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未来,“研”动人生⑥||安庆师范大学2025年研究生招生宣传--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文摘   2024-09-06 16:35   安徽  

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

一、院长寄语

院长:董甲东教授

    亲爱的同学们: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诚挚地邀请你们加入安庆师范大学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硕士研究生大家庭。作为学院院长,我深感自豪地向你们介绍我院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情况。这里有一支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将成为你们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与你们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激发你们的创新潜能。

    我院拥有机械(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科研平台,现有实验室使用面积148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近5000万元。建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实训中心2个、省级研究生企业工作站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创客实验室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创新实验室2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51人;硕士生导师(含校外兼职导师) 92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柔性引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龙山英才4人。迈入新时代,学院秉承“敬敷世范, 勤学笃行”的校训,着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逐步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

    硕士研究生阶段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追求更高层次知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时期。在这里,你们将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相信,在我们的培养下,你们将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硕士学位授权点介绍

    本学位点拥有硕士生导师70人,其中校外导师38人,主要围绕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智能计算与运动控制、工程材料先进制造与分析三个研究方向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1.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方向

    主要研究机械系统建模与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及应用、智能制造系统等,可应用于复杂产品的数字化建模,企业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产品性能分析与优化等领域。

2.智能计算与运动控制方向

    主要研究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复杂工业系统建模与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等,可应用于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机电系统的动态建模与分析以及智能化、集成化机电装备的研发等领域。

3.工程材料先进制造与分析方向

    主要研究机械工程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材料先进加工技术等,可应用于汽车轻量化、节能照明与显示、传感器与探测器、动力电池制造等领域。



三、导师风采

董甲东

    董甲东,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国家级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位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专家顾问、安徽省工业互联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精密锻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安徽省机器人学会常务理事。主要承担《工业互联网导论》、《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等课程教学。主持“基于信息融合的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监测及虚拟仪器开发研究”、“基于网络技术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与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钢质活塞锻造自动化技术攻关”项目研究,与安徽博泰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汽车空气悬浮加速度传感器”项目研究。主持项目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制定团体标准1项。

江贵生

    江贵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处处长、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数理化类专业合作委员会物理学类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光学学会光物理与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承担《热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基础》等课程教学。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詹文法

    詹文法,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担任科研处副处长、安庆发展研究院/大别山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集成电路测试和计算机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江西省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等期刊审稿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先后获得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庆市科技英才奖等荣誉称号。2021年度获安徽省科技发明奖三等奖。先后承担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专委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机应用分会干事、安徽省电子学会理事等学术兼职。

江善和

    江善和,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专委会委员。承担《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教学。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在《控制理论与应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Applied Soft Computing》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章礼华

    章礼华,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庆师范大学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安徽省光学学会理事、安徽省物理学会理事、安徽省集成电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联盟理事。承担《数学物理方法》、《量子信息基础》、《电路分析》等课程教学。主持各类教科研项目8项,参与各类项目10项。在《Physical Review A》、《IJSSD》、《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闻军

    闻军,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承担《固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原理》、《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数值分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外语》等课程教学。主持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在In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Luminescence等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32篇(中科院一区论文6篇、二区论文10篇),论文被引500余次。担任In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Luminescence、发光学报等10余个SCI、EI期刊审稿人。指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名(信息与通信工程,3人在读、1人已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1名(学科教学·物理,已毕业),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次,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与技能竞赛奖励8项,指导学生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

查长礼

    查长礼,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安庆师范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大别山区域发展研究院(安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多能场材料成形和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主持和参与各类基金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数字化产线、视觉检测及表面改性等课题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本。先后承担安徽省制造强省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安庆市工大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等学术兼职。

黄忠

    黄忠,教授,博士(在站博后),硕士生导师,安庆师范大学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情感计算与理解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语言理解专委会会员、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情感计算专委会委员、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推理专委会委员、安庆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库成员、安庆市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专员”。主要从事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产业信息化与数字化研发背景和实施经验。承担《机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教学。主持安徽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6项; 已发表SCI/EI论文20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

 江巨浪

    江巨浪,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学科带头人、安徽省电子学会理事。承担《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程序设计及应用》等课程教学。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在《电子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15项。

 吴磊

    吴磊,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安庆师范大学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工程力学方面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5项。

李彦梅

    李彦梅,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控制理论》、《最优化方法》等课程教学。主持省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在《实验流体力学》、《仪器仪表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3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

刘全金

    刘全金,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深度学习》、《通信原理》、《Python程序设计》、《Matlab程序设计》等课程教学。主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Neurocomputing》、《电子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占生宝

     占生宝,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高柔性激光智能制造与检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承担《激光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课程教学。参与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等项目1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被评为空军工程大学优秀学位论文。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Optics & Laser Technology》、《Optics Communications》、《Frontiers in Physic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

 吴文进

    吴文进,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安庆师范大学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传动方面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8项。

夏强胜

    夏强胜,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等课程教学。主持教学、科研项目8项。在《Nanoscale》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董小明

    董小明,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教学。主持项目或参与教学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

潘盼

   潘盼,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教坛新秀。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访学学者。主要承担《光电子技术基础》、《半导体物理学》、《光纤传感原理与技术》、《专业英语》等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子集成芯片及其在光通信、量子通信和光传感上的应用,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安徽省高校自然研究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Optical materials》《Optics & Laser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

刘锟

    刘锟(校外导师),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光学工程协会光谱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开展高灵敏光谱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ZF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中科院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课题等多个科研项目,研发了大气本底温室气体分析仪、多组分光声光谱仪等设备,在Opt. Lett.、Sens. Actuators B、Rev. Sci. Instrum.、 Anal. Chem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孔德义

    孔德义(校外导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精密科学仪器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依托单位: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1-3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安徽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包括MEMS传感器与微系统、低噪声无人机、仿生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防创新特区项目2项,973课题1项,863项目2项,以及中国-瑞士国际合作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共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授权和受理专利60多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

楚詠焱

    楚詠焱(校外导师),南京楚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硕士,旅居德国工作生活超20年,是德国南德认证的拥有10年工作经验的功能安全专家。曾供职德国博世集团,拥有13年研发管理经验,是博世认证的可靠性DRBFM专家,参与博世各代IMU传感器和ECU、ESP,IBooster、Airbag等产品的研发及量产。曾任博世Gen5毫米波雷达的系统架构及功能安全工程师,参与了德国和中国的功能安全以及毫米波雷达标准的制定,在雷达功能安全、雷达硬件架构领域的技术研发和项目团队管理有深刻理解。

四、科研平台

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高柔性激光智能制造与检测工程实验室于2020年9月经安徽省发改委批准依托安庆师范大学立项建设。实验室瞄准激光智能制造与感知学科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区域产业发展技术瓶颈,设立柔性光源研究室、激光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研究室、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室和工业产品设计中心(“三室一中心”)。

▷▷

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拥有基础网络通信系统、云服务数据监控开发系统及移动互联网业务开发系统三大平台,融合了通信网络、计算与存储、管理与安全、虚拟化、SOA数据整合、大数据和4GLTE移动通信等7大关键子系统,形成了一个性能优异、功能强大、真实环境为一体的先进教学科研平台。

▷▷▷

协同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紧密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主导产业,依托安庆师范大学机械、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资源,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检验检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合作,以科技创新助力安庆经开区全面融入长三角,打造长江中下游一流开发园区。

五、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2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项目68项,政府、企业横向项目70余项,到账经费1100余万元,成果转化4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10篇。

六、学生获奖

我院研究生获安徽省“创新创业之星”称号

我院研究生获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研究生创新实践之星”称号

七、学院文化

    学术盛宴引领成长,学院定期开展的学术讲座与论坛,汇聚行业顶尖学者和企业精英,带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动态。在这里,你可以与大师对话,汲取知识养分,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创新实践铸就辉煌,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和企业合作课题。通过实际项目的锤炼,你将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你还能提前了解行业需求,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文体活动绽放活力,精彩的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赛事,让你在挥洒汗水的同时增强体质、培养团队精神。文艺晚会、才艺展示等活动则为你提供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丰富你的精神世界。在这里,你不仅能成为学术精英,还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多彩的生活。

八、就业与发展

    近些年,我院研究生的就业率保持100%,就职单位包括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松江区税务局、阜阳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 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另有部分学生考入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九、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372

研究生院主页:http://grad.aqnu.edu.cn

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主页:https://dzhxy.aqnu.edu.cn/index.htm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北路1318号

联系人:查老师、徐老师

联系电话:0556-5303917

----------------------

编辑 | 姚菲 史俊

初审 | 耿晓东 刘凤霞
复审 | 李瑶
终审 | 华秀梅

上述素材均由安庆师范大学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提供


安庆师范大学研究生
安庆师范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