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逆袭日本

科技   2024-12-24 18:17   广东  

作者:刘凡

编辑:林炯佳

对很多80、90后来说,学生时代大多听过“日本机器人全球领先”的故事。比如,日本服务机器人产业发达,可以服务照顾老年人;再比如,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中国工厂用的都是日本和德国的机器人等。

而日本的最强软实力——动画,也加深了外界对日本机器人的固有印象。《机动战士高达》《新世纪福音战士》《攻壳机动队》等一大批机器人动画风靡全球,让观众下意识地把“日本”与“机器人”紧密结合。

虽然动画里的机器人大多是虚构的,但机器人曾经确实是日本的招牌产业。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1980年日本生产的机器人出口量占全球的3%,1984年快速提升至20%,到2002年已占到48%,将近一半。2005年,全世界产业机器人数量约为77万台,而日本就占35万台,约为全球的45%。

在那个中国刚刚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年代,日本机器人带给国人的震撼,不亚于今天的光刻机和3nm芯片,都是渴望追寻的高端产业。

但与辉煌的过去相反,最近几年,“日本机器人”几乎消失在主流舆论中。事实上,在享受了近四十年的机器人红利后,日本机器人正被中美两国“弯道超车”。

前不久,“睁开眼看世界”的日本媒体“日经中文网”以《日本的弱小机器人和中美的强大机器人》为题,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日本机器人已经落后于中美的现实。

从领先全球数十年,到短短几年就被中美反超,日本机器人走过了一条充满隐喻的道路。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前者主要应用于生产线,后者则涵盖了专业服务、医疗助理以及家用设备等多个领域。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日本机器人的崛起都有着近乎同源的国家因素。

1961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了机器人Unimate,它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其在通用汽车公司新泽西州的一条组装线上安装运行。

Unimate的功能很简单:把高温铸件从压铸机上取下,再焊接到汽车车身上。第一代Unimate的售价高达3.5万美元,但只能完成一些简单工序的大件焊接。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

然而,当时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时薪只有2美元。在Unimate诞生的1960-70年代,二战后美国“婴儿潮”一代开始走向成年,制造业就业人数达到历史高峰。因此,美国工厂对工业机器人的采购意愿并不强烈。

与此同时,日本的情况却大不相同。1960-8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腾飞,整个60年代,日本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10.2%。1967、1968年,日本接连超过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等产业也从60年代快速崛起,以丰田、本田、索尼为代表的日本跨国公司,开始把汽车、电视、摩托车、收音机等销往全球。但也是从这时起,此后被全世界念叨了几十年,乃至写进各国经济、地理教科书的顽疾——老龄化,开始在日本身上显现。

1970年,日本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1994年进入深度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4%),2005年日本又迈入超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20%)。

一边是制造业快速发展,工厂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另一边老龄人口却在不断增长,劳动力日益减少。于是,天生带着服务人类、提高生产力的机器人,成了日本挽救国运的新寄托:工业机器人替代日益减少的劳动力,以及提高生产力;服务机器人面向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解决劳动力短缺的同时,还能挖掘“老年经济”。

1967 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机电法》,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给予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日本机器人产业正式起步。

1967年川崎重工从Unimation公司引进了机器人及技术,第二年便试制出第一台日本产Unimate机器人。从此,日本生产的电焊、物流、组装等工业机器人,随着“日本制造”,一起走向世界。川崎重工、安川、本田、丰田、精工爱普生等一大批日本企业就此开始掌握全球工业机器人主导权。到1980年,工业机器人便在日本普及开来,这一年也被称为日本“机器人元年”。

1980年,尝到甜头的日本政府发布了《产业机器人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在1990年使日本成为世界机器人技术领先国家的目标。

90年代后,中国接替日本,成为东亚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厂对高质量生产的需求,使得日本工业机器人快速流向中国市场。

根据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提供的数据,1992-1995三年间,我国共进口工业机器人共566台;而到了1996年,我国一年仅从日本进口的工业机器人就达到930台,耗资7.6亿元,每台均价约800万元——能在北京买20套100平的房子。

和机器人一起销往全球的,还有同一时期的日本动画。从70年代开始,《机动战士高达》《新世纪福音战士》《攻壳机动队》等一大批日本机器人动画风靡全球,尽管动画主角并非现实中的机器人,但它们的流行却在潜移默化中,让观众把“日本”与“机器人”紧密相连。

相比之下,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更加坎坷,其使用场景相较工业机器人更复杂,对感知和决策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长期以来商业化都弱于工业机器人,但日本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同样布局已久。

1986年,本田推出ASIMO(阿西莫)机器人,它是全球最早实现较为稳定和自然双足行走能力的机器人之一,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步态控制技术,能够实时预测动作、提前改变重心,从而实现平稳地行走、奔跑、上下楼梯等动作。此后诞生的人形机器,多多少少都能看到ASIMO的影子,或将其作为技术参考。

但也是在ASIMO身上,日本机器人产业展示了他们是如何走向衰弱的。

起初,本田开发ASIMO的考量是,在日本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下,希望ASIMO能实现量产,进入千家万户照顾老年人,或是成为一个酒店、餐厅的机器人服务员。考虑到其庞大的潜在市场,本田为这款机器人付出了极大耐心。

2006年、2011年,第二代、第三代ASIMO先后亮相,其技术实力也在二十多年里稳步提升。到第三代ASIMO时,其安装了多种传感器,能够获取外界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自主选择行动,无须人的操纵或干预,还能同时辨别多人的讲话。

第三代ASIMO手部功能通过将马达驱动的手指改为电动泵油压驱动实现,可灵活地完成手部作业,如拧开水壶盖、拿起纸杯倒水等,还能打手语等。

尽管当时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还主要停留在学术论文中,但第三代ASIMO已经具备许多与当下人工智能相似的功能,例如语音识别、视觉避障等,这些无不显示出日本机器人的技术实力。

ASIMO最初设计主要是服务家庭和政务场景,但它最终没能走进家庭,也没能服务政府,它出现最多的场所是讲台和演播厅。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日本,并和ASIMO踢球;2014年,ASIMO登上美国热门电视节目《与凯利和迈克尔一起生活》;2008、2009年,它还曾两次来到中国,让北京小学生也大开眼界。
但,ASIMO的命运也仅此而已了。
2011年,完成最后一次系统更新换代后,ASIMO研究项目再也没有公布任何重大更新进展。最终在2018年6月28日,本田宣布停止ASIMO的研发。这款在人形机器人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先驱,享年32岁。
事实上,ASIMO的死亡不只是日本或本田公司的问题。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知名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从1992年成立至今,三十多年间从未实现盈利,并先后被卖身给谷歌、软银和现代汽车。归根结底,人形机器人始终未能实现商业化是阻碍其长远发展的根本原因。
而在ASIMO入土四年后,人形机器人悄然走向了另一条岔路。2022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发布了Optimus(擎天柱)机器人。马斯克毫不掩饰对人形机器人的偏爱,并将其视作特斯拉未来的最大增长点——“我认为Optimus的长期价值将超过特斯拉其他所有产品的总和”。
随后两年,AI大模型席卷全球,人形机器人也在AI加持下,开始展现出远超以往的能力。在2024年12月10日马斯克最新公布的视频中,蒙上“眼睛”的Optimus也能正常行进。这意味着Optimus已经实现不依靠视觉传感器,而仅通过其自适应协调能力就能完成行走。

正如特斯拉引领了全球电动汽车浪潮,Optimus的出现,也让人形机器人迎来了春天。前不久,《时代周刊》汇集并筛选了200项“2024年最佳发明”。其中,人形机器人登上封面,并被称为2024年最伟大发明之一。

只是这一次,大国竞争的牌桌上,已然没有了日本,只剩中美。

美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拥有众多领先的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如特斯拉、波士顿动力、英伟达、Figure AI 等,这些企业在AI技术、机器人架构设计等方面处于世界前沿。

作为全球工业品类最齐全,制造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则在AI加持下,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这一轮人形机器人浪潮的最大特点是加入了强人工智能,而如今全球范围内,能与美国人工智能相抗衡的,除了中国,再无其他。这也是日本之所以缺席的根本所在——日本严重缺乏软件人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缺少建树。

据麦克罗波洛智库统计,2022 年中美培养的全球顶级AI研究人员比例分别为47%和18%,而日本甚至不在统计范围内。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显示,2020年,日本每年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博士毕业生460人,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而在人形机器人的硬件部分,如传感器、电机、减速器、压铸件等方面,中国供应链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可以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是推动人形机器人走向量产落地的核心支撑之一。

最近几年,中国诞生了许多知名机器人初创公司。例如,由“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成立仅一年多吸引了高瓴资本、经纬创投、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机构的投资,并且快速推出了成套产品。今年8月,国内知名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发布了售价仅9.9万元的宇树G1人形机器人,是全球最便宜的量产人形机器人之一,备受英伟达、斯坦福等美国知名公司和研究院校的青睐。

而日本,正如他们错过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现在也正在错过“AI+人形机器人”。

在最早发力,并长期保持盈利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日本虽还未完全落后,但同样迎来了最大对手——中国。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尤其是工业快速发展,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大增。与此同时,官方也渴望转型高端制造,逐渐意识到机器人对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2006年,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首次将机器人列入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机器人技术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将机械臂等机器人技术作为重要的细分攻坚领域,提出了智能制造的理念和目标,强调了机器人在制造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要突破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壮大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企业,推进机器人在工业、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示范等。

直到最近几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才开始真正崛起,而这与另外两个产业的突破密切相关——汽车和半导体。

事实上,当年川崎重工仿制的日本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最先就是应用在汽车制造领域。汽车生产过程复杂,包含冲压、焊接、涂装、装配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重复且高精度的操作,工业机器人能够稳定、高效地完成这些任务,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且适合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而半导体通常具有小型化、精密化的特点,如手机、电脑芯片等,对生产精度要求极高。只有工业机器人能够精确地完成电子元件的装配、焊接、检测等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也因此,日本机器人产业壮大与汽车、半导体行业的崛起有密切关系。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了1100万辆,超过了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国,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日本车企在全球大杀四方。

1985年,日本半导体产能全球占比达到45%,成为全球半导体第一大生产国。到1990年,全球前10大半导体公司中,日本公司占据了6家,NEC、东芝与日立分列前三甲,彼时的英特尔也只能屈居第四。

但中国的异军突起,让日本逐渐失守汽车和半导体阵地。

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达1379万辆,超过日本的793万辆,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而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浪潮,更是让汽车走出工厂,在产品层面与机器人紧密结合。2023年,马斯克就曾公开表示,“特斯拉汽车就是放在轮子上的机器人”。

如今,谁引领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还是中美。

中国半导体虽没能像新能源汽车那样在全球独领风骚,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自2016年以来,中国持续位居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第一。2023年,国内半导体销售额超过1500美元,占全球比例达29.48%,远超日本。虽然不少都来自进口,但庞大的市场需求依然让国内半导体产业迎来大发展。

据SEMI公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在芯片制造工具上的支出达到创纪录的25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约47%),超过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美国的支出总和。此外,预计中国大陆还将成为建设新芯片工厂(包括相关设备)的最大投资者,全年总支出将达到500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半导体奋起直追,于是,中国工业机器人把40年前的日本成功复制了一遍。

据市场研究机构MIR DATABANK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同比增速达21.1%,远高于整体市场增速。同时,2024年前三季度内资厂商市场份额提升至51.6%,较2023年同期增长4.5个百分点,从销量口径上首次实现对外资品牌的反超。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仍穷追不舍。2024年前三季度,日本企业虽依然占据全球T10前列,但其市场份额正在快速下降。例如,2024年Q1-Q3,发那科和安川的市场份额相比上年同期都减少了1.2个百分点,而同期中国企业埃斯顿和汇川的市场份额却分别增加了1%和2.4%。

据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公布的数据:2024年一季度,日本工业机器人新订单同比下降24%,连续六个季度下滑,产量也连续四个季度下降,降幅达25%,创下近10年来最大季度降幅。

与此同时,另一边中国机器人却在加速走出国门。根据中国海关、智研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首次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出口数量为105604台,进口数量为60723台。另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速达86.4%。

国内有句俗话:无论再大的数字,一旦人均都会小得可怜。但机器人例外。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中国在短短四年内将机器人密度翻倍,从2019年的每万名员工配有235台机器人增长到2023年的470台,位居世界第三。同期,德国和日本分别以每万名员工配有429台和419台机器人排名第四和第五。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毫无疑问的机器人大国。

机器人曾是日本的一张全球名片,它和相机、汽车等一起,让“日本制造”成为世界高质量工业品的代名词。

而在日本制造最辉煌的年代,“中国制造”却备受质疑,长期被打上“低廉”的刻板标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本机器人逐渐被遗忘背后,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变化。这一次,中国新能源汽车、AI、半导体、机器人,将努力成为新的让世人铭记的“中国智造”。

 参考资料:

《日本机器人:技术一路领先 市场独占一半》中国青年报2005

《从偃师人偶到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前世今生》经济观察报

《“洋”机器人在我国“水土不服”》南方日报

《日本半导体为何能一度超越美国?》脑极体

《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5%,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再创新高》MIR DATABANK



知多D
关于机器人的发展,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广东省机电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机电工程所所长曾国富先生,请他为我们解读本次年度观察年终十问中的“一个机器人能抵多少我?”这一问题。

都看到这里了,拜托点赞+“在看”

太评视野
引领科技潮流,探索科技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