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山水画早年学习《芥子园画传》并受湖湘一带流行的“四王”末流山水画影响,用笔细弱。“五出五归”之后,他的《借山图》用笔开始持重工稳,概括简练。“衰年变法”后,受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大写意花鸟画影响,其山水画用笔也趋于拙朴厚重,痛快淋漓,富有金石气,转向粗笔山水。1922年,齐白石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曾经阳羡好山无,峦倒峯斜势欲扶。一笑前朝诸巨手,平铺细抹苦工夫。”对于前朝那些被奉为正宗的山水画大师,齐白石却认为他们那种细致的用笔只是“平铺细抹”的“苦功夫”。
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齐白石那样对于季节、时间和地理特征如此敏感,在他的作品中,自然丰富而多彩,日出的朝霞满天、黄昏的一抹夕阳,月夜的静谧、雪景的晦暗、秋树的灿烂、江上的帆阵波光、山间的云气雾霭……他用画笔表现时光的流转、季节的变化。一犁春雨,一树桃花,风拂杨柳,万顷翠竹,池塘中的游鸭、江畔的鱼鹰、树梢的归鸦、田间的耕牛、溪涧的蝌蚪、山间嬉戏的孩童……都是对家乡的怀念,对儿时玩伴的回忆,有着田园牧歌似的诗意。他将一腔赤子之心,倾注在笔端,书写着对自然的热爱和礼赞。
齐白石的山水画布局立意,总是反复构思,不愿落入窠臼,他曾说:“山水要无人所想得到处,故章法位置总要灵气往来,非前清名人苦心造作。”又说:“山水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乎天天之造物,自轻佻溷浊之病。”齐白石的山水画在构图上受其花鸟画的影响,大多十分独特,充满巧思。他的立轴大多采用狭长的画幅,这种画面很难安排景物,但齐白石往往能出人意料,运奇造险,奇趣横生。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