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陈一彤和黄轩宇荣获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文摘   2023-12-21 14:41   北京  

近日,2023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结果正式公布。经院系推荐、材料函评、现场答辩、学校公示等流程,凭借优秀的综合素质,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2015级毕业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生陈一彤,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2016级毕业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黄轩宇脱颖而出,双双荣获2023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于1989年设立,是学校授予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用以表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并在学生中发挥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或对国家、社会、学校做出特殊贡献,为学校赢得荣誉或积极社会影响的学生。特等奖学金每年奖励表现最突出的二十名在校学生,其中研究生十名(含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十名。



陈一彤,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2015级学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研究生,师从戴琼海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超高性能计算架构,光电计算芯片,光纤通信中的光计算应用等。至今已在Nature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Electronic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顶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担任IROS审稿人。所研发光电计算芯片突破了领域内多项瓶颈问题,曾获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等报道。


非常感谢钱班对我的培养,让我在本科时期打下了很扎实的工科基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郑泉水老师当年和我们说,要保持一定的逃课率。入学时刚听到这段话觉得很新奇,在很长时间里才逐渐意识到,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苦心。


钱班作为一个创新教育探索的项目,也一直给我这样的感受,给同学们很高的自由度探索兴趣方向。这对我后来的研究方向,是很重要的基础。


非常欢迎对光计算感兴趣的/准备推研的同学(带简历)联系我们。




黄轩宇,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2016级学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师从郑泉水院士,研究方向为基于结构超滑技术的超级微发电机,主要研究内容为采用结构超滑的无磨损、低摩擦特性实现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的超级微发电机,以解决物联网、介入医疗等领域的微能源重大需求。黄轩宇从大一开始从事超级微发电机方向的科学研究,至今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篇,被引89次,其中2篇一作论文被Nature Communications编辑选为高亮文章在官网上宣传报道,申请专利11项,并获得清华大学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优胜奖等荣誉。黄轩宇拟于2024年1月提前博士毕业,毕业后继续从事超级微发电机的相关研究工作。


钱班的科研训练,教会了我如何做研究。刚开始,我并不清楚如何定义问题、如何一步步解决,拿着做题的思路在做研究,想到哪做到哪。大二在做SRT的时候,导师郑泉水老师耐心地帮我梳理思路,让我慢慢认识到,真正做科研,不是发散式地研究,而是聚焦一个问题,逐渐收敛,每一个阶段有对应的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围绕具体问题去设计目标、寻找方法,一个问题解决后,再进入下一个问题。通过这种策略,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阶段性具体可完成的小问题,一个大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这种研究方法论我一直沿用到现在。大三做ORIC,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做一个研究项目,我需要做一些器件的设计和加工,这对我和组里的其他师兄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内容,我为此申请了校外的实验平台,从一点点学习微纳加工工艺,到可以自主完成工艺设计和制备,其间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是一路下来积累的实验技能和构建起来的能力,对我后来的博士阶段受益匪浅。包括当时发表第一篇文章,虽然修改了无数版本,但是在不断的思考和迭代中收获的思路和方法以及锻炼所得的提炼问题、论文写作能力,回头来看,都是不可或缺、十足宝贵的经验。


钱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科阶段的试错成本比较低,同学们可以去做很多不同的研究尝试,直到最终确定一个想做的方向。找到自己觉得有意义又感兴趣的方向,往近了说,至少是找到自己未来博士五年想做的问题,是我认为在本科阶段最有意义的事情。刚入大学时,我自己对未来的方向也曾感到迷茫,尝试过解释细胞非均等分裂的动态模型、汽车碰撞实验中的高强钢回弹问题仿真等不同方向的研究,每段研究我都有认真对待,一边做一边思考、问自己这是不是我未来想做的事情?我对它“感不感冒”?是不是面向一个巨大的需求,可以持续有东西做下去?


我认为做研究一是要方向正确,二是成就感、“心流”很重要。一定不要一开始就做特别难的问题,最好的方式是选一个大方向,但从一个非常小、非常具体的问题入手,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月、三个月或者六个月内能够解决的。有了正反馈,对于自信心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即使是后面再做更大的问题,遇到困难瓶颈时,不会那么容易放弃。我遇到过很多同学一开始问题做得太难,导致本来觉得选得方向很好,后面没敢坚持下去。研究有了成果后,哪怕做得问题再小,尽可能把论文写出来,形成科研训练的完整闭环。“眼高手低”,从最简单、小一点的问题出发,一步步走下去,我认为这是相对成熟的做研究思路。研究的同时,可以结合需求去学一些课。这样一来,除了能更高效、系统、深入地学习到知识外,也可以借此认识很多不同领域和专业的老师,跟他们建立起联系,未来说不定有合作的可能。



编辑、排版 | 黄鑫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是“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暨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唯一定位于工科基础的试验班。其使命是:发掘和培养有志于通过科技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创新型人才,探索回答“钱学森之问”。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力学班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官方宣传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