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寄语
欢迎大家报考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安徽省三所独立办学的新闻传播学院之一,传媒学院始终秉持“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院训,致力于培养能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现代传播职业理念,恪守职业道德,具备国际化视野,且能精准对接当代新媒介环境与传媒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导师队伍现有50人,其中包括26位本校专任教师与24位业界资深导师,业界导师占比48%,拥有媒体工作经历的导师占比77.5%,这彰显了我们一贯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校内专任教师学科背景多元,以新闻传播学为主,兼有影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理实交融、文理兼备的导师队伍,使我们能够应对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确保每位研究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专业培养,适应新闻传播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导师队伍学高身正、爱岗敬业,普遍获得学生好评。
近五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5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400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多篇,发明专利6项。
学院已招收6届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毕业生57人,在校生81人。奖助学金全覆盖,“三助”岗位充足。学院实施研究生培养“青苗工程”,学生获得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专业实践成果丰富。
安庆是安徽的老省会,新闻传播事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欢迎怀揣新闻理想,有志于见证时代变迁的学子到安庆来,加入我们传媒学院大家庭,在这里向着自己的梦想启航!
一、专业简介及建设愿景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2018年获批,2019年首届招生,下设区域文化数字传播、计算传播、新闻传播实务三个方向,旨在培养能够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现代传播理念,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了解中国基本国情,适应媒介融合要求,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为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文化传播公司提供人才保障。
(学院组织研究开展融合传播训练营)
(研究生詹长运作品发表在《人民摄影》)
(研究生汪傲作品发表在《中国青年报》
(研究生参加导师项目实践)
二、导师队伍
程忠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常务理事、科技传播专委会理事,安徽省教学创新团队主持人,安庆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元宇宙)研究所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重点、一般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CSSCI核心版收录期刊近30篇。学术特长(研究方向):智能传播、数字出版、新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
文继奎,副教授,传媒学院副院长。现为安徽省能力提升工程省级专家,安庆市广告协会理事。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获得校企合作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1项,编写省级规划教材1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讲课程《电视摄像》获得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并获批省级教学示范课;主讲的《电视节目制作》获得第三届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课程教学评价改革获批省级优秀案例。近年来指导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实践,相关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学科技能竞赛奖50余项。
邵敏,教授,博士、博士后,硕导;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省卓越教学名师、省“数媒时代黄梅戏传播发展研究团队”负责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地方文化传播教学研究。主持4项国家级、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教材各1部,主编上线《黄梅戏百科全书》,获6项省级以上社科奖励;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18项等。兼职安徽荣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执行董事;安徽锦绣黄梅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等。
周佳骏,教授。主要从事新型媒体的组织形态和传播模式、区块链+大数据的文化产业经济体系构建研究。出版《计算机网络对抗——战术情报理论及应用》等学术专著3部,发表CSCD/CSSCI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6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近30项。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和安徽省大学生摄影大赛获得国奖、省一、二、三等奖多项。
高祥,高级记者。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7项,其中一等奖4项;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其他国家级奖项3项;获得省级新闻奖50余项。先后获得全省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黑龙江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称号、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提名奖”等称号。
贺明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新闻传播教育、应用新闻学研究。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传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和教研项目多项。
卓雅,副教授,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专业带头人。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四川大学广播影视文艺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影视美学、符号学、戏剧影视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四十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编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编著其他文艺书籍两部。参与三项省部级基金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一项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史剑辉,男,1978生 ,甘肃庄浪人,中共党员,副教授,新闻传播学博士。先后参与完成国家级社会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级社科规划项目2项,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3项,主持完成市社科联项目1项;参与完成学术著作2部;在《新闻记者》、《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新闻爱好者》、《兰州学刊》等 CSSCI期刊及中文核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研究的学科领域为:应用新闻学,发展传播学,媒介实践与平台社会治理,深度报道研究与实践,影视艺术创意与实践。
三、主要课程
四、培养特色
学位点积极回应智能化时代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需求,以新文科建设要求为指引,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课程实训、专业实战、社会实践和创造实践“四维联动”实践育人体系。设置了新闻实务、区域文化数字传播、计算传播三个特色方向,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国家新闻宣传战略需求、社会治理与区域特色文化发展需求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支撑、科技与人文相交融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将实践教学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培养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大别山精神融合传播“映山红”团队、建党精神融合传播“觉醒”团队、“两弹一星”精神融合传播“惊雷”团队、黄梅戏融合传播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传播团队以及7个实习基地。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共发表论文80余篇,获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
五、研究生成果/品牌活动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本学科特色,学院每年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型学科竞赛、研究生龙湖论坛、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同时,学院的“青苗工程”建设初显成效,研究生通过“青苗书社”读书活动阅读了大量学术经典,“青苗计划”资助研究生科研项目30项,“青苗论坛”为研究生提供了开展创新活动的平台,“青苗杯”比赛锻炼、提升了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
(研究生“青苗书社”读书分享与研讨会)
2023年,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6篇,科研立项2项,省级以上媒体新闻报道16篇。在专业创作、学科竞赛等活动中15人次获奖。其中,学生詹长运的纪实摄影作品《台下十年功》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类三等奖。此前,该作品曾获安徽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类乙组一等奖和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摄影作品大赛一等奖。
(学院研究生参加挑战大赛)
六、毕业前景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普遍具备较强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具备媒体市场调查与策划能力、市场研究与分析能力,掌握定量、定性研究手段和统计分析技能及技巧。
目前新闻传播类专业主要有三个大的就业方向:媒体、企业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电视、广播、报社、期刊以及互联网等机构的实务部门、总编室、广告部、经营分析部门、决策支持部门;在就业方向上,亦能够进入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街道等各级宣传岗位,在新闻策划、写作、编辑、制作传播等岗位大显身手;同时,也为广告公司、市场研究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互联网单位和统计信息管理部门培养从事信息分析、统计分析和经营分析方面的实用型、通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七、联系方式
学院网站:https://cmxy.aqnu.edu.cn/
学院招生宣传联系人:刘老师
办公电话:0556-5305077
邮箱:xxzksf@126.com
编辑:吴江峰 史俊
审核:耿晓东 刘凤霞
复审:李瑶
终审:华秀梅
上述素材均由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