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意思了!” 香港学生被《咏春》圈粉!

政务   2024-11-23 15:05   广东  

“《咏春》我们来看啦!”

11月22日下午香港文化中心十分热闹

来自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汉华中学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约150名学生

早早来到了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

参加深圳原创舞剧《咏春》

香港特别版演出“学生专场”活动



同学们站在“咏春巷”前
摆出经典招式合影留念

能与主演们近距离互动
学生们很兴奋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从“软硬联通”到“民心相通”,湾区青年们间的相互了解更加积极。11月22日至24日,《咏春》再次亮相香港,不仅是对中华武术与舞蹈艺术的一次精彩演绎,更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学生专场”活动的设置,旨在通过演职人员对中华文化、舞蹈艺术以及台前幕后辛勤付出的分享,增进香港青少年学生的文化情感认同。



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

本次来了54位学生

副校长洪静安表示

《咏春》香港特别版“学生专场”活动特别难得

希望通过此次机会

能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我们学校设有武术团和中国舞教学,近距离的观摩《咏春》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相信学习无处不在,时时学、处处学,把教室搬进现场,跟在教室里学习一样重要。”



专场活动从深圳歌剧舞剧院演员李坚庭
香港籍演员黄丹洋介绍舞剧主创和剧情开始
虽然此次演出是《咏春》今年第四次亮相香港
但听到舞剧亮点
海内外巡演高光时刻及历程时
同学们还是被深深感动、鼓舞



当被问及现场有多少同学会跳舞、武术时

众多“武林高手”举手

在主演们现场演绎《咏春》八卦掌和

小念头精彩片段时

台下同学们看得十分出神

每段演出结束后

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剧场






在上台与演员们切磋“武艺”环节中
同学们踊跃报名,站满了舞台
剧中演员耐心教学
同学们一招一式跟练,行云流水



虽是初学
但不少人还是打得有模有样
把八卦掌、咏春拳动作一比一“复刻”
足足过了一把“咏春”瘾


主演常宏基现场“教学”


没能上台的同学有的掏出手机
录下难得的教学时刻
有的坐在位子上向空中比划

“太有意思了!
这套动作打起来并不轻松。”
同学们意犹未尽
除了现场教学
主演们还来到同学中间
与学生分享自身对中华文化
舞蹈艺术的理解


不难看出
学生专场活动让香港青少年
对岭南文化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进一步强化其对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作为第4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压轴之作,22日至24日,《咏春》以特别版的方式与大家见面。据悉,此次特别版演出在原有基础上,注入了更多香港本地元素,并有香港幕后团队及艺术家倾情加入,与深圳的艺术家们携手合作,通过艺术的形式,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展现粤港澳文艺界的多元融合与共同繁荣。据悉,本次五场演出(含两场加场)演出票已售罄

关于深圳原创舞剧《咏春》
一起来看看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硏究系客席副教授茹国烈怎么说


《咏春》特别版是深港文化合作优秀案例

“今天在香港演出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特别版可以说是深港合作版,是港深‘文化双子城’形态的具体表现,未来需要更多像这样深度结合的作品。”11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硏究系客席副教授茹国烈来深参加第十六届深圳学术年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舞剧《咏春》香港特别版是深港文化合作的优秀案例,十分期待回到香港后观看两地文艺人士合作打造、压轴亮相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咏春》香港特别版。

在第十六届深圳学术年会上,茹国烈以“港深文化双子城”为主题,分享了他对香港和深圳在城市文化上的关系的见解。他认为,在经济和民生方面,深圳和香港互动很多。近几年,两座城市在文化上也有更多互动。其中很重要的转变,是在文化消费方面。“可以预期,深港两地的文化消费市场将会迈向一体化。将来,追求文化消费的市民,会在两个城市自由流动,选择每个周末的节目。”茹国烈说。

“文化的发展非常需要市场,需要大量、优质的文化消费者。”茹国烈阐释说,港深需要高质量的作品来提升文化消费,形成的文化市场将能带动、吸引各地乃至全球的人才,来到“文化双子城”发展。“作品创造市场,市场吸引人才,人才又创作出好作品。两个城市一起,我非常有信心可以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

茹国烈表示,打造港深“文化双子城”,需要更多像《咏春》香港特别版这样的双城深度合作的作品。“我期待着两地文化市场出现‘半深半港’‘半港半深’的现象,意思是将有一些‘半深半港’‘半港半深’的文化机构、文化人、产品、品牌、演出、展览,甚至是艺术节等。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利用两地的特色和差异性,打造一体化的‘文化双子城’。”

茹国烈特别提到,港深两地仍然需要利用在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和各自的优势,才能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双子城”。具体来说,香港必须在文化上继续国际化,举办国际性活动,成为呈现国际多元文化的平台;深圳要利用大规模的人口,形成成熟的文化市场,支持“文化双子城”成为复合性的文化大都会。

促进心灵契合 助力人心回归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邓辉林

11月22日晚,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特别版在香港压轴亮相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这是《咏春》第四次在香港演出,也是焕新后的《咏春》特别版首次登台呈现。

《咏春》是深圳、香港共同传承泱泱中华文脉的代表作。从今年1月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连演5场以来,《咏春》在香港的每次亮相都收获了超高人气和如潮好评。咏春源于南粤,兴于香江,传扬世界,舞剧《咏春》则从深圳出发“破圈”出海,至今足迹遍布海内外42座城市。同具自信、开放的精神气质,文化同宗同源、同承一脉,让舞剧《咏春》在香港引发了强烈的共情共鸣。正如带着学生来欣赏《咏春》的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简老师所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当然要我们代代相传相守。”

《咏春》特别版,则是深港两地文化共创共演的精彩缩影。《咏春》特别版,在原有演出内容基础上,加入了香港幕后团队及艺术家的丰富新元素,由香港年轻指挥家冯嘉兴率领乐团进行现场演奏,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毕业生黄丹洋也参与本次演出。深港携手一起来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姿和独特魅力,“咏”出了两地携手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盎然“春”意。

文化是心灵的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咏春》诞生于深圳,闪耀于香江,赢得香港观众齐声喝彩,这既是文化的盛宴与热潮,也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咏春》在香港首演时,有香港观众表示“看得我热泪盈眶”,这是创作团队“用心”换来的“动情”,是心灵的碰撞与共鸣。深圳和香港携手共创共演文艺作品,以艺术为媒,以文化为桥,必将为促进人心回归和两地“心联通”注入新的推力。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焦子宇 刘莎莎 关炜瀛
图片:耿超逸 
视频:焦子宇 刘莎莎 耿超逸 李佳霖 梁一航 刘真
编辑:薛永利
审读:黄淳 王容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深圳发布
奇迹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最权威、最迅捷、最真切,你我的城市,尽在深圳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