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非遗项目又有新的突破啦!
2024年10月,我市开展了仪征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经过推荐申报、材料审核、专家评审、公示、报市政府批准等流程后,确定仪征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共8项。本月19日,我局为入选项目举行了授牌仪式。
此次项目名录的公布,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我市的非遗名录库,对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起到了促进作用。
让我们跟随视频与简介,一起了解这新增的8个项目吧!
扬派盆景选择枝叶细小、抗逆性强、寿命长的树种,如罗汉松、五针松、圆柏、刺柏、紫杉、榔榆、瓜子黄杨、银杏、梅花、迎春、金雀、六月雪、金银花、枸杞等。其中的松(类)、柏(类)、榆(榔榆)、杨(瓜子黄杨)等树种,多以高山上的松姿为表现题材,在造型上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云片”。扬派盆景的造型也是因树而异,并不都将枝叶扎成云片。例如梅花的枝条采用顺风式造型,如风吹杨柳;虎刺采用合栽式,如自然丛林;迎春、金银花、枸杞等则采用垂枝式;有些树种的造型还讲究提根,即将树木的根部精心取舍和伸屈,逐年向上提起,使其与树木上部相互取势,达到苍古入画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扬派盆景的制作技艺也在不断继承与创新,近三十年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扬派水旱盆景,集中了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之长,达到意境深远的效果。
马集手绕花技艺,通常以布绢为材料,通过缠绕手法,制作出精美的花朵,其色彩鲜艳、富有层次感,效果逼真。制作手绕花时,需要先备好布料,以及笔、剪刀、胶水、细铁丝、镊子、布条等工具。用笔在布料上画出花片形状,再用剪刀小心剪出,在花片背面均匀涂上胶水,将细铁丝粘在上面,放置通风处晾晒至胶水干透、花片定型;之后用镊子镊出花片形状,使其更加逼真;随后取适量花片组合成花朵,再用布条将铁丝部分缠绕起来并用胶水加以固定,以保持花朵的形状和美观。当缠绕完成后,一朵鲜艳的手绕花便制作成功了。如今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模具制作、喷涂工艺等,提升花朵整体品质。手绕花不易凋谢,易于打理,可以长时间保持美观。它们被广泛用于家居装饰,婚庆场景等各种场合。此外,它也是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物品,展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金缮技艺受中国漆艺和描金工艺启发,将需要修补的器物碎片利用胶合漆粘合,再以天然大漆混合瓦灰填补缺失,打磨塑性还原至器物原状。在修补处涂上底漆将修补面找平后描上金漆,关键性的技巧就在于上金漆将干未干之时,用金粉或金箔进行覆盖装饰,待干燥后上涂罩金漆即可。修补后的陶瓷器物保留了原有的形态,黏合处的“伤痕”摇身一变,成了光彩夺目的金色纹路——这就是金缮诞生的过程。金缮技艺富有独特的自然之美,修补而成的每一件器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因其富有随机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缮工艺的核心在于工匠与自然的“合作”,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善于改变残缺。如今,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金缮艺术功能进一步凸显,应用范围也从陶瓷器具拓展至家具、玉器、砚台、古琴等。
制作大仪风鹅要把活鹅脱食圈养24小时之后才能进行宰杀(放血、浸烫、脱毛、尽膛、去肢、清洗),经过大缸腌制72小时,每间隔12小时要进行翻缸来保证腌制的均匀。腌制完成后,把腌制好的鹅悬挂于阴凉通风处进行自然风干,实时根据温度、湿度和风量来控制好风鹅的风干时间。风干完成后进行蒸煮,大火煮开后要有长时间的小火焖煮,来保证风鹅的香味不流失。最后通过真空包装、高温灭菌等现代工艺来让产品保存时间更长。大仪风鹅不仅在扬州、南京等江苏城市热销,还销往安徽、上海、北京等省市。风鹅浓缩了大仪鹅文化的精髓,是大仪人民在物质条件匮乏时候对食物加工的智慧结晶。大仪风鹅制作技艺不局限于家传或师传,它源于千家万户,囊括了民间制作要素,经过不断加工与完善,衍变成为深受市场欢迎的地方品牌。
陈集镇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采用物理压榨方式,有着独特的实践方式和表现形式。在实践中,首先精选优质菜籽,经过仔细清理去除杂质;接着进行适度炒制,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使菜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然后将炒熟的菜籽放入石磨中进行磨碾,使其成为粉末状;再将磨好的菜籽粉末放入木甑中蒸熟,使其软化并便于成型;将蒸熟的粉末填入用稻草垫底的圆形铁箍中,做成饼胚;紧接着将饼胚装入榨槽中,通过木槌压榨的方式将油榨出。陈集镇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主要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资,绿色纯天然。
真州乔片制作技艺有着严格的工艺流程,制作原料主要是糯米和糖,工具包括泡米池、磨粉机器、蒸锅、搅拌机、筛网等。首先是泡米,将纯糯米泡在水中软化,时间需精准把握,否则会影响后续工序;接着机米,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粉碎机里打成粉末状;然后搅拌,将糯米粉和一定比例的糖放在操作台上搅拌均匀;之后进行筛面,使粉更加均匀并发面;再经过蒸、定型、冷却、切片、晒干等工序,最后油炸至微微金黄色捞出并多次复炸,直至口感酥脆。乔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仪征修脚,亦称足医,俗称扦脚,广义还包括刮脚、捏脚、搓脚,修脚师通过望、问、触、摸,使用专用刀具,运用修脚技术,辅以适当中药材,对脚部进行护理的一种技艺。它采用中国传统医术和刀法相结合修治各种脚病,修脚与中医的针灸、按摩并称为中国的“ 三大国术”。仪征修脚术不仅立足传统的持脚八法(即支、抠、捏、卡、拢、攥、挣、推)和持刀修治八法(即抢、断、劈、片、挖、撕、分、刮),更加注重因病制宜、不断创新,将传统刀法治疗与用药治疗并用,既能保证修治过程手法得当、巧妙精致、轻快稳巧,又达到无疼痛、康复佳,促进人体健康的效果。
仪征擦背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医保健技术,起源于扬州,仪征是其重要的技术来源地,尤其朴席镇和新集镇更是专业人才辈出。这项技术在仪征地区得到了长期的发展和传承,成为当地特色的保健传统项目。擦背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师傅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和传统教学,掌握了精湛的技艺,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有效的保健服务。仪征擦背术不仅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还为外地务工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社会效益,传承了仪征擦背文化。
来源:仪征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