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铃薯研究团队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合作开展研究

教育   2024-11-19 20:06   云南  

11月14日,生命科学学院马铃薯研究团队祝光涛教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马铃薯耐盐碱基因挖掘与利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立项批准,直接经费200万元。该项目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合作开展研究,由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下属11个研究中心与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同资助,此类项目每年全国资助约10项。
土壤盐渍化产生的盐胁迫会抑制植物生长,严重威胁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全世界盐碱地分布在100多个国家,总面积超过10亿公顷,随着淡水资源过度利用,土地盐碱化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与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形成了严重的矛盾,影响着世界粮食安全。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块茎作物,全球有13亿人以马铃薯为主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然而,马铃薯栽培种对盐分较为敏感,绝大多数品种无法在盐碱地中种植。我国是土壤盐碱地大国,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发展潜力的约为2亿亩,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筛选马铃薯极端耐盐的种质资源,挖掘调控耐盐性的关键基因,培育马铃薯耐盐品种具有重大的生产应用价值。

祝光涛教授是我校青年人才,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马铃薯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他致力于农作物基因组的研究,为农作物的遗传解析和育种改良提供重要参考模式,作为我校基因组学的学科带头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Genetics》《Science》《Cel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为农作物的遗传信息解析提供科学依据。他致力于马铃薯基因组研究,希望通过组学大数据、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整合创新,加速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促进马铃薯相关产业的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资助科学技术人员立足国际科技前沿,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本着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研究,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往期精选:

我校参加2024世界中文大会

清迈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24年度HSK和《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优秀考点

活力满满!云师附属官渡学校学生体育节现场表演霸王鞭

图文排版 | 闫景馨

素材来源 | 生命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 | 李璐 白若兰

终审 | 余冰释 张辰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