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讲革命故事 传红色记忆
文摘
2025-02-02 19:12
天津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本报记者 姚文生 摄
平津战役纪念馆。 记者 曹彤 通讯员 王炜 摄
津沽大地
“红色地图”更闪耀
■ 本报记者 刘莉莉
天津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镌刻出津沽大地厚重深沉、豪情壮阔的“红色地图”。过去一年,我市通过红色资源保护研究、活化利用、串珠成链等一系列方式,不断擦亮红色文化底色。红色资源体验线路全新发布,红色遗址经修缮后重新开放,红色场馆沉浸演绎再现历史……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文化“火”起来,津门红色地图愈发鲜艳闪耀,城市红色底蕴也更为熠熠生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爱我中华!”连日来,一声声慷慨激昂的呐喊在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天津张园)响起。这里的沉浸式演绎展“津门往事”通过讲解员边讲、边演、边互动的形式,让观众仿佛走入历史现场。在觉悟社纪念馆,线上解谜游览项目“寻找第二十一人”用时下流行的解谜游戏方式吸引人,点燃观众心中信念,让观众努力成为觉悟社的“第二十一位社员”。见证历史的红色地标以新颖方式寓教于乐,既让红色资源更具蓬勃朝气,又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扇通往红色记忆、厚植爱国情怀的大门。
天津的红色资源品类繁多、数量丰富,2023年1月发布的《天津市红色资源名录(第一批)》,确定了151处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或场所类红色资源和92件(套)重要档案、文献和实物类红色资源。摸清红色资源底数,是为了更好地纪念那段不能忘却的峥嵘岁月。2024年10月29日,李大钊诞辰135周年纪念日之际,经过修缮、提升改造的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重新开放。络绎不绝的观众在“铁肩担道义 热血润山河——李大钊与天津主题陈列展”中感受崇高精神,在“李大钊的青年与青春”主题读书会上汲取奋进之力,在剪纸、书法等体验中传扬红色文化。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处处津门红色印记不断焕发新活力。建于1917年的吉鸿昌旧居,是爱国将领吉鸿昌在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场所。2024年11月24日,吉鸿昌慷慨就义90周年纪念日,修缮后的吉鸿昌旧居再现光彩,“民族英雄吉鸿昌生平展”同期展出,成为人们近距离接触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红色教育阵地。
串联红色脉络,凝聚信仰之光。结合红色资源历史脉络和区域分布特点创新性推出的6条“信仰之光——天津市红色资源体验线路”,以“时代足迹”“总理风范”“平津战役”“小楼春秋”“蓟州烽火”“星火燎原”为主题,将红色资源串珠成链,2024年参观总人数达1687万。还有“打卡天津红”微信小程序,方便游人在手机上体验红色线路,了解津沽红色资源信息。
■ 本报记者 刘莉莉
于合家团圆之际,寻幸福生活之根。新春佳节,平津战役纪念馆里,观众或驻足凝视,或轻声交流,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纪念馆承载着“我们怎样走来”的革命精神
“我们就是想来重温一下历史,尤其是想让孩子了解过去的日子,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观众朴实的话语,让平津战役纪念馆馆长姚剑波十分感动。
2024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与总书记面对面的点点滴滴至今历历在目,让我们备受鼓舞与激励。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让我们不停思考并行动。”带着一年来的感触与感悟,姚剑波铿锵有力地说,“革命纪念馆里承载着‘我们怎样走来’的革命精神。一支钢笔、一件大衣,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实则都是蕴含着革命精神的无价之宝。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背后故事,多措并举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让这些红色故事与精神伟力更加可知、可感、可触,是我们纪念馆人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自发前来观众增多 参观热情越来越高
春节假期,平津战役纪念馆不仅延长开馆时间,还推出主题研学、电影放映、京津冀三地纪念馆文创产品携手亮相等多项活动。市民袁方宣和家人一起到红色场馆过大年,她说,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感觉历史变得更鲜活生动了,这个新年也变得别具意义。
像这样广受欢迎的特色活动,一年来在平津战役纪念馆持续推出。2024年国庆节期间,走进平津战役纪念馆的观众“穿越”回战场,“看到”身负重伤的钟银根拼尽全力挪动身体,咬紧牙关竖起红旗……在宣讲员与舞者的“讲述+演绎”中,大家“亲眼目睹”了年仅16岁的军旗卫士钟银根用生命“四竖红旗”的壮举。“他是抱着多么强大且坚定的信念啊!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些英雄。”观众周秋华眼含热泪说道。
一年来,平津战役纪念馆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充实讲解内容,增加陈列展览,完善观众服务。前线战士饱含斗志的家书、战友们为指导员立下的墓碑,让红色故事讲述更直击人心;“浴血沽口”“红船启航”等专题展览以及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共同推出的京津冀联展,让红色历史呈现更细致详尽;增设每月至少四次的馆长接待日、增加公益讲解场次、实行免预约进馆方式,让红色场馆服务更便民惠民……
如今,慕名到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的观众越来越多,2024年该馆共接待观众141万人次,同比增长50%,且超过六成是非团体观众。“一家老小同来、同学结伴而来的观众越来越多,大家自发来参观的热情越来越高,这个变化非常令人欣喜,说明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姚剑波高兴地说。
红色精神浸润城市 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2024年,平津战役纪念馆致力于打造“永不闭馆的纪念馆”,把浓郁的红色氛围和奋进的精神力量传至更多地方,触及更多心灵。暖春,“六进”巡展、革命文物进校园、大思政课宣讲等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互动式讲解广受好评;盛夏,一段满是温情的“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温柔夏日”短视频受到众多网友关注,让他们发出“吾辈当自强,希望歌里的温柔先辈们也能感受到”的感叹;金秋,“循役问今 红色答卷”——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联盟(天津)活动,以融媒体渠道与多种艺术途径表现红色精神的当代传承,通过馆校联动谱写铸魂育人新篇章;冬日,人们在影院、地铁偶遇“平小津”,新颖活泼的红色文化宣传方式,让奋进之力浸润群众心田。
红色精神的宣传与弘扬,离不开红色记忆的守护与传承。平津战役纪念馆自开馆以来,一直在努力寻找平津战役中的烈士,并将他们的英名补刻在平津战役烈士名录墙上,以告慰烈士,继承遗志。姚剑波介绍,2024年有39名烈士重新“归队”,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同时,他们也积极投身平津战役口述史工作,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前不久,以平津战役亲历者后辈的视角追忆前辈精神、展现家风传承的口述史第三部《红色家风 代代相传:平津战役参战将士子女访谈录》出版。
姚剑波坦言:“作为红色资源的守护者和传承人,这一年我们在前进中感悟,在感悟中前行。理解更深了,干劲也更足了。今后我们将继续提高参观体验、增加宣传渠道、扩大价值影响,用红色精神浸润城市,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菁菁校园
“红色种子”发新芽
■ 本报记者 刘莉莉
“大家请看,瞻仰厅正面耸立着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汉白玉雕像,背景壁毯名为‘海阔云舒’,整体呈现寓意两位伟人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大年初三,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的观众发现,瞻仰厅的讲解员竟是一名小学生。观众们因伟人精神而动容,亦向小小年纪的讲解员投来赞许目光。“到红色场馆向更多人传递伟人精神,感觉这个春节更有意义了。”川府里小学学生张宇源说。
春节期间该馆的志愿者中有一半是学生。红色场馆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离不开如涓涓细流沁人心的红色教育普及。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王笑琦告诉记者,纪念馆常年开展进校园活动,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用精心挖掘的生动事例让新时代少年对“过去的故事”感同身受。
“学生时代的周总理也在学习上遇到过困难。刚到南开中学时,周总理的英文成绩并不突出。于是,他不但早起晨练,还主动和外教交流练习口语,经过一番刻苦努力,英文成绩提高了。”王笑琦说,这样的伟人励志故事总能引起孩子们强烈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收获成长,“孩子们通过定期的红色教育课程,眼神都有变化了。有的孩子还主动跟我们交流逐渐清晰的未来理想和规划,我们也深受感动。”
在南开区汾水道小学,红色教育、楷模教育已成为常态。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工作人员定期来校,或讲述伟人故事,或进行讲解培训,馆校合作已持续10年。孩子们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增长才能,还当起了“小小红色讲解员”。学生王尚扬说:“周恩来爷爷温文尔雅、博学多才,无论面对什么困境都能保持冷静与从容。平时我和同学们也会谈起关于周恩来爷爷的故事,他的智慧、勇气让我们深受启发。”
红色记忆因传承弘扬而历久弥新。天津博物馆利用馆藏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政课,并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带来更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觉悟社纪念馆在馆内开展沉浸式情境教学,“行、观、感、悟”的互动让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变得立体;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面向学生群体开展“海上国门·云游记”“探秘大沽口”等专题活动,以红色宣讲、主题课程、文物科普等方式走进学校,讲好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开学第一课”。
如今,播撒在菁菁校园里的“红色种子”不断发出新芽:有的学生在天津解放纪念日当天结伴走进红色场馆,缅怀先辈,感悟历史;有的学生怀着崇敬之心,在伟人雕像前留下情感真挚的手写信;有的学生把从学校听到的红色故事讲给家人朋友,讲给更多人……
来源:天津日报
审核:董岩 蒋丽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点赞+在看 鼓励一下
海河之北
潮起北岸 希望无限 河北区融媒体中心带您领略海河人文地 活力新河北
最新文章
天津出现13级大风!网友:二月春风似砍刀!周末天气……
关注河北丨10家养老机构新年“上新”全覆盖
区政协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依托社区“五爱”阵地 点亮青少年多彩寒假生活
河北区2025年度兵役登记暨征兵公告
突然宣布:天津已定,2月7号全面实行!
关注河北丨天津河北区春节文旅市场喜迎“开门红”
区政府召开第118次常务会议
意风区2025新春活动圆满落幕!
传统体育耀津门 金蛇舞动贺新春
文化河北 | 体验“穿越”之旅 感受先贤智慧
春节后返岗如何科学调整作息?专家支招应对“节后综合征”
河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会召开
预警升级!!-14℃!10级大风!天津明后太冷了……
文化赋能 科技融合 打造津味年俗新体验
2025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海河之北
8天,21.9亿!太火了!
刚刚!双预警!
春节我在岗|守护健康“不打烊”
关注河北丨赓续城市文脉 激活创新基因
关注河北丨冰雪运动欢乐多
讲革命故事 传红色记忆
红动北岸|三分钟 一少年 一座城
春节我在岗丨监管“不打烊” 拉满节日安全感
关注河北丨户外滑冰 欢度新春
春节我在岗|向市民献上春节“净”礼
“花式”迎新春,让年“暖”起来,精彩活动不间断→
《话津彩 启新程》河北区委书记徐刚:数字、航运、文商旅 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海河之北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深化“大城三管” 建设“幸福之城”
【春节特辑】“儿时的记忆——春节”线上怀旧照片展(一)
270亿次!2025年总台春晚传播数据再创新高
坚持“四个以文” 打造文化强市 |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春节我在岗 | 您的出行我守护
关注河北|天津日报头版 讲述红光中学里的别样春节
同庆中国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奏响和美乐章
春节祝辞
官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发布
今日除夕 | 愿新年 胜旧年 多喜乐 常安宁
河北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开展啦!这一老照片展带你寻回儿时年味→
区领导检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
扮靓城市美景 打造“津味中国年”
筑牢安全防护线 共度平安祥和年
事关节日餐桌 河北区这么做
筑牢卫生防线 护航平安春节
公共场所非法存放烟花爆竹!您是真不拿邻居当(外)人啊.......
快讯 | 免签+1!
大风冷冷冷!天津最新预警→
事关全区人民的“头等大事”
十二届区纪委五次全会召开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