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水科学研究成果介绍与学术交流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2024年11月8~10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水论坛在武汉召开。本届水论坛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水利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长江大学、地下水质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创新中心、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地球科学》编辑部等共同协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理及生产部门的1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设立了25个分会场,通过大会报告、41个专题报告、120个青年科学家报告、123个研究生报告、24余份学术墙报,分享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生态安全、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水环境与人体健康、水灾害防治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为与会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和思考方向。
中国水论坛于2003年由武汉大学等单位发起,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前二十届分别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山市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承办。二十一年来,中国水论坛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得到国内众多专家和同仁的大力支持。通过举办论坛,加强学术交流,展示水科学领域研究成果,探讨水问题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应用实践以及新技术等科学问题,以促进水科学的不断发展。
中国水论坛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会风格和模式,具有会徽和会旗,在每届会议闭幕式上宣布下一届中国水论坛承办单位,并进行会旗交接仪式;使用统一的论文集封面和排版格式,出版具有一定影响的论文集;每年评选10名“中国水论坛年度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获得者,并颁发证书、奖杯和奖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组织、规范化、非官方、侧重学术的研讨会,吸引一大批优秀学者参与,在国内外有关中国水问题研讨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十一届中国水论坛在武汉市举行,以“水科学与宜居地球”为主题,面向水科学的研究前沿,对接“宜居地球”国际计划,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水生态环境健康,围绕水旱灾害与雨洪资源利用、生态水文与环境效应、水旱灾害、水资源模拟与调控、水环境与水生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议题展开,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等提供水安全保障方面的科技支撑。整个会议分为开幕式、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中国水论坛协调会和闭幕式五个环节。
一、开幕式(11月9日上午)
开幕式于9日上午8:30在主会场举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建威校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封志明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郑袁明研究员、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夏军院士、本届组委会主席王焰新院士致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胡春宏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院士等1500余名专家和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副校长主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建威校长致辞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封志明研究员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郑袁明研究员致辞
中国科学院夏军院士致辞
中国科学院王焰新院士致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副校长主持大会开幕式
会场合影
二、大会主旨报告(11月9日上午)
主持人由武汉科技大学马腾教授、郑州大学左其亭教授担任。5名专家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1、题目:我国江河治理与防洪
报告人:胡春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
在报告中,胡春宏院士首先强调了我国江河防洪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指出洪涝灾害突发性、反常性越来越严重。其次,从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检测预报体系、作战流程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江河治理与洪水灾害防御体系,并对该体系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介绍了防洪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包括江河洪水灾害防御工程技术、江河洪水灾害防御信息技术、信息感知技术、水科大模型SkyLIM、数字孪生流域数据建设等技术,以及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大汶河防洪联合调度决策平台等应用实例。最后,针对我国江河治理与洪水灾害防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完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流域等建议。2、题目:矿井水防治与资源化利用
报告人:武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
在报告中,武强院士首先从全球一次能源分配问题、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与发电量不匹配问题、中国煤炭产量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趋势变化等方面介绍了矿井水防治与资源化利用面临的挑战。其次,通过总结东部煤矿采掘深度与采掘层位、中西部煤矿开采规模和强度、采掘方法与工艺参数等变化,介绍了矿井水害的基本特点。然后,阐述了矿井水防治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即地面预测预报(补勘)、井下超前探放水和先治后采。最后,介绍了其团队对矿井水害防治的预测预报所开展的相关研究,包括“三图双预测法”“脆弱性指数法”等内容。3、
题目:河流伦理研究及其在流域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报告人:夏军(武汉大学 院士)在报告中,夏军院士首先从河流价值和河流权力两方面阐述了河流伦理的内涵,并简要介绍了河流伦理的研究内容及目标,强调河流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权利。其次,以黄河“八七”分水方案的迫切需求、新安江生态补偿方案的未来发展机制为例,阐述了考虑公平与正义的河流水资源分配方法。然后,分别介绍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绿色小水电的发展实践内容,并以绿色小水电建设和都江堰生态水利工程为例提出水利设施建设要以河流的健康权力为基础。接着,以淮河流域为例,重点介绍了考虑人水关系的相关实践内容,包括淮河流域管理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河流伦理理念应用的重要性等内容。最后,展望了水安全和河流伦理的未来关注点、未来变化环境下流域智慧管理与河流伦理的交叉研究,并指出河流伦理等跨学科的交流互动与实践,将为流域智慧管理提供更多可能,促使流域智慧管理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和发展。4、
题目:长江水空调
报告人:庞中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在报告中,庞中和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长江水空调的研究背景及需求,介绍了与长江水空调相关的研究课题,包括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潜力、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需求等。其次,阐述了长三角地区浅层地热能、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海上风能等资源的分布条件。接着,阐述了与长江水空调相关的创新技术,包括地热能与地下空间协调开发利用技术、废弃石油井改造技术、江水源空调技术、地下水源热泵+设施农业技术、中温电热梯级利用技术等。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以长江经济带为代表的夏热冬冷地区,应立足于“深探浅采”战略,资源探索向深部走,地热产业发展以浅部为重点的发展路线。5、题目:“量-质-生”三维水资源短缺评价与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技术 报告人:刘俊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教授)
在报告中,刘俊国教授首先从国家需求角度指出治水的本质,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三个维度介绍了其团队针对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演变及其调控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然后,详细阐述了“量-质-生”三维协同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成果,研究对象包括典型灌区、城市河道等,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平台系统集成三方面。最后,介绍了“量-质-生”三维水资源短缺评价与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与取得的综合效益,例如,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深圳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等。三、大会主旨报告(11月10日下午)
分两场,第一场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宋献方研究员和西北大学宋进喜教授主持,第二场由福建师范大学陈兴伟教授、武汉大学佘敦先教授主持。5名专家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1、题目:Marine Hydrogeology (海洋水文地质学)报告人:焦赳赳(香港大学
教授)
在报告中,焦赳赳教授首先介绍了海洋水文地质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阐述了海洋水文地质学的学科意义。其次,介绍了多层地下水流体监测的采样端口系统,并进一步介绍了该系统对珠江三角洲陆上区域与近海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的监测效果。然后,详细介绍了近海淡水地下水研究的相关结论,包括内陆盐水地下水及近海淡水地下水的区别、地下水系统对古气候的响应时间、现代淡-盐地下水分布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南海区域贫营养层的初级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包括溶解无机氮、营养水的上升气流、大气沉降以及台风引起的上升气流。2、
题目:黄河流域农业水转化机制与高效用水调控
报告人:黄冠华(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在报告中,黄冠华教授首先从流域主要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流域灌溉面积反演及其变化规律等方面阐述了黄河流域灌溉面积的演变特征。其次,从主要作物蒸散发反馈、主要作物耗水空间分布规律、近20年主要作物耗水量变化规律等方面介绍了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耗水估算及时空演变规律。接着,介绍了通过改进的DSSAT模型对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用水效率的模拟研究和基于水-粮-能-生的农业高效用水调控研究,包括揭示不同气候年型流域主要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量化2001-2020年流域主要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等内容。最后,详细介绍了基于水-能-粮-生的农业高效用水调控研究工作及相关结论。3、
题目:融合地球物理模型的地下水数值模拟
报告人:吴吉春(南京大学 教授)在报告中,吴吉春教授首先从地下水数值分析复杂强非均质性、多过程耦合问题等方面介绍了“融合地球物理模型的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其次,阐述了地下水模型信息从分离到结合,从单向传递到双向互馈、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提出综合成像概念、提出多源数据融合地球物理模型与地下水模型的方法、联合水力层析与电阻率层析的随机信息融合技术等。最后,介绍了基于团队研究成果得出的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监测技术、数据源以及耦合模型应用的不断成熟将推动地下水数值模拟的进一步发展。4、
题目:人水耦合系统的演进和预测
报告人:田富强(清华大学 研究员)在报告中,田富强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研究团队在IAHS第二届十年研究计划(2013-2022)“Panta Rhei 万物皆流—变化的水文和社会”的总结专著:《Coevolution and Predictions of Coupled
Human-Water Systems》。其次,以印度河、维也纳、开普敦为例介绍了人水耦合系统共同演进的研究背景与重要意义,并提出人水耦合管理新范式的关键要素。然后,详细讲述了人水耦合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途径,介绍8种常见的理论框架与拓扑结构分析,提出了“棱镜”框架下的建模步骤,即“7步骤法”。接着,对如何理解和预测不同的人水耦合系统提出了个人见解,并介绍不同的Panta Rhei研究案例。最后,田富强研究员对人水耦合系统的研究目标和方法进行集成,提出要在科学、实践层面推进愿景的实现,以便对未来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5、
题目:红树林湿地海水-地下水相互作用驱动的生源要素循环 报告人:谢先军(中国地质大学 教授)在报告中,谢先军教授首先从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与元素循环过程、海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机理、溶解性有机质-生源要素耦合循环机制等方面介绍了红树林湿地的区域概况。接着,阐述了海水-地下水混合模式的详细要点,包括多水平监测剖面建设、水盐数值模型建设、地下水排泄模式以及地下水排泄通量特征。然后,讲解了红树林湿地海水-地下水生源要素转化的详细过程,包括氨循环功能基因分布特征、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硫氧化与还原过程的基因丰度、硫循环功能基因的差异等,总结了红树林湿地地下水排泄驱动的生源要素循环通量。最后,对生源要素耦合循环网络及其定量模拟的相关方法作出展望。四、分会场报告(11月9日下午、11月10日上午)
共分为19个主题25个分会场及“青年学者沙龙-编辑面对面”,主题分别为:水环境监测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水文过程与水资源评估、水互馈与水资源预测、水源涵养能力提升及效应评估、气候变化与干旱演变特征及过程、地下水资源开发与模拟、地表水-地下水关系监测与评估、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及预测、海岸带水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生态水文理论与实践、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同调控、岩溶水环境与水生态、水生态韧性与氧平衡、水风险管控与灾害应对、可持续发展与水安全、国家水治理能力现代化、青年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各个分会场针对汇报内容展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1. 李思恩:智慧滴灌节水增产机理模式及应用(特邀报告)2. 康艳:径流预报不确定性与多水源丰枯遭遇双视角下灌区水库优化调度与供水风险分析3. 张春晋: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场次洪水水沙及冲淤特征4. 齐鹏:东北黑土区水土资源配置及其空间格局优化5. 王文鹏:基于秩匹配度的区域工业用水效率调控模型研究6. 武连洲:基于生态-经济效益权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维度协同调控8. 韩冬梅:北方再生水回补河道的环境效应研究(特邀报告)10. 刘招:基于日来水预报的供水水库群优化决策及其不确定性研究13. 杨志洲:量化自然-社会水文循环对径流及极端水文事件演变的影响机制1. 王富强:青藏高原多类型干旱传播过程及驱动机制分析(特邀报告)2. 吕海深:淮河流域干旱研究进展及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特邀报告)3. 曾思栋:全球骤旱与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及其植被响应4. 娄和震:天基卫星-地基视频遥感径流监测与全国站网建设进展8. 陈峰:汉江丹江口过去五个世纪径流量变化及其气候驱动机制(特邀报告)9. 武传号:基于VIC和MLP-ANN模型的中国陆地水储量数据重建10. 王孟浩:基于时变参数和阈值的非一致性水文干旱评估方法构建11. 王忠富:考虑随时间变化接触角的下渗模拟研究12. 杨露:典型特征空间法反演实际蒸散发对比研究1. 王大刚:基于水量-示踪剂质量双守恒原理和机器学习的基流分割研究(特邀报告)2. 谢康:深度学习水文模型中的物理机制融合:物理约束与结构内嵌的实践3. 杨哲:水库调控过程链多目标联合调度与风险评估5. 彭辉:耦合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的径流预测研究6. 马秋梅:梯级水库库容曲线的高精度复核方法及调洪演算响应研究8. 鲍振鑫:全球变绿下的水资源模拟与预测(特邀报告)10. 李源:降水预测统计前处理与径流预测统计后处理对次季节尺度逐日径流过程预测影响分析11. 邓超:数据驱动-物理过程模型耦合的流域径流模拟方法研究12. 张晓萌:基于可解释随机森林模型的我国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13. 贾丹妮:跨流域调水工程“用户-枢纽”群联合优化调配研究主题:水互馈与水资源预测(召集人:田富强、王国强、李志、杨龙、李继清)1. 宋松柏:变化环境下水文计算与径流预报(特邀报告)2. 李志:黄土高原流域尺度径流组分变化的归因与预测3. 闫宝伟:基于水热互补方程的月水量平衡模型研究4. 郭田丽:非平稳径流序列时变参数模型建模与预测研究5. 杨亚锋:可变TOPSIS水安全韧性调控三支决策方法及应用6. 王云霏: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生态水文过程模拟7. 吕婧妤:Seeking a pathway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human-water
relationship by coupled model – From a perspective of socio-hydrology8. 许继军:基于节水减污降碳的绿色流域构建思路探讨(特邀报告)9. 李继清:基于GAMS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调度及风险补偿研究10. 朱奎:基于分解降雨数据的FSVMD-PE-MP日径流预测方法研究11. 王筱译:基于ERA5-Land的次季节尺度土壤干旱预报研究12. 董晓华: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及降水水汽溯源分析13. 李冰冰:同位素示踪技术约束的土壤水文过程解构与模拟14. 伍梦天:基于可视化平台SWAT-UQ的SWAT模型参数不确定分析主题:水源涵养能力提升及效应评估(召集人:张永勇、牛存稳、刘翠善、秦甲)1. 叶爱中:青藏高原水源涵养变化研究(特邀报告)2. 牛存稳: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水源涵养评估与驱动因素解析4. 孙若辰:基于深度学习的黄河水源涵养区植被变化驱动机制研究6. 梁康:黄河水源涵养区流域下垫面变化的径流效应研究7. 张永勇: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水流动调节服务功能评估8. 秦甲:冰冻圈要素影响下的黄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变化评估9. 陈少辉:黄河水源涵养区地表蒸散变化中气候变量和植被参量的定量贡献研究10. 阮俞理:黄河水源涵养区产水量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11. 霍文博: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径流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12. 郭邵萌:基于GIS的黑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主题:气候变化与干旱演变特征及过程(召集人:史海匀、黄生志、段伟利、郝增超、周玉良、谭学志)1. 尚松浩:农业干旱综合指数及其应用(特邀报告)2. 朱永华:基于生态水文过程淮北平原农业干旱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4. 韩知明:气象干旱到水文、农业、地下水干旱的长链式传播过程研究5. 李宏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超采引发地面沉降的影响研究6. 王天:变化环境下湿润区社会经济干旱形成机制研究7. 吴杰峰:水文干旱演化过程及其溶解有机碳响应规律与模拟9. 王壬:陆气相互作用对复合干旱和高温事件演变的影响10. 刘明娟:新世纪鄱阳湖水位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11. 高淑会:气候变暖背景下多年冻土层下水产流变化的数值模型分析研究12. 姜田亮:考虑非平稳性和三维特征和的南水北调中线区严重干旱事件识别技术13. 杨贵斌:利用Vine-Copula耦合时空特征理解干旱传播:一种复合干旱视角主题:地下水资源开发与模拟(召集人:蒋小伟、姜振姣、戴恒、姚莹莹)1. 戴振学:场地水土污染智能模拟与预警研究(特邀报告)2. 李凌:气候变化对全球海底地下淡水排放的影响预测(特邀报告)3. 张云辉:成都平原地下水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机器学习预测模型4. 廖梓龙:土地利用变化对察汗淖尔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5. 刘波:地下水超采治理以来华北平原典型区地面沉降风险时空变化规律6. 李仲夏:岩溶管道非菲克运移行为机制及其定量表征—“涡流效应”7. 焦建英:基于地下水流动方程局部近似基本解的反演方法理论与应用8. 毛德强:地下水污染的电法精细刻画研究(特邀报告)9. 王宇航:基于机器学习的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动态模拟与评估10. 李旭:抽/注水井附近非均质溶质运移模型及其应用11. 邹双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多孔介质多相流的应用12. 韩雁:基于MCAR模型与Copula函数北京市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其概率预测1. 宋献方:水资源和农业结构双优化调控下宁夏平原水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特邀报告)2. 黄伟:减脱水河段生态系统对水文变动的响应机制(特邀报告)3. 韩小乐:南方湿润区小流域表层关键带结构及水文过程研究4. 戴鑫:降雨驱动下的地下水水文响应及碳动态特征5. 张林:补给区与排泄区地下水氮赋存特征和迁移转化机制6. 宫孟宇:Estim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e Weining Plain, China7. 梁修雨:径流的时间波动特征与流域水力参数的关系(特邀报告)8. 谢月清:地下水排泄对河床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特邀报告)10. 胡鹏:地下水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技术支撑应用探索11. 鲁涵:关中平原(华县)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的水化学和同位素解释12. 余煌浩:基于哈肯模型的黄河流域陕西段“四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主题: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及预测(召集人:梁修雨、谢月清、郑天元、鲜阳)1. 杨晓帆:区域高分辨率地下-地表水文过程全耦合建模与数值模拟(特邀报告)4. 张宇亮:考虑灌溉影响的地表水-地下水-作物耦合模型5. 李一鸣:河岸地形影响下的潜流交互过程降维数值模拟7. 匡星星: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下水的影响(特邀报告)8. 郑天元:全耦合的多尺度多相流积分模型及其在滨海水文的应用前景(特邀报告)9. 鲜阳:微生物膜生长对非均质河床中潜流带氮素迁移转化影响与反馈机制10. 钱颖志:基于节点中心的多尺度土壤水-地下水动力学模型11. 范志诚:基于深度学习的河口总氮通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主题:海岸带水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召集人:韩冬梅、罗新、俞烜、吴佩鹏)1. 李福林:莱州湾东岸近岸海底地下水的水文特征与开采的环境效益(特邀报告)4. 李俊霞:华北平原古海侵对浅层地下水咸化的影响5. 董春雨:基于空天遥感与机器学习的珠江口咸潮时空变化监测6. 虞双双:暗管排水对滨海农田盐渍土和地下水盐分的影响7. 鲁春辉:海水入侵防治背景下沿海地区合理地下水位阈值确定方法(特邀报告)8. 朱伟:滨海盐渍农田盐斑形成规律及其水盐耦合关系9. 蔡磊: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地下水环境监测初步进展10. 鲁楠楠:竖井排盐对滨海农田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11. 吴泽新:集约化农业区地下水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评估:水化学和机器学习的综合方法12. 程娟:Assessing and Forecasting Water Security in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s via Inter- and Intra- Subsystem Dynamics13. 杜欣樾:基于信息论的人类扰动对流域河流系统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估主题:生态水文理论与实践(召集人:李琼芳、王栋、王远坤、胡顺、王俊)1. 王远坤:三峡水库对坝下水温生态影响及优化调控研究(特邀报告)2. 陈磊:湖库流域精准溯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特邀报告)3. 邢万秋:极端气候条件下亚热带生态系统水文过程模拟及响应4. 胡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尾闾湖湿地生态修复可持续性研究5. 韩旭东:区域控制排水对安徽淮北平原水文过程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7. 龙胤慧:内蒙古三北地区水资源与植被格局时空匹配性评价(特邀报告)8. 直伟:深度学习在流域水环境中的应用(特邀报告)9. 周婷:下垫面变化条件下黄土高原降雨-径流-泥沙关系演变-以窟野河、无定河流域为例10. 王俊: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与水文效应评估:以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为例11. 朱博文:气候变化下植被生理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主题: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同调控(召集人:于磊、李茉、段伟利、胡鹏、解玉磊、张宝庆)1. 李宗省:祁连山水汽再循环的水资源意义(特邀报告)2. 解玉磊:珠三角城市群水-碳压力传递效应及均衡调控模型(特邀报告)3. 刘静:基于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的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研究4. 降亚楠:灌区水-粮食-能源-生态纽带关系定量解析与多尺度多维调控5. 万航:面向库区鱼类洄游生境重构的多目标生态调度研究7. 朱兴宇:内陆干旱区水-农业-生态协同配置与优化调控8. 杨小强:基于HotDam框架的流域硝态氮迁移转化耦合机制研究(特邀报告)9. 段利民:草原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退化与恢复机制研究(特邀报告)10. 刘强:基于生态最优原理的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水文响应11. 聂思雨:冻融循环对吉林西部灌区土壤氮素迁移的影响12. 朱永卫:考虑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生理状况的三维生态干旱识别与评价方法主题:岩溶水环境与水生态(召集人:高旭波、杨慧、黄芬、陈伟、刘伟)1. 蒋忠诚:我国南方地下河的问题及调控(特邀报告)2. 黄爽兵:湖相沉积含水层有机质质量对碳酸盐溶解和碳同位素分异的影响4. 唐泽宇:A dataset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cross the mainland
of China for large scale hydrological modeling5. 张佳佳:多元水文过程驱动的流量历时曲线预测模型构建6. 金敏:三维裂隙网络几何参数对渗流和溶质运移的影响研究7. 胡晓农:喀斯特流域水-碳循环动力学研究进展和展望(特邀报告)10. 李思悦:河湖系统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及减排11. 王龙宇:天然岩石裂隙面粗糙度尺寸效应及方向性研究12. 张秋香:鄂西岩溶槽谷区典型岩溶流域内多环芳烃的分布与迁移规律主题:水生态韧性与氧平衡(召集人:刘建超、孙博闻、李明、杨正健、张伟)1. 杨正健:基于溶氧给耗平衡的河湖水生态修复方法新思考2. 林莉:泄洪雾化条件下水体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行为及机理3. 陈一:生态湿地系统污水深度处理与强化脱氮机制4. 苗令占:间歇性河流底栖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温室气体排放研究5. 孙启元:天然有机质对共存新污染物的光化学影响机制7. 丁一桐:水沙情势变化下黄河浮游植物生物地理格局研究8. 张伟:水沙调控作用下黄河小浪底水库溶解氧时空变化分析11. 陈诚: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韧性提升技术13. 唐彩红:浅水湖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演变及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14. 刘建超: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对河道底栖微生物短期冲击和长期演化研究主题:水环境健康与污染溯源管控(召集人:郭华明、舒为群、邓娅敏、黄玉晶)1. 俞文正:全国水土有机物暴露与慢性疾病相关性及其混凝/纳滤控制(特邀报告)2. 黄玉晶:水中矿物质偏低的健康风险(特邀报告)3. 单慧媚:砷在非均质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修复新材料4. 刘佩贵:地表水微塑料空间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估5. 姜梦:极端降雨条件下莱州湾近岸流域非点源氮损失及重点污染源解析6. 梁豪:西北典型冲积平原地下水硝酸盐水化学演化、来源及潜在健康风险7. 龙妍竹:云南某金属矿山地下水氟化物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8. 蒋小伟:苏打水成因的新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含水层为例(特邀报告)9. 梁川州: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在微污染水体生物膜体系中转化机制与生态毒性10. 薛镇坤:LNAPL在毛细带中的迁移规律及毛细界面阻滞作用研究11. 蔡莹:水力一体拦导集收清漂及水面安防技术应用效果观测12. 宋庆国:小型化高精度地下水有机物原位监测仪研制及应用1. 杨悦锁:Potable Groundwater in Risk of Emerging Contaminants:
Risk & Remediation(特邀报告)2. 马文超:2019年台风海贝思引发洪水的预报及验证3. 朱双:变化环境下长江中下游典型区域干旱传播风险变化研究4. 李相虎:气候变化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致灾风险变化趋势6. 孙天宇:基于贝叶斯信念网络优化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7. 许模:隧道工程地下水致灾类型与风险防控(特邀报告)8. 刘名文:梯级水库河流未来冰塞洪水严重程度的变化9. 何紫玲:实时墒情数据在实时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10. 吴海江:基于级联建模框架结合贝叶斯模型平均与Vine Copula函数的高温干旱复合事件预测11. 柴陆军:金属矿山深部开采受限空间帷幕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2. 巨凡凡:金属矿山地下水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李思恩:智慧滴灌节水增产机理模式及应用(特邀报告)主题:可持续发展与水安全(召集人:孙怀卫、廖卫红、徐志豪、薛杰、陈伏龙)2. 吴从林: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效能提升实践及思考(特邀报告)3. 黄显峰:水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优化调度及效益补偿研究4. 田培:长江中游经济区“水—能源—粮食”系统与城市绿色转型适配性研究6. 孙敬轩:气候变化下东北地区农业绿水安全风险评估7. 赵孝威: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区水资源安全演化机理与障碍因子诊断研究杨悦锁:Potable
Groundwater in Risk of Emerging Contaminants: Risk & Remediation(特邀报告)9. 郑永路:昆明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思路与应对措施研究10. 李晓菲:沿海城市群水安全评估与预测--以华东珠江三角洲为例11. 姚聪聪:城市扩张只会增加径流吗?—中国中西部城市扩张的水文响应模拟研究12. 王椿庆:水-能源-粮食-碳排放纽带及其和谐约束下的区域粮食作物布局优化13. 于海超:全球农业区域干旱科学诊断与风险评估许模:隧道工程地下水致灾类型与风险防控(特邀报告)主题:国家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召集人:李宗礼、李瑞清、肖宜)2. 肖宜: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绿色发展测度与关键因素分析3. 赵先进: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山区中小河流水生态修复要点6. 黄睿军:基于仿生学的数字河湖智慧管理方法研究9. 郝秀平:农田实时高效水-肥-药绿色协同调控及智慧管理关键技术10. 李博:孝感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的探索-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首批试点项目11. 杨卫:基于城市水安全的河湖网络水位调控和水力优化调度方法与应用12. 罗皓:明月山水谣,水活牡丹城——重庆市垫江县中心城区水网策划13. 许明:流域池塘养殖污染全过程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 杜璨:美国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2. 王菲:京津冀地区水-土-能-碳网络特征及风险评估3. 李磊菁:基于神经结构搜索技术的降雨临近预报研究4. 程琰:黄河流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5. 孙响铃:分布式水文模型WEP与新安江模型山洪预报对比研究6. 纪义虎:一种考虑节水潜力视角的中国多用水部门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分解途径7. 彭卓越:跨流域调水对受水区水-碳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影响分析及管理分区优化8. 蒋佳迅:东北黑土区地下水动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9. 王绿绿:基于液流观测不同降水下侧柏水分利用特征10. 张未:1982-2020年中国复合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11. 舒心怡:耦合UFM-ABM-UD的城市洪涝系统韧性分析12. 张更喜:植被动态对复合高温干旱响应过程及驱动机制13. 王子尧:基于水循环的人水系统安全评价及耦合协调分析14. 杨智楷:基于InVEST模型的沁河流域产水量-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16. 章杰:极端枯水条件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跨区应急调度17. 邵璇:基于VIC模型与LSTM耦合的沅水流域径流预测研究18. 张书齐:基于CNN-LSTM与注意力机制的黄河水量演进预报方法研究19. 赵志成:磷酸盐对砷在非均质介质中迁移转化的影响20. 袁铮:基于集成学习的城市河流水体浊度反演方法研究李浩:以流域综合治理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 蒋国栋:水的生产与供应行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分析2. 全志淼:河南省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评价及分析3. 王豪杰:基于优水优用理念的湘江中下游城市群供水布局方案研究4. 梁雯珊:广东省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5. 刘佳政:黄河流域生产和生活用水行为二氧化碳排放及驱动因素分析6. 秦西:人水共生关系识别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7. 田锦涛:伊洛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分析8. 彭郅雯:考虑旱灾风险的水库分级分期旱警水位内涵与确定方法9. 任泽凌: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缺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10. 白雁翎:不同部分生物量的响应差异主导作物CO2施肥效应11. 颜敏:考虑灵活性约束的梯级水电站负荷分配研究13. 贾明慧:季节性冻土层融雪入渗对地下水补给作用研究——以额木尔河流域为例14. 王泓凯:中国地区极端干旱条件下植被生产力的抵抗性与恢复性研究16. 袁盈康:基于耦合权重法计算淮北平原西部地下水人工回补适宜性潜力等级17. 吴海迪: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地下水时空动态演变18. 任香洋:基于GRACE重力卫星分析淮北平原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19. 王建星:密云水库及周边水体氮素来源和转化的水化学同位素研究20. 孙磊:多种农艺措施结合在干旱地区的可行性分析1. 罗键彪:亚热带超大城市植被降温效果季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2. 张硕硕:特大干旱情景下供用水双侧调控与区域生态经济效应的响应关系研究报告3. 陈丞:洪水预报不确定性对水库防洪调度的影响研究4. 张铷枰:区域综合干旱评估及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分析5. 彭跃:亳州市谯城区浅层地下水位对降水的响应特征6. 蒋美艳:缓释氧材料和碳源梯级修复傍河地下水氮污染7. 曹灿:Regionalization of hydrological cycle changes in 31
source catchments of Yellow River Basin considering multiple hydrological
variables8. 栗志航:特大干旱情景下区域供用水系统稳定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报告9. 刘茜茹:黄土残垣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水文动态研究10. 张瓅丹: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的地表降雨-径流过程计算及时空规律探究11. 崔岚博:基于MRIO的中国能源行业水碳压力评价及水能碳关系解析12. 张志卓: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及应用13. 贺淼:耦合物理机制和深度学习的混合水文模型性能及可解释性研究14. 李刚:基于元启发式方法提升过程模型模拟精度15. 陈奕帆:Robust Typhoon Rainfall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Bayesian Model Averaging1. 尚嘉楠:考虑长短期水情耦合机制的黄河源区中长期径流预报2. 颜文杰:考虑异质发射率的热成像仪地表温度校正3. 尹思危:生态脆弱流域多尺度径流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及定量归因4. 张景芳:放牧策略转变在干旱对内蒙古草地总初级生产力影响中的作用研究5. 赵永真:气候变化下长江源区流域生态系统碳收支变化7. 王一丁:利用独立野外观测评估IMERG V06和V07在不同性质海洋的性能8. 孔佳佳: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Groundwater in the Weining Plain, Northwest China9. 洪圣哲:黄河下游灌区土地利用与种植结构的长期动态识别与分析10. 王子怡:冻融循环作用下外源土壤改良剂对东北典型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综合影响11. 徐浛菲:黄河小浪底水库库湾污染物二维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关联下污染源识别探究12. 王琪琛:中国地表水资源演变规律及其预测研究13. 赵世康:寒旱区大气可降水的时空演变及其与干旱的内在联系14. 吉静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碳足迹量化研究15. 邓煜:高亚洲山区基于降水产品误差的积雪融水特征估算16. 常晓格:基于涡度观测的西北内陆区典型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链构建1. 郑旭东:通过物理水文过程建模实现水预算收支平衡:基于大样本研究视角3. 韦武昌:基于水中溶解性气体组分的水生态健康评估4. 徐杰:基于δ15N和δ18O双同位素方法确定水库蓄泄水对上游湿地氮动态影响特征研究5. 崔梦珠:Energy analysis and value evaluation of water use process
in different land types based on the water-carbon cycle6. 张金亚:特大干旱条件下基于双向调控的区域供需水系统演化分析7. 卢骐泽:气候变化条件下积雪覆盖和生物质炭耦合作用对土壤固碳减排潜力的影响8. 张启瑞: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动态演变关系及驱动因子分析9. 张文青:青藏高原未来极端降水演变特征及对全球变暖的响应11. 曹鑫淼:黄河下游梯级水库群防洪-生态-排沙多目标协同优化调度研究1. 汪钰倩:基于云模型、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的吉林省长白山源头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2. 刘帆:长白山季节性冻土区土壤温湿度变化及其模拟4. 王森珍:中国东南沿海典型区域不同时间尺度台风与非台风降水的分离与空间变化差异5. 高伟:不同调控模式下生物炭对寒地黑土区磷素循环影响机制研究6. 苗佳威:土壤硅组分对玉米植硅体稳定性及植硅体封闭有机碳固存潜力的影响7. 吴杰:生态闸控水对地表水体面积和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塔里木河中游为例8. 刘坤:中亚干旱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塔里木河与车尔臣河丰枯遭遇规律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启示9. 张兴洋:基于全价值和全成本模型的农业水价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10. 冷旭:改良剂对多营力叠加作用下土壤物理环境及侵蚀特性的影响与防治能力11. 丁启振:中亚干旱区地下水硼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1. 吴凡语:工程调水下汉江中下游城市水资源配置智能优化研究2. 井志强:水风光多能互补运行中多主体损益关系分析3. 李向伟:干旱/半干旱区湖泊碳排放动态及影响机制研究4. 李越:基于过程模拟的资源-粮食-生态权衡框架6. 孟禹彤:微塑料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跨介质传输及作物生理胁迫研究7. 彭崑:气候驱动-下垫面响应-径流效应的链式传递机制与累积效应8. 任明明:黄河流域极端洪水与枯水非一致性演变规律研究9. 王祥羽:Mechanisms of Soil Atrazine Migration and Dispersion
Inhibition by Carbon-Based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11. 王宣宣:陆气互馈视角下的西北地区水汽再循环演变特征研究
主持人:孙怀卫 孙自永
报告人、题目:
彭桃英(《水资源保护》副主编):《水资源保护》办刊理念与路径
吴守军(《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执行主编):《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办刊介绍
许丹(《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副总、副主编):媒体融合发展与实践
高旭波(《中国岩溶》副主编):《中国岩溶》与水科学
姚戈(《地球科学》编辑主任、副编审):气科技赋能 《地球科学》高质量发展探索和实践
傅先芳(《Water》期刊发展编辑):Introduction of the Journal Water
郭华明(《Journal of Hydrology》主编):如何在Elsevier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文章?
马瑞(《Hydrogeology Journal》主编):怎么提高论文投稿的命中率?
五、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中国水论坛协调会(11月9日晚上)
1.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封志明副理事长宣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总会同意专委会换届批复文件,并致辞。2.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左其亭教授总结上届委员会工作并介绍换届过程。3.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表决,全票通过主任、副主任、秘书长人选。4. 文章教授介绍中国水论坛2024年度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评选情况。5. 介绍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水论坛承办地点和单位,经商议,确定第二十二届中国水论坛由西北大学承办,第二十三届中国水论坛由东北农业大学承办。6. 关于中国水论坛未来发展的建议。部分专家发言和讨论。六、闭幕式(11月10日下午)
第二十一届中国水论坛闭幕式10日下午在主会场举行。首先,本届会议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文章教授作会议总结讲话。其次,文章教授宣布并主持颁发了中国水论坛2024年度“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获得者奖杯、证书和奖金。然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营幼峰总经理对本届水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介绍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情况。随后,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州大学教授左其亭宣布第二十二届中国水论坛承办单位为西北大学,并进行会旗交接仪式。接着,第二十二届中国水论坛承办单位代表宋进喜教授进行动员演讲。最后,由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州大学教授左其亭致闭幕词,并宣布本届水论坛圆满结束。闭幕式由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副秘书长、武汉大学教授佘敦先主持。七、大会报告提问交流(部分)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拉你进入《地球科学》编辑部学术交流群,群内不定期开展答疑会、分享学术研究、学术直播等高质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