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裕王承书院士伉俪:矢志不渝报国心 留得正气在人间

政务   2024-10-18 14:39   福建  
张文裕(1910年—1992年),惠安县涂寨镇新亭村宫后自然村人,旅美归侨。中国高能物理学科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世界上第一个发现μ子原子及其能级间跃迁发射的γ射线,为建成我国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作出重大贡献。
王承书(1912年-1994年),湖北武昌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女性核物理学家,气体动力学和铀同位素分离专家,核工业部研究员,科学技术局总工程师,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作出重要贡献。


张文裕与王承书这对院士伉俪,无论身处何处,始终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把一生献给科学、献给祖国发展大业,留下两袖清风、大公无私的正气。



心系祖国 携手归来

1943年,张文裕应邀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核物理教学和科研。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时,张文裕便积极准备回国,迫切想投入祖国的科学发展事业。有人劝他们夫妇加入美国籍,但他始终坚定地说:“要入美国籍,何须到今天!我们生为中国人,回国的信念是不会变的。”回国前,张文裕夫妇因为在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在美国的生活富裕且稳定。体面的工作、优厚的待遇、幸福的家庭……王承书后来回忆说:当初,不是我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最终夫妇俩还是决意抛下美国的一切,回国参与祖国建设。

他们认定,祖国百废待举,最需要的是人才!1956年10月,张文裕一家克服艰难险阻,终于踏上了新中国的土地。


潜心发展 公而忘私

归国后,张文裕、王承书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7年,张文裕提议在云南高山站增建一套当时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大型云室。项目次年开工建设,张文裕负责设计和建造。当时大云室所需大面积平面玻璃国内没有,必须从法国进口。可一时拿不到外汇指标,张文裕就用自己积攒的美元来购买。

大云室组建成后,开展了一系列宇宙线课题研究,获得了奇异粒子性质和高能核作用等成果,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宇宙线研究人才。

随后,张文裕又提议建造一台中国自己的高能加速器并主持基地建设调整。1984年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工程开始实施,此时的张文裕身体状态早已大不如前,但他仍惦念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在工程施工期间,他戴上助听器,拄着拐杖参加工程问题讨论会,常常坐在轮椅上去现场视察,了解工程的进展……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顺利建成并成功试验,这意味着我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张文裕多年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

他的夫人王承书在年近半百时多次转行,从热核聚变研究到原子弹高浓缩铀研制,再到铀同位素分离,在一次次从零开始的艰难抉择面前,用三个“我愿意”,肩负起了国家重托

在铀同位素分离研究所的十年来,王承书同广大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一起,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她把自己外出办事的出差补助费、各种奖励和稿费全部捐献给单位购买书籍和文具用品,捐献给中国核学会铀同位素分离分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为了弥补办公费用的不足,她自己花钱买了大量纸张供理论工作人员使用。她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的原则,时刻奔走在研发第一线,终于迎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蘑菇云。


无私大爱 倾其所有

张文裕夫妇一生简朴,家中没有一件高档家具。1992年,张文裕因积劳成疾去世。弥留之际,他留下遗嘱与夫人王承书共同约定:捐献全部积蓄

他将10万元人民币捐献给“希望工程”,在西藏地区建起一所小学,后被命名为“文裕希望小学”;捐献3万元给母校泉州培元中学。学校为了纪念他,后将一座楼命名为“张文裕科学实验楼”。

王承书也始终如此,从入党那一天开始,她每月从280余元的工资里拿出200元交党费,剩下的还要拿出一部分去资助学术活动和生活困难人员。身边人劝她:“王先生,你不能这么交,你还得生活呀。”王承书坚定地说:“我既然入了党,就要给党做贡献。

1994年,王承书溘然长逝。她在遗嘱中提到,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单位,个人毕生科技资料和书籍全部捐赠核理化院,零存整取存款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交给党组织,点滴积攒的所余10万元积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来源:驻部纪检监察组、泉州市委统战部

同心福建
传递统一战线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