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弓桥,躬耕笔墨,以文为桥,希望在文字的世界认识有趣的你。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接到工作任务后,明知应该立刻开始,却总是莫名抵触,拖到最后期限才去做;
说话做事有气无力,其实事并不多,还是满身倦意,只想休息;
面对逆境和挑战,更是没什么自控力,只能眼睁睁看自己与成功失之交臂。
我们习惯把这归结为自己太懒,可越责备自己,焦虑和疲惫越会生根,与我们牢牢绑定。
心理学家Cikey说的:我们常忽略懒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内心发出的求救信号。
弄懂“懒”背后的潜台词,我们才能对症下药,重新解放自己的能量精力。
心理咨询师唐明刚曾讲过一位嘉宾的故事。
那位女生性格要强,工作里一刻不懈怠地奔忙。
好在努力没有白费,老板频频将机会的橄榄枝抛给她。
可就在此时,她却突然变“懒惰”了。
就拿最近的事来说。
他们公司有位大客户来考察项目,老板特别推荐她作为讲解员,负责讲解创意。
这意味着有升迁好机会,她满心欢喜。
悲催的是,随着时间临近,她焦躁不安,行动力也越来越低:
明明下决心要早改完演讲稿,结果写了两句就走神,到下班稿子才起了一个头;
越提醒自己熟记稿子,心里越升起反感抗拒,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沉溺追剧,靠无聊的剧情来放松。
结果可想而知。
她最终的表现一塌糊涂,说话语无伦次,所答非所问,连客户提的问题都没听清楚。
从这以后,她更是和懒惰低迷绑定,每天上班都浑浑噩噩,提不起精神。
她痛苦地问咨询师:“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咨询师分析问询后才发现,原来她困在“接待客户”的压力里,身体自我逃避,才会有懒惰的表现。
神经学研究也表明,当我们处在压力,负面情绪的包围下,大脑中的杏仁核就会报警。
而身体持续产生的压力激素,使我们变得烦躁不安,遇到困难就想偷懒放弃。
回想我们生活里,类似时刻并不少:
面对deadline没有头绪,坐在工位苦苦煎熬,手上任务一拖再拖;
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无力改变,只好把委屈都憋在心里,做事速度越来越慢;
稍有失误就会自责,害怕别人对自己失望,自己像戳破的轮胎,慢慢瘪掉所有心气。
人才网问卷调查显示,有九成的受访者正在经历与工作场所、工作体验和个人生活相关的压力所带来的倦怠感。
当你察觉到自己懒散不想动,其实是你一直被压力围困,身体早已能量告急。
李筱懿的故事让人感触颇深。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经理秘书,那段时间,她变成了公认的拼命三娘:
怕老板对她能力否定,她总是提前写好材料,又花大量时间准备不同范本;
为了提高效率,处理文件之余,她还逼自己背下密密麻麻的数据;
办公室其他同事的要求,她也来者不拒,统统扛在自己肩上。
当时公司掀起了向她学习的风潮,同事们喜欢和她探讨,有棘手的事也总找她解决。
可她却说:“我感觉自己像只运动量过大的麻雀,掉在地上飞不动。”
她对工作没有了之前的热情,每天都在压抑情绪,勉强自己;
哪怕回家早早休息,第二天还是头昏脑涨,难以集中精力。
职场的压力,别人的期待,自我的鞭策像一张巨网,使她囚困其中喘不过气,只剩麻木应对。
好在她及时察觉到了自己的异常。
在无力支撑后,她先给自己请了个长假。
屏蔽了数不清的工作消息,她拥有了更灵活的时间,靠着读书写作帮自己疏散焦虑。
再度回到工位,她放慢了脚步,只专注于自己负责的工作板块,多余的事便直言拒绝。
虽然工作依旧繁忙,可她明显感觉自己精神气提升不少,摆脱了之前困怠的状态。
美国作家布莱森曾说:
人体是一个奇迹,地球上大部分最高明的科技都存在于我们体内。
身体是最灵敏的探测仪,它感知到了危险前兆,才会向我们报警。
莫名的懒惰,很可能是压力过载,总有坏情绪和倦意,说明我们超负荷运转,已然身心疲劳。
总习惯性忽略,告诉自己撑一撑就好,只会使我们透支健康,逐渐丧失所有能量心力。
唯有重视身体细微变化,顺应身体的变化,或是暂时卸下沉重的责任;或是想方法给自己充电续航。
我们才能抖落一身的倦怠,重新拥有旺盛的精力。
罗翔老师曾说:
每个人都有疲惫的时候;
倦怠的时候,躺平有时,振作有时,休憩有时。
其实懒惰并不是可怖的仇敌,只是我们身体过劳后正常的倦怠期。
若你也在经历低潮期,不妨试试这三招,给自己能量补给。
1.慢下来,放低“绩效指标”
华大集团CEO尹烨在读博时,曾因数据不达标而焦虑。
越是瓶颈期,他越设定严苛的目标,要求自己必须做得更好。
一刻不松懈的努力,并没能缔造奇迹,却使他吃不下睡不着,甚至感觉随时会猝死在实验室里。
有时你我也像尹烨一样,总给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一旦达不到就失望焦虑,甚至自我攻击。
殊不知这只会助长压力和焦虑。
越执拗于此,我们越容易被消耗打击,直到一蹶不振难以前行。
若你正在被一个个高目标围困,陷入自我怀疑,不妨试着放低目标。
先把小事做好,再厉兵秣马,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2.会休息,拒绝心态过劳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
每到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班上学,就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
休息天只想赖床,连做一些平时喜欢的事都觉得没心情和精力;
为了某项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总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这都是心态过劳的反应。
这样的时刻越咬牙硬撑,越容易过度消耗意志力,使自己“心理罢工”。
要知道谁也不是永动机,都需要蓄能休憩。
或是利用上班间隙冥想几分钟,把脑海里盘旋的思绪理清;
或是下班后运动半小时,把血清素多巴胺补至充盈。
当我们拥有愉悦的心情,昂扬的精力,疲惫自会消失于无形。
3.怀正念,净化周身磁场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曾发布一项研究结果:
普通人每天会在脑海里闪过1.2万至6万个念头,其中80%的念头是消极的,而其中95%的念头与前一天完全相同。
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杂念就像是可怕的病毒。
它们会不断感染传播负能量,蚕食我们本就不多的精力。
如果想摆脱消极颓靡的状态,第一步就是扔掉有毒的念头。
当自己的状态下滑,做事碰壁时,不要满是沮丧地设想种种可怕的结局,更不要满是消极抱怨的话语。
不妨先试着从心底一告诉自己,一定有办法突破难关,再回想下我们之前成功的经历,让这些积极的画面留在脑海里。
可不要小看积极的心理暗示,很多时候,它们会改变我们的磁场,为我们赢得好运气。
听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懒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任其俘虏,却没有改变它的能力。
变懒从来不止是自律与否的简单反映,更是身体给出的一种讯息和提醒。
每一次萎靡消沉的背后,都藏着一个需要帮助和治愈的自己。
当我们找到了变懒背后的根源,能用正确的方式舒缓和化解,那么克服懒惰恢复精力,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长路漫漫,愿你我都能摆脱压力的挟制,重新恢复到昂扬的状态里;
时时有精神,处处有热情,即便历经生活的惊涛骇浪,依旧拥有源源不断的能量。
作者:弓桥,躬耕笔墨,以文为桥,希望在文字的世界认识有趣的你。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