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变成制造业公司了

科技   2024-12-31 18:00   广东  

作者:刘凡

编辑:林炯佳
2018年5月,小米正式递交港股IPO申请,小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在公开信中表示,“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在雷军看来,硬件只是获取用户的手段,互联网才是小米真正的盈利来源。
彼时,小米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三,全球第四,一年卖出了1.2亿台智能手机——没有一台由小米自己生产。
2024年11月26日,小米首座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动工,这已是小米的第四座工厂。自2019年以来,小米先后建成了亦庄工厂、昌平工厂,以及小米汽车工厂。
短短5年内,小米从“不生产一台手机”的互联网公司,变成了横跨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智能家电三大行业的制造业新秀。
小米的转变既是一家商业公司的逐利而行,也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国内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的变化。
目前,小米的四座工厂分属于三大行业: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智能家电,每一座工厂背后,都代表着小米商业路径的变化。
小米亦庄工厂于2019年底建成投产,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半标准足球场。该工厂的智能化程度较高,小米称之为“黑灯工厂”,其定位是“研发、生产小米最新、最高端的手机产品”,每分钟能自动生产60台手机,年产能100万台。2021年上市的小米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就全部在亦庄工厂生产。
亦庄智能工厂是小米第一座自建工厂,对曾经自诩“互联网公司”的小米来说,这座工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20年,小米推出小米10系列,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小米10是小米十周年的梦幻之作,也是小米第一次冲击高端市场的产品”。
自建工厂能更好地保证品控,但并不一定是进军高端市场的必要条件。1992年苹果关闭最后一座工厂后,其智能手机、个人电脑、TWS耳机等均由第三方代工,即便如此,苹果产品依然在这些行业稳坐高端市场。
但苹果对供应链有一套极其成功且特殊的管理模式,简单来说,苹果用丰厚的利润吸引优秀供应链加入,作为代价,供应链必须按照苹果的高要求管理生产线,并保证最终品控。
而因“性价比”闻名,但也困于“性价比”的小米,没有苹果堪比爱马仕的净利率,对供应链的把控自然也远不如苹果。于是,自建工厂成了小米冲击高端市场为数不多的选择。
2021年,小米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就全部产自亦庄工厂。作为一款售价过万的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不仅贵,更重要的是折叠铰链对生产和组装的要求极高,这也是亦庄工厂的直接意义。
昌平智能工厂是小米的第二座智能工厂,也叫小米智能工厂二期,今年7月,正式启用同样以智能手机产线为主,小米MIX Fold 4/Filp折叠屏手机、小米14海湾蓝,以及小米14Ultra工艺创新验证,都来自这个工厂。
昌平工厂占地面积5.83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相比亦庄一期工厂,昌平工厂产能提升了10倍,可年产1000万台智能手机。
第三座工厂是最为外界熟知的小米汽车工厂。2021年3月小米宣布造车,一年后,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超级汽车工厂一期工程开工,年规划产能15万辆。今年3月,工厂正式揭幕;4月3日,小米首款电动汽车小米SU7在该工厂举办首批交付仪式。
今年7月,与一期工厂仅相隔一条马路的小米汽车二期开始动工,该工厂年规划产能15万辆,预计2025年中正式投产。
小米自建汽车工厂的逻辑也很简单,一台智能手机的零部件数量在2000个左右,而一台电动汽车的零部件数量通常超过1万个,无论是保证汽车品控,还是效率使然,自建工厂都是如今汽车行业主流。
一个侧面例子是代工大厂富士康,自2021年宣布跨行代工汽车后,时至今日,富士康仍未拿到来自主流车企的代工订单。
因此,小米汽车想要实现“15-20年成为全球前五”的目标,自建工厂是必须走的一步。
另一方面,过去在手机行业犯的错也促使小米选择自建工厂。今年7月,雷军在其2024年度演讲上坦言,小米汽车想过代工模式,也考虑过收购,但最后,他从小米起初的轻模式创业中吸取经验,决定自建工厂,“绝不走捷径”。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是小米的第四座自建工厂,今年11月26日动工,这也是小米首座智能家电工厂,预计2026年开始大规模量产。
小米从2013年开始进入家电行业,起初以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智能家居产品为主;2018年小米发布智能空调,正式进入大家电行业。
家电工厂诞生的原因和智能手机工厂类似。最近几年,小米家电业务快速增长,产品定位也不断提高,对自有工厂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根据小米财报,今年三季度,小米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54.9%。其中,空调出货量超17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5%;冰箱产品出货量超81万台,同比增长超过20%;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48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50%。在2024年奥维罗盘线上市占率榜单中,小米四大家电市占率均有提升,均排在前五。
另一方面,最近几年家电智能化浪潮,也给了小米“弯道超车”的机会。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就曾公开批评大家电行业“固化太久,创新力严重不足”,他认为,家电行业在整个商业模式的效率上,还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因为家电业务的强势表现,也因为家电产品均出自代工,小米还引来了“老冤家”,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公开批评。在2024年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称,“小米说自己(空调)第一名,全靠别的厂家做产品,你的技术是什么?”
今年7月,雷军用一种商人的体面化解了老对手的攻击。他表示,“我们没有人,也没有在任何场合说我们米家空调第一。今年上半年我们排第四,我们和格力的差距还很远,所以意味着我们的进步空间还很大,我们要继续向格力学习”。说完这番话的4个月后,“全靠别的厂家做产品”的小米,开始动工自己的第一座家电工厂。
从成立公司的前9年不生产任何硬件,到最近5年,自建横跨三大行业的四座工厂小米完成了“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在自建工厂上的闭环。但这并非行业惯例。三星、OPPO、vivo等厂商进入智能市场前,就已有自己的工厂,而苹果、华为至今仍然以代工为主,小米之所以成为相对特殊的那个,也有自己的“苦衷”。
在没有工厂的那几年,小米把自己视作“互联网公司”有着充足理由。
根据小米财报,2018年,“智能手机”和“IoT及生活消费品”两大业务贡献了小米91%的营收,而“互联网业务”只占整体收入的9%,但却占据小米毛利润规模的近50%,对整体净利润的贡献占比也超过50%,是小米真正的利润引擎。
因此,从财务角度来说,小米确实做到了“用硬件获取用户,用互联网服务变现”的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雷军之所以把小米定义为“互联网公司”,也是为了乘上移动互联网最后的风口。
2010年后,随着智能手机和4G网络走向成熟,以App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迎来爆发,国内诞生了一大批知名互联网公司。但盛宴总会散场。
2018年,有12家中国互联网公司赴港/赴美上市,包括哔哩哔哩、拼多多、腾讯音乐等;第二年的201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家,其中3家为二次上市。
小米发家的智能手机市场也开始展现疲态。据Counterpoint数据,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5.66亿台的最高点,随后2018-2020年,连续三年下滑。
上市前,小米估值最高曾达到2000亿美元,但临近上市时已经被腰斩,低于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依然相当宽容,而硬件公司则很难享受这样的待遇。
一个不太严谨的例子是,同在港股上市,比小米晚两个月的美团点评,上市首日,市值便超过了小米。而当年美团营收仅为小米的1/3左右,前者经调整净亏损85亿元,后者净利润86亿元。因此,想要抬高自身估值的小米,便极力强调身上的互联网标签。
2018年6月,小米在香港举行IPO路演,针对投资人大幅调低小米估值,雷军颇为不满地表示,“我不关心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很多人问我到底是给小米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我要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
但资本市场没有为雷军的话买单。2018年7月9日港股上市第一天,小米股价跌破发行价,收盘市值3759亿港元(约合479亿美元),不到估值最高点的1/4。
而当上市关口过去,“互联网公司”的标签对小米来说便可有可无了。于是,小米便可大方审视起制造业的真正价值了。
过去,采用代工生产的轻资产模式,得以让小米快速、低成本地推出新产品,进入新行业。2013年进入智能家居市场后,短短三年内,小米先后推出了路由器、智能插座、智能手环、智能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电饭煲、空气净化器等数十款IoT(物联网)产品。
但对小米来说,代工模式的弊病也很明显,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新品都主打性价比,小米很难在每个品类上都做到对供应链的高度把控,尤其是在一些重技术的领域,例如无人机市场。
2017年,小米推出其首款无人机,该无人机由小米生态链企业飞米科技研发生产,发布之初还曾引发“直播炸机”的插曲,尽管小米对此进行了辟谣,但这款产品仅仅售卖了一代,后续便不再挂“小米”之名,此后小米也再未踏入无人机市场。时至今日,无人机市场依然被“卷王”大疆牢牢把持,而大疆同样拥有自己的自动化工厂。
因此,小米想要争夺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丰厚的市场,过去的轻资产模式已经很难适用。这也是小米在全力冲击高端手机市场前,选择自建工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2019年前后,国内5G技术全面商用,也给制造业带来了新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曾表示,5G﹢工业互联网是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将在生产制造环节,对原有的装备、产线、车间、工厂等带来革命性变革。“老对头”董明珠也表示,格力从2019年开始将5G应用落实到实践当中,她认为“5G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对制造业来说,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小米第一座工厂亦庄工厂一期便应用了大量5G网络、自动化产线、大数据、语音服务平台等新技术,官方称,效率比传统工厂提升60%以上。
在小米集团 2019 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小米CFO周受资也表示,小米之所以要建设工厂,是为了使小米的制造更加先进和智能化,“这对提高未来效率至关重要”。
到了2021年,雷军在其年演讲时,再次解释了自建工厂的意义:一是小米要做一个全自动化工厂;二是对小米来说,这本质上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实验室;三是帮助小米研发足够多的设备。
事实上,最近几年,国内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2018、2019年,阿里巴巴犀牛智造平台先后在余杭落地项目一期、二期;2020年9月,犀牛智造工厂在杭州余杭正式投产,这是一个定位于服务中小商家的智能化制造平台,可实现生产端到销售端、全链路的数字化。
2018年12月,京东植物工厂在北京通州落成,该工厂生产的蔬菜是京东生鲜自有品牌“京觅”的主打产品之一。
2023年9月,美团在深圳龙华区的无人机智能制造中心正式投产,其承担了美团自研无人机及配套智能模组等装备的研发验证、试制、量产及维修等工作,具备年产超万台智能装备的能力。
轻资产、高利润率的互联网公司是最近十年,国内最受青睐的科技行业,无论是投资人还是求职者,互联网公司都是最风光的选择之一。而重资产、重投入、收益慢,还不好“讲故事”的制造业,显然是不太性感的“辛苦钱”。
但当流量逐渐被瓜分殆尽,各行各业都开始“内卷”时,“辛苦钱”也成了各家必须挣得的,最后一个铜板。
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的工厂都并非其核心业务,一家工厂带来的收益远不如其动动手指就能收获百亿千亿的线上促销,但他们还是做了。
相比之下,小米横跨三大行业的四座工厂皆是其核心业务之一,工厂给小米带来的意义也更加明显。
2023年,小米互联网服务贡献的毛利润已经降低到小米整体毛利润的38%,相比6年前,少了10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12月24日港股收盘,小米和美团的市值分别为8219亿港元和9377亿港元,市值上美团依然高于小米,但在衡量股票价值的市盈率(TTM)上,小米却以38倍的市盈率超过了美团的26倍。
6年前“互联网小米”没做到的事,“制造业小米”却实现了。
小米从“互联网公司”到“制造业新秀”的转变,是时代浪潮变化下最生动的例子,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参考资料:
《探访小米“黑灯工厂”:全程自动化生产,九成装备自主研发》北京日报
《京东要建“植物工厂” 水培蔬菜是下一个蓝海?》中国农科新闻网
《美团物流无人机工厂在深圳投产》南方+
《阿里巴巴犀牛智造工厂杭州投产 为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中国新闻网

知多D
关于「中国智造」的话题,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广东省机电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机电工程所所长曾国富先生和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工业服务专委会会长李卫忠先生,请他们为我们解读本次年度观察年终十问中的“中国智造,普通人有什么机会?”这一问题。

都看到这里了,拜托点赞+“在看”

太评视野
引领科技潮流,探索科技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