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酒驾,从一壶尘封了2300年古酒说起…… | 文物中的交通安全密码

政务   2025-02-03 19:53   河北  
春节与酒,一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春节饮酒文化更是绵延数千年,直至今天,已成为年夜饭当中的标配。假期聚会、走亲访友,大家把酒言欢,感叹过往,期待未来,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不但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古人“饮酒有度,有礼有恪”的传承和发展。
在河北博物院中山国展厅的中山古酒展柜里,有两个青铜器酒壶。这两件文物在中山国遗址出土时,当考古队员把青铜壶盖打开的时候,酒香四溢。两只铜壶中有数公斤翡翠绿和浅绿色液体,这就是尘封了2300年的中山国古酒。

中山国古酒用粮食酿造,盛在铜扁壶中的酒液呈浅翡翠绿色,清澈透明。美酒醇香,最是醉人,古人享受美酒的同时,也懂得对喝酒的节制。西周统治者周公旦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其中禁酒之教基本上可归结为,无彝酒,执群饮,戒缅酒,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典范。

如今,“拒绝酒后驾车”不只是书写在法律文书上的条框禁令,而是深刻在每个公民内心的烙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酒后拒驾”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自觉行为,成为社会普遍认同和支持的文明准则和法治规则。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望君谨记。



任丘交警
欢迎您关注“任丘交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