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踉跄学步的孩子
摔倒在地时
你是会立即惊呼
"怎么这么不小心"
还是会蹲下来
一边轻拍孩子裤腿
一边对他说:
"刚才小脚抬得真高
再试试看"
前者换来的结果可能是
孩子瘪着嘴迟迟不肯起身
而后者带来的影响一定会是
即使孩子挂着泪珠
也会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去
这便是积极暗示的力量
对孩子来说
语言就是一把
隐形的雕刻刀
会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
刻下或深或浅的纹路
就像三十年前
幼儿园的那张小板凳上
老师指着我的涂鸦说:
"这片叶子画得真生动"
从此我的书包里
总会揣着素描本
多年后我才明白
正是这句不经意的肯定
在我心里种下了发现美的眼睛
积极的暗示
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它不是简单的夸奖
而是一种深植于
孩子内心的信念
这个信念会让孩子
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对
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即使结果不如意
也会依然保持乐观和坚韧
亲爱的父母
请记住
教育从来不是
雕刻完美的大理石像
而是点燃内在的火焰
当我们用
"虽然...但是..."
替代"怎么总是"
用"暂时做不到"
取代"你就是不行"
那些带着体温的积极暗示
就会在孩子心里长成
支撑一生的精神骨骼
正如春天从不责备
嫩芽的弯曲
智慧的教育者会懂得
每个不完美的尝试里
都藏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 儿童成长资源推荐 -
插画|卷毛爸爸
编辑|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