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东馆书画“国宝展”重磅回归!今日起书画常设展厅正式开放

政务   2024-11-13 18:31   上海  


11月13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中尚未亮相的最后两部——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

点击观看视频


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是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经过全面升级、创新改陈后,书画两馆在内容、功能、空间上实现了全方位提升,不少国宝级书画珍品和多年未公开展出的名家代表作将重现眼前,迎来书画“国宝展”暌违20年后的重磅回归。


上博东馆书画常设展厅全面开放后,书法馆、绘画馆、海上书画馆及书画特型馆总展陈空间面积将达到4000平方米,首展全开总计将展出共315件(196套)作品,几乎集结了历代书法、绘画流派,个人风格的经典,画家的代表作,超70%为全新亮相,其中一级品总计137件(书法馆19件,绘画馆76件,特型馆22件,海上书画馆20件)。


6套轮换方案 

重量级展品倾囊而出

展厅共准备了6套书画方案以备轮换,将每半年更换一次展品,3年总计将展出1200件作品,首次亮相或久未露面的馆藏书画精品将陆续呈现,静待观众鉴赏。

首轮展品中,观众将看到多件上海博物馆“压箱底”的镇馆之宝。其中,书法馆汇集了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等历代书家名品名帖,展出原作及全部题跋。

东晋 王羲之 草书上虞帖卷

上海博物馆藏


唐 怀素 草书苦笋帖卷

上海博物馆藏


王献之《鸭头丸帖》

上海博物馆藏

绘画馆中,唐代孙位《高逸图卷》、五代徐熙《雪竹图轴》、五代董源《夏山图》、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轴》、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元代钱选《浮玉山居图卷》等珍罕名迹将悉数展出。


五代 董源《夏山图》

上海博物馆藏

↑可将手机横向 滑动查看↑



唐 孙位 高逸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可将手机横向 滑动查看↑



北宋 赵佶 柳鸦芦雁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可将手机横向 滑动查看↑




风格流派经典集结

稀世珍宝首次完整展出

首轮展出,书法馆将晋唐宋元国宝级作品汇聚一堂,绘画馆还将集结“元四家”中王蒙、倪瓒、吴镇三家代表作,包括王蒙《青卞隐居图轴》、倪瓒《六君子图轴》以及吴镇《渔父图卷》;“明四家”经典代表作如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文徵明《真赏斋图卷》、唐寅《春山伴侣图》等,以不同以往的组合方式尽数登场。

元 倪瓒 《六君子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展线中,还出现不少熟悉的“陌生”展品。东汉憙平石经《周易》残石,这件文物曾在人民广场馆展出,但仅仅展示了正面部分,在东馆的独立展柜中,观众可细观其正反两面的刻字艺术。


许多过去只能局部展出的长卷也将首次全卷打开、完整展出。比如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董其昌《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等长卷都将得以全卷展出;赵孟頫名品《行书手札册》十二册也将首次完整展出。



近现代书法、绘画版块首次呈现

通史更趋完整

书法馆在呈现古代经典的同时,还特别新增现代书法版块,以展示近现代书法家的传承与创新。首轮现代书法部分主要展出近十幅作品,均为首次露面,包括罗振玉、梁启超、弘一法师、黄宾虹、沈尹默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将阐释20世纪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使得上博书法通史更趋完整。 


绘画馆的展陈时间线相较于人民广场馆时期进一步延伸至现代,新增近现代绘画板块,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名作将悉数呈现,上博绘画通史展示也将由此更为完善。



“馆中馆”书画特型馆

首推王翚主题特展

在中国书画历史的长河中,诞生了许多体量非凡的煌煌巨制。绘画馆中,上博特地打造“馆中馆”——书画特型馆,为巨幅的书画提供特殊的展示场地,将一般陈列中因受展柜体量限制而无法展出的书画精品,以主题特展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长约二十五米、高约五米的超长展柜,无论是超级长卷还是巨幅立轴,在此都有全幅舒展的机会。


书画特型馆首轮将展出王翚的《小中现大图》册与《重江叠嶂图卷》,2套共22件作品。


清 王翚 重江叠嶂图卷 刘靖基捐赠

↑可将手机横向 滑动查看↑




沉浸式展陈设计 古代文化的创新表述

书画馆的展厅设计,与展出的作品相得益彰。由于展品众多,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坦言,“观众如果一幅作品看一分钟,也要看300多分钟。”展厅按书法馆、绘画馆、海上书画馆的顺序,设计了长达一公里的观展动线,当中以传统书画文化为本,汲取园林造景元素,设有种蕉厅、五合廊、六法亭、双清桥、与可道、石库门、海派书房、画禅室,组成“书画馆八景”,令观众身临其境,领略古代艺术的诗情画意,同时提供小憩身心的休闲空间。


艺术家陈丹青先生在观摩预展时表示,1982年,他刚到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中国书画和苏州园林明轩,人为之一振,居然布展可以有这样的方法陈列文物,让人在文化的景观中欣赏先人对自然的描摹。今天,在上博东馆看到同样运用这些理念塑造场景,再解读展览安放的文物精品,非常精彩。“六法亭”的运用把古人抽象的评析艺术概念化成具象流动的画面,又借创新与科技手段表述文化艺术,表现了海派文化的生机,让观众眼睛一亮。


除了引人入胜外,两馆序厅的景观设计还有其实际功能:遮挡住东馆建筑创新引入的自然光线,保护展厅内文物不受紫外线干扰,并能够根据之后策划的主题展转换内容。




隐藏“彩蛋”

在绘画展厅现代板块的尽头,是一片琉璃打造的“竹林”,叶影在空间中摇曳。这里被称为“与可道”,取自苏轼的表兄、擅长画竹的宋代画家文同的字“与可”。居中一株竹子下部有篆文倒书“此竹价重黄金百两”八字。


这个“彩蛋”对应的正是展厅入口处的《雪竹图》轴,画中一株竹子的下部就有这样的文字。而“与可道”也和中国园林布置相似,看似走到展厅尽头,实则“曲径通幽”,连接着展厅内“馆中馆”海上书画馆和书画特型馆。

南唐 徐熙 《雪竹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文物保护再升级

五件国宝级作品展足三个月

为保护古代书画文物在展陈环境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上博自主研发并建设了一套书画恒温恒湿系统。展厅采用全球顶级恒温恒湿技术,可以确保书画作品在六个月内完美保存,一些最为脆弱、需要考虑曝光度的展品也至少能够保证有三个月的展期。

其中,《苦笋帖》《上虞帖》《高逸图》《雪竹图》《望贤迎驾图》五件作品将展出三个月,请大家提前规划行程,错峰看展。轮换后的作品皆为唐宋元书画精品,敬请期待。













往期推荐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不断做厚“岸上游”,将邮轮流量化为经济增量


春节和劳动节各增1天!2025年放假安排来了


首次落子中国内地!机器人技术精英盛会ROSCon将在宝山区举办!





编辑:宋鸽

资料:上海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上海宝山
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主战略,书写好宝山“北转型”的新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