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三院|把青春献给它 我无怨无悔

科技   2024-09-24 20:34   天津  


时光如白驹过隙

转眼间

核理化院迎来了60岁生日

六十年

有太多回忆值得留念

有太多故事值得分享

有太多情感值得表达

往事并不遥远

我和我的三院

请允许我们娓娓道来


即日起

核理化院微信公众平台

开设“我和我的三院”专栏

分享前辈们对三院的美好回忆

重温记忆深处的那份感动与温暖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是退休老同志,从1964年上班到1999年退休,时间过得飞快。但回忆起来,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1964年那个金色的秋天,我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来到海河之滨的天津。从天津站乘17路公共汽车,沿着津塘公路向东行驶大约10公里,在终点站二号桥下车就是“华北精密机械研究所”。当时它的内部名称叫“华北605所”,周围人们则称它为“605”所,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名字的来历和这个所从事工作的性质。



到了地方,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不很高大的大门立在一座三层红砖小楼前,它的东面是一排平房,依次排列有理发室、部分行政机关、小车库、职工浴室。后面是一间称为小俱乐部的平房,再往后是一些车间。所里除了西面正在兴建的技术办公楼外,没有太像样的房子,这同我想象中的研究所距离太大了。


为发展我国核工业,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第二机械工业部1963年决定成立华北605所筹建处,负责该所的筹建工作。天津市钻镗床厂(过去叫“农业机械厂”)和北京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室,分别划归筹建处。1964年5月,建立了华北605所。北京研究室仍然暂时留在原地,称“北京分部”。


当时所里只有科技人员百余人,1964年全所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68人。所里的同志都很热情,我们感到很温暖;再加上新来的同志比较多,因此没有初到一个新环境的陌生感。男生住小俱乐部,就地搭上一排排木板,上面铺稻草,真有点军事化的味道。女生优待,住马路对面的单身宿舍。所里组织了为期40多天的集训,包括政治学习、建所劳动等内容。我们参与了挖新建的技术办公楼的电缆沟、填坑平路等劳动。


集训刚刚结束,就传来了一个特大喜讯!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个消息,最初是当天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员时宣布的。对于我们这些核工业战线上的新兵,这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们大家都为成为核工业人而自豪,决心为发展我国的核工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集训后,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去北京分部工作,其他的留在所里,我被分配去北京分部工作。


北京分部离北京市30多公里,工作区在北面,称北区,生活区在南面,称南区,中间以小山相隔。我们住在南区单身宿舍,分部在所的最西北端,与宿舍间隔挺远,我走路速度快,也要30至40分钟。分部由甲楼,平房乙、丙和丁楼组成,那里有老一代的知名科学家吴征铠、王承书和青年科学家钱皋韵,还有一批50年代毕业的和60年代最初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工人多是复员军人。党总支书记叫杨明鼎。


来到这里,我们开始接受工作前的教育和业务学习。这使我们感到了事业的重要、责任的重大,同时也感到很光荣。业务学习包括安全教育、剂量防护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那时,我们真是浑身是劲,上班认真工作,下班抓紧时间学习。晚上,北区办公室灯火通明,我们整天都在那里,直到很晚才回南区睡觉。后来,人们常用“灯火辉煌”来形容当时挑灯夜战的盛况,至今我对这些仍然难以忘怀。


在忙碌中1964年很快地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于1968年返回天津,北京分部也于80年代全部迁到天津。


几十年过去了,从研究所到研究院,我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经历了成功与辉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如今,核理化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高科技、多学科、综合性的现代化研究院。昔日的小俱乐部也早已被一座崭新的科研综合楼所取代。


回忆往事,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把全部的青春年华和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我的这一段人生经历虽然平凡,但我无怨无悔!期待着后来的核理化人,继承和发扬老一代核工业人的光荣传统,用智慧和勤劳再创新的辉煌。


作者:丁文魁,196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核理化院院工作,1999年退休,曾任核理化院副院长。



往期精选                                                                              


策划|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

核理化院
“核”你一起 并肩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