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口俞氏宗祠 | 时光刻刀里的建筑美学,岁月沉淀下的古建筑艺术宝库!

旅行   2024-12-24 08:13   江西  


青山抱古祠,绿水绕华堂。在婺源汪口的诗意画卷中,俞氏宗祠静穆而威严地矗立着。在徽风皖韵的轻抚里,将俞氏家族千年的风华,于无声中向人们娓娓道来~


汪口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周遭高10米的砖墙,占地面积为665平方米。由候补县丞俞应纶为祀始迁祖俞杲,带头捐银并集族人助资,创建俞氏宗祠“仁本堂”。



俞氏宗祠有三绝:无须拂拭,却一尘不染;雕梁画栋,却蛛网不结;面水背山,却无群燕筑巢。皆是因为整体建筑均为古樟材质,燕虫自避,百邪不侵。


俞氏宗祠为三进院落,由山门、享堂和寝堂三部分组成。


俞氏宗祠的山门,是宫廷建筑中常见的“五凤门楼”。重檐之下,是繁复层叠的如意斗拱和雕花梁架,山门前的廊轩梁底,浅刻着卷草图案,结构精巧无比。



山门匾额下有副对联:上联是“青山抱水水抱村赣北无双景”;下联是“彩凤盘龙龙盘阁江南第一祠”。从对联中的“赣北无双,江南第一”的用词,就能体现出俞氏宗祠当年的辉煌和今天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



进入山门,可见门楼上题写着“生聚教训”四字匾额,取之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后,每日卧薪尝胆,并定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计划,用十年的时间使人口多起来,并教育训导人民提高素质,强大国力。借这四个字在这儿,代表俞姓族人希望自己的子孙兴旺、繁荣富强的一种美好愿望。

享堂两侧的对联是“万石家风当为孝悌、百年事业乃在诗书”,反映了以孝为本耕读人家的精神,享堂从上至下分别悬挂着乡贤、父子柱史、仁本堂的匾额。最下面一扇落地屏风,上面镌刻着一则圣旨,封俞应纶两州刺史兼征讨大都督。



其中,更有宋代俞杲父子同朝为官,被誉为“父子柱史”,明代俞文进、俞文达兄弟同榜高中进士,被称为“兄弟同榜”等佳话。真可谓文风鼎盛,人才辈出。


站在享堂中,抬头仰望,可见享堂前檐为四界梁,用的是弯椽。中跨为六界梁,童柱层层递进,梁上圆栌斗镂刻着瓜瓞绵延图案,梁底刻的则是如意卷云纹。

享堂之后是寝堂,地方上把它称之为“饼台”,每年在祭祖或其他活动时,六十岁以上的长者还可以在“饼台”上享用装满糕点的“桌盒”茶。因为宗祠部分算寝堂最高,梁上雕刻着暗八仙法器,寓意是后人超度前人,则八仙过海后浪超前浪。

环顾俞氏宗祠,几乎所有木质构件都有雕饰,各种图案多达100余组。其中,鸟兽人物,呼之欲出;渔樵耕读,栩栩如生。

这些雕饰图案,运用了深雕、浅雕、圆雕、透雕等多种刀法,前后花了二十年才完工,风格独特,工艺精湛,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国内古建筑专家誉为“古建筑艺术宝库”。

如果你有时间

去汪口看看

赏古建筑高雅

品宗祠百年文化

探寻生活质朴

感受古老村落的迷人魅力~

END


精 | 选 | 推 | 送


往期精选

Dec 24 2024


喜报!婺源乡村文旅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县直单位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婺源乡村文旅又放大招啦,“六一”门票免费丨大手牵小手,畅游夏日婺源!

去过这些地方你就知道,婺源的夏天有多惊艳

小桥流水丨李坑迎来境外考察团,暑期等您来打卡

全民推荐官丨转发本季度话题#江湾非遗季#,万元大奖等您来领



文章编辑| 俞淋菲

     图片来源| @网络网友@小红书:子立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婺源乡村文旅
去婺源,遇乡村。听老家故事、游明清古村,赏田园美景、享民俗之趣。江湾|李坑|汪口|思溪延村|灵岩洞|严田|文公山|江岭|石城|晓起|彩虹桥|百柱宗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