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促进高水平高校、优势学科与重点行业和头部企业强强联合,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定团队,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样本。


  教育部负责人表示,为了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高质量开局起步,教育部正抓紧研究启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实施好《纲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上述负责人强调。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王陆军



科技武林门
从信息高地武林门出发,汇聚最新科技资讯。我们将竭力打造一个科技政策解读、科技信息发布、学术道德建设、公民素质提升、工作感悟交流及推动创业创新的信息互动平台,与大家携手共建科技工作者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