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制裁下, 一条连接中俄两国的生命线已经完成建设,成功打破了美国对中国构建的能源封锁网,也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蒙古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都没得到。
01 中俄完成最大规模天然气管道建设
据报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已经全线完工,目前已经进入了正式投入运营中的准备阶段。
据悉,该天然气管道全长超800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5111公里,不仅是我国口径最大也是全球最长输送距离的天然气管道;而该天然气管道建成后也将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重要工业区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满足约4亿人的用气需求。
而从输送的天然气这一数据来看,仅该管道就超过了去年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总和,相当于在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进行能源制裁后,中国成为了俄罗斯的第一大客户,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俄罗斯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对于俄罗斯而言,该天然气管道建成后,极度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再也不必担心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能够通过该管道获取丰厚的利益,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对于中国而言,则是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和“穷台”战略类似,美国想要构建一个对中国能源的进口的海上封锁网,切断中国的海上能源通道,从而让中国的工业生产陷入停摆,削弱中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对近些年来在中国周边进行了大量部署,确保能够在战时对中国实现能源封锁。
02 美国的能源封锁在中俄联手下被打破
近些年来美国对南海国家的拉拢,在菲律宾的9大军事基地,都是为了实现美军对马六甲海峡的封锁做铺垫;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签订的“群岛海道法”更是对过往舰艇的路线进行了强制规定,让这些舰艇必须处于美军的监视之下才能通行。
可以说,在岛链计划失败后的美国就已经想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对华围堵了,而能源封锁正是对华围堵的重要一环,但这个封锁在这个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落地之后就已经失效,甚至说没有美国封锁这个“助攻”,中俄之间的该项目还不太可能这么快就落实。
正是美国率领一众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能源限制,再加上对中国的各种制裁,才让中俄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开展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而蒙古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都没有收获。
按照一开始的计划,该天然气管道其实是打算经过蒙古的,其中蒙古段的距离为950公里,但后来经过商讨还是决定即便是绕路也不经过蒙古,成为中俄两国之间的天然气通道。
并且除了该天然气管道之外,“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很有可能也绕过蒙古,之前该天然气管道也打算经过蒙古,但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提出从哈萨克斯坦过境进入中国,尽量避免经过蒙古。
对于为何放弃蒙古,则是因为蒙古现在的立场比较不明,作为被中俄两国夹在中间的一个国家,按理说蒙古应该选择站队中俄,和中俄两国开展合作才对。
并且中俄两国也对与蒙古的合作抱有很大期望,在国际法庭对俄罗斯总统发出逮捕令的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冒着被逮捕的风险去访问蒙古,足以证明俄罗斯对蒙古的期望。
中方高层在访问蒙古的时候更是强调了中蒙关系的五点建议,希望双方能够强化合作、巩固政治互信。
03 蒙古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中俄高层接连访问蒙古后,蒙古方面却并没有什么像样点的回复,反而是转头邀请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等一众北约高层访问。
从行程上来看,这只是蒙古和北约之间的一次简单军事访问,毕竟蒙古在之前和北约在军事上的合作也有不少,在2021年的时候北约还帮蒙古建立了网络安全中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蒙古一直都有着北约军事人员的存在。
对于蒙古而言,虽然他一直声称蒙古的所有对外关系都保持中立,但这个中立在俄乌冲突中一批中立国家的倒戈信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冷战结束后,蒙古出于自身势力限制,一直都想要发展“第三邻国”,从而对中俄两国形成制衡。
而所谓的“第三邻国”,在蒙古的构想中就是一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因此这就给了不少反华反俄势力一个机会,让他们将力量部署到蒙古,从而形成对中俄两国的制衡。
因此近些年来美国等一众国家也在拉拢蒙古,特别是在稀土领域,面对美国的制裁中方选择对稀土进行出口管制,而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稀土供应商,失去了中国的稀土供应后,美国就找上了蒙古,想让蒙古成为美国的稀土供应国,从而建立起一条“弹性供应链”,摆脱美国对中国产品的依赖。
也正是蒙古和美国以及北约之间的这种联系,让中俄两国在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时候不再带上蒙古,现在这条全长8000多公里的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就是对蒙古的一个警告和提醒,蒙古这种既要又要的行为只会和菲律宾一样,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随着中俄两国的合作不断加强,凭借着中国强大的工业水平再加上俄罗斯丰富的能源,双方的发展只会更进一步,而美国的这种霸权主义和蒙古的两头通吃,最终只会走向灭亡。
文章中信息来源: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