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希言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怎么判断一个人过得好不好?
有人说,要看穿衣打扮是不是体面。
也有人说,要看生活状态是不是自律。
但更关键的,是看一个人怎么花钱。
正如李嘉诚所说:“钱的作用不在于聚敛,而在于使用。”
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我们生活中90%的烦恼,都跟钱有关。
金钱,是一面镜子。看一个人怎么花钱,就能看出他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也能从中窥见他和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在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女孩丽贝卡很喜欢买买买。
她的人生哲学,是只要喜欢就要拥有。
有次逛街时,她看到一个潜水工具很喜欢,于是立马脑补起潜水的场景。
她心想,这个工具很洋气,还能倒逼自己去运动,于是立马花了一万两千美元拿下。
可实际上,她买回来后一次都没用过。
还有一次,她拿到了一个很好的面试机会,却因为要买一条绿色丝巾,导致面试迟到。
只要生活中有什么变化,比如失恋了、出镜了、过节了,丽贝卡心底都会响起一个声音,告诉她“你应该买点什么”。
紧接着,丽贝卡就会不由自主地冲进一家商店,买衣服、鞋子、化妆品......
她的十几张信用卡全部刷爆,追债人甚至到她工作的电视台讨债。她也因此在公众面前出丑,差点丢掉工作。
当她痛定思痛戒掉购物欲后,感慨地说:
自从戒掉购物后,时间变得宽裕多了;自从与信用卡诀别,我才遇到爱自己的人。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人拼命工作、努力赚钱,但在处理金钱时,却像丽贝卡一样盲目,总在冲动之下买一大堆完全不需要的东西。
然而,这些物品并不能让我们更快乐,反而把我们的生活拖入深渊。
对普通人来说,花钱的方式无非有两种。
一种是消费,把钱用在吃喝玩乐上,属于一次性开销。随着收入增长,人的消费支出大概率会提升,且永远不会满足。
另一种是财富螺旋,即把消费变成学费。简单来说,就是把钱花在某个兴趣上,这个兴趣会不断带来新机会,帮你赚更多钱,从而让你的财富量级螺旋式上升。
每花一笔钱,我们都应该想想:
这笔钱是消费还是财富螺旋?
当后者占比越来越高时,我们才能越花钱、越有钱。
反之,如果放任自己的购物欲,再有钱也会不堪重负。
前几天在网上刷到一条提问:“从小到大都没有零花钱是什么体验?”
有一条高赞评论写道:
从小生活在“别人有我没有、别人吃着我看着”的状态中。
工作后报复性消费,被无法支配金钱的恐惧感控制。
朋友喵喵就是如此,她小时候家境一般,父母很少给她买新东西。
每次看到其他同学穿新衣服吃零食,她都眼馋得不得了,甚至会偷偷帮同学写作业,来换取一点零食。
等工作后,喵喵终于有了花钱自由,出去逛街时从没空手而归过。
她很喜欢去高档餐厅打卡,发朋友圈时觉得很有面子。
在一个月工资只有5000时,她就敢花5万元买名牌包,还自诩买包是投资,是为了谈判时有气场。
直到有次去参加行业圆桌对谈,她才彻底摒弃了这种想法。
那天,她穿着精心准备的“战袍”,期待“艳压全场”,却被现场“打脸”了。
聊到专业知识时,她对很多细节都一知半解,支支吾吾。
有位穿着很朴素的前辈却对所有数据如数家珍,一开口就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后来喵喵才知道,那位前辈业余时间花了大量时间阅读、走访、调研,把钱都用在了里子上。
这些钱虽然不会立竿见影,却能沉淀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和气质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花钱时看重“面子”的人,喜欢打肿脸充胖子,把生活过成了表演秀。
看重“里子”的人,则普遍低调、内敛、不张扬。
他们拥有由内而外的底气,因此不需要外在物质加持,也能自信从容。
其实,越会花钱的人,越不会沉溺于表面的物质消费,而是把钱用在自我成长和丰富体验上。
很多时候,我们把钱花在哪里,收益就在哪里。
账单不会说谎,如果你想搞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自己每天、每月、每年的开销,答案一清二楚。
比尔盖茨说:“巧妙地花一笔钱和赚一笔钱,同样困难。”
生活中最遗憾的事,莫过于生命走到了终点,但钱还没花完。
一个人的钱品,就是你人生最真实的模样。
我们每天都在花钱,怎么花才能物超所值,让幸福感加倍呢?分享3个很好用的方法。
第一,看重质价比,而不是性价比
在经济学上,把“情感满足度”称为“效用”。
当我们花钱时,花得少不一定是好事,效用高才算值。
什么意思呢?
比如与其为了贪图性价比,买便宜但不喜欢的衣服,不如买能力范围内质量更好、品质更佳的单品。
关注性价比的人,更关注商品的价格优势;
关注质价比的人,则同时看重价格和质量。
选择质价比,意味着你既不冲动消费,也不为品牌溢价买单。
长此以往,你的生活就会被喜欢的事物包围,拥有更持久的满足感。
第二,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买贵的和买贵了,一字之差有什么区别呢?
背后是人们消费心态的变化。
哈佛教授迈克尔·诺顿认为,人们愿意购买极其昂贵的产品或体验,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很多人在买东西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商品,还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实现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
但于此同时,人们对价格又很敏感,主打“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
因此,我们在购物时可以换不同的搜索词货比三家,也可以多关注促销活动,甚至考虑购买二手商品,从而买到真正怦然心动的产品。
第三,不花冤枉钱,警惕广告陷阱
一些隐形消费陷阱,正在让我们越变越穷。
比如总有广告提醒我们,求婚一定要用钻石,情人节一定要送花,30岁一定要用昂贵的护肤品......
但要知道,大部分观点都可能是商家的消费陷阱。
下次你在纠结要不要买某个物品时,不要用月薪来衡量,而要用时薪思维来判断。
你可以算一下自己每个小时能赚多少钱,再想想深夜加班的场景,立马就能化感性为理性,判断出眼前的东西是不是必须要买。
《纳瓦尔宝典》一书中提到:
摆脱金钱贪念最好的办法就是,赚了钱之后不要升级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们在花钱时,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开豪车、住豪宅的前几天可能很兴奋,后面就习以为常了。
一个人越没有安全感的时候,越需要用外在的物质去证明自己。
当一个人真正内心笃定,就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和幻想税而买单。
你花钱的样子,暴露了你的内心。
少一些物质占用,多一些精神体验,少一些盲目跟风,多一些独立思考,我们就能把现在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以后的财富,让花掉的钱自己流回来。
作者:林希言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