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章,耒阳最古老的集体活动

民生   2024-10-28 20:55   湖南  

在耒阳,入秋时节,几乎各地都会举办一种古老的集体活动——拜章。这一活动热闹非凡,需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香火燎旺,男女老少还会吃大餐数日,有的地方还会有唱大戏、影子戏等文娱活动,虽如今这些不多见,但拜章活动仍盛行。

拜章这一传统活动带有一定迷信成分,却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它在汉语中本用于描述古代官员向皇帝上书,耒阳先人将其用于佛事活动,且沿袭久远。一般分庙堂拜章,有几大姓氏联合的,如笔者所在地庙堂的拜章活动,是四个村民小组共同参与,有欧阳、彭、曾三个姓,每年举办一次;也有大姓祠堂是单一姓氏的,更多是分庙堂举办,像公平圩场上,十几个姓联合一起拜章。

拜章分头名香与头名以下的香,头名香手通常是家族兴旺、有权有势或有钱财的人,不是谁都能当。香手要跟香,即举三根点燃的香火随和尚道士走,和尚道士念念有词,有唐诗或佛语,佛事至少做三天,有钱的也可做一周甚至十五天,香手们也很诚实守律。在农村,拜章是最凝聚人心的,长辈都会参与,在外打工的晚辈则要出钱,按人头出费,也有有钱人独自出资光宗耀祖。

拜章一般在庙堂或祠堂举行,由有身份的话事人牵头,他们备受尊敬,一言九鼎。此人先拉人组成理事会,成员可商量活动相关事宜,如生活安排、请和尚道士数量、管理工作及秩序等。乡村拜章虽从不称安全工作,但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都秩序井然,理事会决定无人敢违,有意见需在会前提。有的乡镇怕安全追责派人进行安保工作,其实多是瞎操心,拜章活动本身就很有序且安全,乡村拜章活动不受任何人节制,这是约定俗成的。

我母亲生前多次参与拜章,她不让我们参加却要钱自己去跟香。母亲去世就因为跟香没吃饭造成低血糖,结果昏倒在拜章现场,后来不治身亡。母亲一生信佛,大字不识却很虔诚,我出生时她将我寄名到庵子,让我喊尼姑干娘,即便在六十年代不准信迷信时也如此,每年春节还瞒着父亲带我给干娘拜年,因父亲是忠诚的共产党员,不信这些,岂能让母亲信佛。当时佛与迷信是挂勾的。

总之,耒阳拜章活动是佛事隆重礼仪,是凝聚人心的文化娱乐活动,代代相传,是农村目前唯一集体文化活动,不仅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且对风土民俗也有弘扬作用。

耒阳海鸿
权威、深度、睿见 与纸都同呼吸,和耒阳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