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
县域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要乘势而上、加速破题,以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劲头角逐县域经济新赛道。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作为珠海主城区的香洲坚持实体为本、创新为要,着力完善“主体培育、科创生态、项目招引、产业孵化”四大机制,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用高质量科技武装现代化产业,持续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科技强、人才聚、产业旺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通堵点”:
完善主体培育政策体系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自动调用各种工具和操作App、能读懂长篇小说、推动企业研发生产加速度……这些原本依赖人工的操作,如今通过AI大模型就可以精准完成。今年5月,无界方舟大模型启用发布会在香洲区举行,现场发布了珠海首个本土自研AI大模型——方舟模型ArkModel,该AI大模型在行业内首创“隐私补丁”,能更好地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无界方舟大模型启动发布会在香洲区举行。
该大模型的发布,亦是香洲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今年,香洲区率先出台《香洲区关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助力一批前沿科技项目取得突破,一方面注重创新遴选机制,设立2亿元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项基金,对经认定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可给予80%贷款风险补偿、30%数字化改造补贴、30%算力补贴等,支持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
另一方面,引入“专家实名推荐筛选机制”,邀请技术、市场和投资领域专家对项目进行多维度评价,成功遴选出12家创新水平高和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该批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强、人才集聚度高、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其中入选的无界方舟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已获中央网信办模型与算法双备案。
“珠海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有很多来自新型产业的企业,包含医药研发类企业、新型制造企业和半导体企业、跨境电商企业,与AI可以实现非常好的结合。”珠海无界方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曾晓东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悉,在完善主体培育政策体系过程中,香洲区格外注重“硬科技”项目,即不以企业当前发展规模、经济贡献作为主要指标,而是“技术为王”,聚焦企业的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开展评审。
其中,中科芯磁突破FPGA芯片“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今年8月已流片成功并量产;硅芯科技自主研发的2.5D/3D堆叠芯片EDA软件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映讯芯光首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碳语新材研发的锂电隔膜涂布聚合物、莫纶新材攻克的连续氧化铝晶体纤维制备技术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莫纶新材的连续氧化铝晶体纤维进行喷火枪高温测试。(来源:受访单位)
“我们所研发的连续氧化铝晶体纤维在极高和极低温度下都可以保持自身的高强度,这在许多装备的制造中非常重要,是不可或缺的新材料。”莫纶新材总经理马小民表示,公司研发的新材料能够在1350℃的极端高温和-270℃的超低温环境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性能。
如今,莫纶新材已正式落户位于香洲区的格创·智造5.0产业新空间。马小民坦言,在企业落地珠海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所处园区都提供了有力支持,帮助企业在珠海进一步深耕核心优势,“这里拥有超大的生产车间、优惠租金政策及完善的服务配套,非常契合我们的发展需求。”
“植沃土”:
深化科创生态机制改革
厚植新质生产力培育沃土
在香洲三溪科创城内光电产业园一栋楼宇可见,激光测风雷达整齐排列在屋顶平台上,这都来自于珠海光恒科技有限公司的低空经济气象保障设备测试场景项目。
“我们的产品需要找到一块比较空旷的测试场地,把需求提交之后,政府就帮我们找到了目前这块场地,免费提供给我们测试使用,设备安置后也获得不错的效果。”光恒科技董事长赵德平表示,正是有了应用场景的开放测试,企业可以更好地落地新技术,并让客户直观了解到产品的实际效果,为企业解决了发展痛点,并推动新技术在其他地方落地。
珠海光恒科技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现场展出部分展品。
当下,针对企业发展痛点,香洲区从“给政策优惠”向“给政策优惠+场景机会”转变,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今年6月,《香洲区关于加快应用场景开放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在全市率先出台应用场景开放清单,围绕搭建应用场景试验平台、推动公共服务场景开放、释放公共数据要素价值、支持产业发展场景开放、满足企业个性化场景需求等五个方面,多领域全场景开放海陆空、民生治理、城市建设等19个场景资源,支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市场验证、应用,不遗余力“牵线搭桥”、精准匹配,不仅为新技术落地搭建起一个个“试验场”,也为新产品应用打开一扇扇“展示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12月,珠海市应用场景首场供需对接会(香洲区专场)拉开帷幕,通过聚焦珠海市重点产业链,从首批应用场景机会中精选了五大具有示范性和前瞻性的创新场景,涵盖海洋经济、低空经济、“云上智城”、新能源等多个珠海当前重点发展的前沿产业领域。
2024珠海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大会现场。
“希望在供需对接会开展过程中,场景业主单位和场景能力供给企业能够面对面交流,帮助本地创新型企业达成一些实际的场景落地和对接合作,从而形成示范效应。”香洲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万志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丰富应用场景机会清单,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供需对接活动,活跃应用场景“交易市场”,推动更多场景机会在珠海“落地生花”。
面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痛点及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的需求,香洲区还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副总”工作机制,通过从高校院所选聘专家教授以挂职的形式到企业担任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副主任、研发副总裁等研发副职,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贡献科创力量。
“我们在‘科技副总’机制的推动下可谓是受益匪浅。”珠海市格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岗举分享了公司与珠海科技学院李大琳教授“双向奔赴”的故事——在李大琳教授的引领下,研发团队更加专注于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设备硬件,学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合作加快产品升级改造,帮助企业进一步在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助提速”:
构建未来产业孵化机制
驱动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
走进珠海规划科创中心“模数空间”展示区,数家AI企业的智慧产品展现着让人惊叹的尖端科技,为人们打开对未来世界的无限想象。
珠海规划科创中心“模数空间”展示区现场。
在这其中,来自清瑞博源的“五指触感灵巧手”,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灵活抓取,既能轻松抓取5公斤杠铃,又能随意捏起海绵,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操作和动作执行中;来自无界方舟的“阿奇”桌面机器人,可以时刻感知用户及周边环境,个性化贴合用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是个贴心的拟人化智能助手。
作为珠海首个大模型应用高地,今年9月启用的“模数空间”正是香洲区创新打造未来产业培育空间的生动写照。“模数空间”集技术研发、模型应用、数据交易、算力服务、展示交流为一体,目前已引入大模型70个,入驻项目超40家,计划打造垂类行业应用超100个,未来将为百行千业赋能。
“模数空间”的全尺寸开源人形机器人。
启用现场,深译信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发布了全国首个高价值AI算料数据资产包。据介绍,该AI算料数据资产包具备多语言、多领域、多模态的特点,依托专业领域的数据进行投喂和训练,并具备语音、文本、视频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可以让大模型的应用更加专业和智慧。
“入驻‘模数空间’后,珠海市及香洲区都会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各类资源的对接也更丰富,可以帮助我们在多地市场进行突破,‘模数空间’里的企业也构建成一整个产业生态,让我们这家创业企业在这片沃土上快速成长。”深译科技创始人林余楚表示。
与此同时,香洲区还积极打造“以赛促引招引”模式,承办了首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并与清瑞博源智能、有怡科技、跨维智能等6家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现场签订了投资协议。这一系列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夯实了香洲区在具身智能产业领域的基础,为香洲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今,香洲区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未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为目标,不断探索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构建创新资源持续汇聚、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未来产业集聚发展平台,进一步驱动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
样本数据:
创新优秀项目引进机制
构筑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今年以来,香洲区着力招强引优,重点吸引科技创新项目、人才落地,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增添新优势、积蓄新动能,构筑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一方面,瞄准科技前沿,深化项目引进战略。香洲区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拓宽项目招引渠道,主动靠前服务,通过以赛引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合作招商、以投促引等方式,大力引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战经验的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近三年累计引进科技项目2368个。今年以来,香洲区引进博兆医疗科技、小毛机器人等“卡脖子”、专精特新及博士以上人才团队项目81个,引进领翌科技、秦巴生物等产业链重要强链补链企业40家,魔方芯智联科技、澳觅科技等241个项目投产运营。
博兆医疗科技的工程师冯泽凯介绍公司概况。
另一方面,优化项目结构,强化高端人才引领。香洲区落实珠海英才计划,出台《香洲区关于实施“香山人才”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开展四批次“香山创业英才”申报评选工作,近三年支持近5000名人才、惠及140个项目,引进知名高校教授团队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或填补国内领域空白等优质项目超200个,2023年至今引进各类人才超2万名,推动创新人才集聚香洲。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优先保障,筹集人才住房2600余套,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问题,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聚焦细分领域,孵化创新成果。香洲区在广泛引进优质项目的同时,注重储备一批与主导产业紧密相关、能够细化产业分工、提升产业链水平的细分领域配套项目,成功孵化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科技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为未来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香洲区“百千万工程” 创新进展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香洲区成功引进突破“卡脖子”技术项目15个;共5家企业填补我国相关技术空白。
●近三年共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1家,总量均实现翻倍。
●2021年以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长7倍以上达3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增长15倍达356家。
●2021年以来,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加400家以上。
●今年新增东信和平、杰理科技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今年新增光电智能制造、高端打印设备及耗材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中高端打印设备及耗材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1-10月,香洲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40.54亿元,增长7.8%。
●在“2024赛迪全国百强区”榜单中,香洲区位居全国第30名,比去年上升6位。
●在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县中,香洲区排名第六。
来源:珠海传媒集团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13277033912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