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徽县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依托独特区位优势,锚定建设全省畜牧养殖大县的目标定位,坚持“稳基地、扩规模、强龙头、延链条、塑品牌、拓市场”,逐步形成了以育种场、饲料厂、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肥料厂“六场”为载体的“百万头十亿级”现代化生猪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集群化培育,推动生猪产业扩规增量。瞄准“打造百万头生猪产业强县,构建10亿元生猪产业集群”的目标,通过政策激励、龙头培育、创建基地等措施,推动生猪产业扩规模、提总量、增存量。政策激励增动力。政府积极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以销定补”模式,对年出栏育肥猪5000头以上,且带动脱贫户及其他农户10户以上的经营主体进行以奖代补,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扩规增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4年通过以奖代补、项目带动奖励19个经营主体1207.28万元。培育龙头激活力。始终把龙头培育作为扩大生猪产业规模的重要载体,坚持“外引内培”并重,累计培育生猪养殖经营主体1341户,建成国家和省级示范社12家,万头以上养殖企业4家。至目前,2024年生猪存栏22.6万只、出栏23.7万只。创建基地挖潜力。加快推进生猪产业提档升级,逐步向全省、全国生猪养殖行列迈进,先后建成兴疆牧歌、智源农业、金牧牧业等3家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双兴农牧1家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024年新建4家万头以上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积极探索托管代养模式,全县生猪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坚持链条式发展,推动生猪产业提级增效。紧紧围绕“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进一步延长生猪产业链条,提升生猪产业质效。良种繁育强链。依托徽县恒宇畜牧良种繁育场,加强八眉猪、青泥黑猪等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不断加快良种生猪繁育体系建设。2024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兴疆牧歌农牧有限公司在江洛镇投资建设国家级种猪核心育种场,进一步提升良种繁育水平。饲料供给补链。依托全县年种植15万亩小麦、20万亩玉米的原料优势,深入实施粮改饲项目,先后建成中康利年产30万吨畜禽配合饲料、反刍预混料生产基地和驰森畜牧牧草有限公司10万吨饲草加工场,进一步健全畜牧养殖饲料生产建设体系。屠宰加工延链。依托项目带动,全力推进徽县益民畜禽屠宰有限责任公司改造提升,实现年屠宰生猪2万头;积极引进四川、新疆两家企业投资建设中康利50万头生猪屠宰场,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有效弥补屠宰加工短板。有机循环固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全县每年粪污综合利用58.23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44%。金牛公司有机肥生产加工厂年利用畜禽粪便、废弃秸秆等生产生物有机肥10万吨,有效促进了粪污资源合理利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技化引领,推动生猪产业赋能增势。始终坚持把科技支撑作为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抓手,不断优化技术服务,培育人才队伍,加强成果转化,有效提升生猪产业现代化水平。注重院企协作。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企业与院校、产业与科技互为驱动的良性循环。依托徽县泥阳镇亚辉家畜改良科技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康利动保服务中心等社会化服务企业,有效提高产仔率,每年向社会提供猪精液12万余份。强化人才支撑。建立人才引育机制,组建乡土人才库,柔性引进省级农业技术高层次专家人才15人,建成省级协同创新基地1个,专家工作站、生猪产业顾问组专家工作室和“产学研”基地20个,打造畜牧产业示范点24个,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7项,全县生猪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加速转化应用。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配、生猪养殖提质增效降本技术等新技术,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科技、新设备,金牧牧业、智源农业、双兴农牧等多家万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基地,均已配备全自动送料及饲喂系统、智能地热与数字化环控温控系统等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全过程全部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监制:王建东 审核:马文渤
责编:毛 旭 编辑:李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