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卧龙古渔村耕读生活艺术展览季

2022-07-25 17:42  

「耕读传家,“耕”,则耕种,事稼穑,丰五谷;“读”是读书,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其含义为既学做人,又学谋生。」

“耕读传家”释义


时至今日,耕读传家的观念仍然值得推崇,与其说耕读传家是一个成语,不如说是先辈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瞻仰的过程中将其传承下去。


这一传承,在昆明卧龙古渔村得以展现。



卧龙古渔村,是古呈贡八景中“渔浦星灯”的原景地,因村里垂恩寺内“山居宛卧龙,海近乃曰浦”的石刻而得名,建村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的1381年。整个村落古韵天成,翩然世外,尘嚣一扫而空。


这一承载了中国传统渔樵耕读文明的村落,于7月23日正式开放。与此同时,「此中有真意」华侨城卧龙古渔村耕读生活艺术展览季也拉开序幕,以展览的形式让大家了解“耕读传家”。



本次共有六个大展



昆明滇池流域

生物多样性亲子科普展



从了解滇池、保护滇池的角度出发,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向大家传递了滇池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件“功在千秋”的事业中来。


展览地址:卧龙古渔村滇风美术馆



丰子恺先生

艺术作品展



为了向当代人展示一种真与善的生活观,特别展出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50件、书籍装帧17件、风景画12件、书法真迹2件、丰子恺老版本书籍20本,让大家一览“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鼻祖”的风采。


展览地址:卧龙古渔村蓝花楹乡村图书馆



陈流和他的学生们

油画作品展



这些作品是2020年5月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陈流老师带其学生来到卧龙古渔村写生所作,主要绘画古建筑修复前的场景。本次共展出67幅作品,让大家一同领略油画里流淌着的乡愁。


展览地址:卧龙古渔村乡村博物馆



戴其臻

老昆明城市记忆展



为了将老昆明生活真实重现,本次展览精选了一组由摄影家戴其臻拍摄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前期的反映昆明及滇池周边风物、生活的老照片,通过这些透着浓浓历史印迹的老照片,带大家回到往昔。


展览地址:卧龙古渔村采莲小筑1号院



中国榫卯技艺

科普展



“榫卯”是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本次展出作品,出自当地匠人师傅之手,为纯手工打磨砖石,力求重塑古建古村的器格之美。


展览地址:卧龙古渔村滇师工法工艺馆



胡艳阳

色空鼓与手碟音乐演奏季



色空鼓,启灵于中国远古——西周的编钟,以中国“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为基础,空灵、悠远、深沉、醇厚为其音质特色。为宣扬“艺术生活化”的新文化生活理念,特策划本次展览,让大家在中式生活代言人胡艳阳的陶冶之下,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览地址:卧龙古渔村近海亭9号院



此中有真意。这意,不仅仅是正在回溯地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理念,也是云滇创想家们对“耕读传家”的重新传承。



或许当代人已无需事农桑,但是“耕读”一词又何止指种地,自力更生,不坠青云之志,方为耕;充实内核,不曾好逸恶劳,方为读。希望看完展览的大家,守住初心,将这份理念一代代传承下去。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在卧龙古渔村十多天的布展时间里

逃离了重庆40°以上的热浪

收获了20度的强紫外线的夏天

看见了清晨五点的宇宙与光

感受了世外桃源般的诗和远方



  说人话  

累不累?累!

蚊子多不多?多!

滇池是真美啊

随手一拍就真出片啊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S:对本次展览(想要避暑的)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根据提示预约入村~

白日梦想家计划Dreamer
探索\x26amp;孵化新内容的青年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