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丨陈哲睿:思考中前进,求索中奋进

文摘   2024-01-09 11:33   北京  



陈哲睿,男,21岁,汉族, 2002年9月生,共青团员,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2020级本科生,清华大学“星火计划”第十六期成员。曾多次获得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学堂班奖学金、清华大学科技创新优秀奖学金。



来自重庆市的陈哲睿热爱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曾身为班级体委带动同学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他的组织下,钱班力0班全体同学在体育活动中表现非常优秀。他还在各学科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若干。在学校SRT项目中收获也颇多,曾获得SRT优秀项目二等奖、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二等奖、学生科创日“学推论坛”优秀学术墙报奖、清华大学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中期优秀项目奖等诸多奖项。同时,他以SRT“深空探测多目标轨迹优化”为支撑项目,2022年入选了第十六期“星火计划”。他热心公益事业也乐于帮助他人,经常为其他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在这之中,他自己也得到了成长。


大四的陈哲睿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褪去了初来时的新奇和忙乱,现在的他生活更趋规律,学习上目标也更为明确。大二大三时学习、科研任务繁重,再加之各种活动穿插,有时真让他无暇他顾,但一向自律的他为自己制定了学习、生活作息表,忙而有序地推进所有的事情,让自己处于一个高效的状态,非常投入地去做手上的每一件事情。他发现,当掌握主动权后,一切变得简单多了,正因如此,大二大三两年,有难度的学习竟变得益加轻松,也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拓展知识领域,科研课题也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中。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科研不是一人的战斗,交流合作是推动科研进步的重要方式。在行健书院和钱班一贯倡导的在科研之中学习的理念下,陈哲睿做过很多不同方向的课题,他在这些课题研究中探求自己想做的和能做的,寻找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方向,这样的学习环境让他成为一个有问题导向的人,培养了他在研究问题之中建构知识体系、快速学习成长的能力,也让他深切体会到了团队合作中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源自于两位老师曾经给他说过的、意思差不多的两句话:“用别人的脑子想问题”和“Science is very social”。


直至大三,他才真正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大一时,他加入了王兆魁老师的课题组,每次小组讨论的时候,王老师总会叫他邀请组里的几个博士生和博后一起参加。他当时认为王老师自己指导就足够了,很不理解为什么每次都要叫上其他人。经历几段科研,他才明白了其中深意,这不就是“用别人的脑子想问题”吗?不同的人应对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思路,而其中某一个很小的提示有可能就扭转乾坤,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团队协作与交流沟通更为重要。每一次的交流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互相交流沟通,就是一个互相进步的过程,在和他人的交流过程中,总能听到很多别出新意的见解,时常受到一些启发。


让陈哲睿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和钱班同学张朔晗的讨论。虽然他和张朔晗的研究是不同领域,甚至连大同行都算不上,但张朔晗同学一直非常热心地和他讨论各种问题,并且总能在他贫瘠的语言描述中精准地理解到问题所在。他曾经捣鼓了一个多月关于数值求解某个偏微分方程的问题,而这正好是张朔晗非常擅长的领域,仅仅讨论了一个小时,他就彻底解决了这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科研的过程辛苦而漫长,但每个人并不孤单,与同学、老师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会给予我们更大的力量!






图文来源 | “THU天行健“公众号

素材 | 陈哲睿

排版丨王文睿

责编丨贡树鹏

审核丨王凯峰 徐宝宁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是“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暨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唯一定位于工科基础的试验班。其使命是:发掘和培养有志于通过科技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创新型人才,探索回答“钱学森之问”。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力学班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官方宣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