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度挖掘中国科学文化内涵,彰显数学在塑造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价值,立体展现数学的世界性意义,助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刘徽诞辰180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2024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滨州市人民政府(刘徽故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同举办“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启幕暨“刘徽星”命名仪式活动。
“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站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西文化交融互鉴的角度, 围绕数学与文明之间相生相伴的关系展开,通过互动展品、艺术作品、文物典藏、图文影音等多元化方式,彰显中国数学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所贡献的智慧,展示中西数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壮丽图景,诠释数学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观众从蕴含“天圆地方”哲学思想、“无限分割”数学思想的门头造型步入展览,走进数学文化情景,在数学文明长卷中与10余位中西数学家邂逅。追寻数学的起源,拾起记数演变的历史记忆,解读古老文明的数字之谜,聆听先哲们阐述哲学思想中的数学理念;探索数学的精妙,揭秘牟合方盖与球体之间的奇妙联系,再现测量泰山之高的“重差”绝技,发掘酒坛堆垛中的数列奥秘;感触数学的魅力,点亮绚丽的毕达哥拉斯树,绘制迷人的斐波那契螺旋线,探访造型独特的堑堵、阳马与鳖臑,领略数学在运动与变化中的美妙影像。展览得到了数学史界众多院士、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10余家单位为展览提供了丰富的图文资料、文物古籍、珍贵手稿、艺术作品、学术支持等。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361712号的小行星被冠以中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的名字,命名为“刘徽星”。据介绍,“刘徽星”最初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于2007年11月5日发现。2024年9月,经紫金山天文台申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复,这颗小行星得以以刘徽的名字命名,这是对刘徽及其代表的中国数学的崇高敬意。
“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将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至3月,后续开启全国巡展。依托展览,还将举办“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数学文化主题月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科学课堂、文化体验、科学表演等丰富形式,切实向广大公众弘扬科学精神,讲好科学文化故事,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寒假即将到来
还没有计划的小朋友们
请接着往下看
接收这份丰盛的寒假指南吧
中国科学技术馆除了
“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启幕暨
“刘徽星”命名仪式活动
还有不少活动值得我们前来参与
快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走起!
《何以文明》
《奇遇三星堆》
沉浸探索展
去年12月7日起,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展的《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令很多观众朋友眼前一亮,纷纷惊叹于VR技术与中华文明的碰撞。
五千余年的悠久岁月中,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元一体的灿烂文明,也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上铭刻下奇迹的篇章。《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涵盖五大文明遗址文化展示区、《何以文明》VR沉浸探索展区、《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区、沉浸式数字艺术空间、数字体验区、研学互动区、文创区等不同功能展区,将“思想+艺术+技术”进行创新融合,展现了中华文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全方位呈现中华文明的璀璨魅力。
目前,《何以文明》《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已经在中国科技馆一层短期展厅正式开放,等候您来赴这场千年之约。
3部好片
锁定好运新一年
转眼已是2025年,新一年当然少不了新片啦。
中国科学技术馆特效影院已于1月1日元旦上新三部影片,分别是巨幕影片《南极》、4D影片《地球脉动II 4D体验》、球幕影片《宇宙大爆炸》。对于2025新片档,你更期待哪部呢?
对了,其中的一部影片《南极》特别适合小朋友。憨态可掬的企鹅,巨大的冰山,还有寒冷的天气,BBC earth系列纪录片《南极》将带我们深入未知之境。
科学假期“科技派”
主题研学营
1月4日至5日,中国科学技术馆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热气”腾腾的“科学派”,同学们将通过各种精彩有趣的科学活动,开启寒假盛宴。
中国科学技术馆面向馆校合作校学生及家长推出的主题特色营地研学活动,突出跨学科主题,整合展品辅导、研学参观、科学实验、动手制作等多种形式,为不同年龄观众推出冬夏令营、节日营、周末营等丰富类型,带领青少年感受科技魅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活动包括“走进古代科技馆”“电灯的秘密”“光芒万丈”“探秘歼击机”等。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科学技术馆,通过体验科学活动,感受科技魅力,激发我们对科学的热爱,提高我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力吧!
“习理知音 乐中探秘”
音乐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1月份,对音乐感兴趣的小朋友们,绝对不能错过这个“习理知音 乐中探秘”音乐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礼乐之国。早在先秦时,我们的祖先便指出“音和乃成乐”,数千年悠久历史中,华夏先民在乐律学的研究和乐器的发明制造上取得了辉煌成果,谱写了音乐发展史的璀璨篇章。
此次活动分为4个板块。在“谈古论今”主题板块,我们将探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及技艺的发展,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与科技内涵。“探古溯源”主题板块,我们将通过“华夏之光”展厅的精彩展品,探究编钟的发声原理,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的乐理成就。而在“格物致知”主题板块,我们通过多次探究活动,逐步理解“青铜合金配比对编钟音色的影响”“青铜器的不同铸造成型工艺失蜡法的现代应用”及其在成分、结构、功能、工艺之间的联系。在“知行合一”主题板块,我们通过乐鼓作品创意设计制作及精彩实验,探秘鼓声,感受古人乐器制作中的卓越智慧及高超技艺。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秘境,了解中国古代乐器和音乐的演进历史,探索其中的科技奥秘和文化内涵吧。
END
编辑/阿朱
图片由中国科学技术馆提供
来自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