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正文:
首考成绩发布后,很多家长的关注重点要在三位一体上。三位一体很重要,给了考生一个低分高就的机会。但同时,早知道提醒,了解了高考政策和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也同样重要。每年高考季,少不了出现许多学生和家长火急火燎的彻夜翻看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比如有家长提问是否要服从专业调剂?这些问题与其到那时“抓瞎”,不如早早的先学习一下有关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我们建议有学习能力的家长完全可以在早知道的模拟填报系统的帮助下,自己完成填报。
而对26届,27届的考生和家长来说,也不妨提前了解,做好功课!
填报志愿前,需要了解下面这些名词:
位次
一分一段表
参考:浙江省2020~2024普通类高考总分一分一段表!来对照一下!
分段录取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来看看志愿录取的流程:
提前批录取
1、强基计划、西湖大学
2、香港单招高校录取
3、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
4、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
5、普通类提前批
6、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地方专项计划:普通类提前录取的最后一天单独投档。
平行志愿
掉档/滑档
应对方法:
一、80个志愿尽量填满,实在填不满,建议可以多冲刺一些。三种情况下可不填满:
① 除了填的志愿,其他的院校/专业都不去,宁愿复读。
② 位次特别靠前,已填的志愿招生计划数之和超出了考生位次。
③ 保的志愿特别牢靠,一定能被录取。
二、80个志愿项一定要考虑冲稳保三种类型,从第一个志愿项到最后一个志愿项应从最想上到保底能上,拉开位次区间,形成梯度。
其中,冲的部分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程度来确定顺序;
稳的部分,首先考虑和自己位次相匹配的学校,其次可以按照喜欢程度来确定;
保的部分确保自己一定能上,尤其是第78/79/80个志愿项,一定要尽量低,除非你考虑去复读。
提醒:根据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将从您第一个志愿开始依次检索,一旦该志愿投档成功,后续志愿都作废,所以,把自己喜欢的,最想去的专业往!前!填!
退档
应对方法:
防止退档的方法有两个:
① 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每年高考生都会进行体检,体检后会发给学生一个反馈单,里面有写明体检结果对应不可或不适合报考类别,大家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就知道哪些专业不可/不适合报考了;
② 看招生章程。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要看清楚所填报高校招生章程、报考条件等要求(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学考等级、外语要求、性别等),比如医学类专业对色盲有所要求,在填报完志愿后务必对照学校招生简章的要求进行核对,以免被退档。
选择专业or选择高校?
对于家长和考生而言,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纠结最多的往往就是不知道该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大学。在这里,早知道根据两种不同的情况,给大家提供以下意见:
志愿填报6步走!
再回到文章开头家长问的这个问题。需不需要选择服从调剂?浙江省自新高考改革以来,对普通类平行录取的考生规则中,已经取消了服从调剂,采用平行录取,一档一投。就是说不会再出现需要填了志愿,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的现象了。只有在提前批录取中,采用传统志愿填报方式,存在专业服从调剂。
此外,在进行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大家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专业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性格
家长注意:不要单凭个人喜好决定孩子的未来,学习的主体是孩子,选择符合孩子特性的专业,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2.不能认为填志愿是家长的事,孩子只要参加高考就行
不论是参加高考,还是后续的志愿填报。孩子都是做最终决定的人,父母只是提供意见的人。
3.招生章程需仔细看
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招生政策的重要途径,往往一些被退档的考生,是因为不仔细查看招生章程中的细则。例如一些招生专业有身高要求、单科成绩要求、限外语语种要求等。
4.不能只专注于热门专业
历年的高考志愿填报,都存在一些盲目追捧热门专业的考生和家长。热门专业的确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但考生和家长需要考虑到,当你毕业时,该专业需求是否已经饱和?专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适合不适合自己?
5.填报志愿不能盲目参考去年录取数据
这一点往往是大部分考生和家长会犯的错误,当年的志愿填报按照去年的录取分数进行对照参考,对于近几年浙江省新高考模式来说,会发生滑档的风险。
活动通知:为帮助大家了解多元升学的途径和高考志愿填报的知识,浙江高考早知道将于2025年2月2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路28号君悦酒店B2宴会厅举办第六场“多元升学,人人成才”线下咨询会。内容包括省内三位一体,高水平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强基计划,高职提前,港澳大学,海外留学,国际本科,专升本,考研规划,考公考编等。具体参考:预告:浙江高中生多元升学线下咨询会(杭州)即将举办!
如有意向参与的家长请加我们方老师预约,微信号:jhz6187或手机1896757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