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家篆刻作品中,印文殘破的處理是一種常見的藝術手法,它能夠增加作品的古樸感和歷史滄桑感。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例子:
吳昌碩的《破荷亭》:這是一方三個字的朱文印,全印用字大小形狀各異,線條上以方直爲主。此印的最大特點就是對邊框的處理,印文緊貼左右邊框,甚至很多筆劃都與邊框重合,合二爲一。邊框被刻刀敲擊出殘破感,上薄下厚,不失穩重。
齊白石的《大匠之門》:這是一方白文印,印文四個字打破了平均分配的原則。“大”字四根垂筆粗細、姿態各不相同,其中一筆還明顯的用復刀處理以壯其勢。這四個筆劃很少的字,由於“匠”“門”兩字的幾處並筆,顯得顧盼有情,增強了全印的團聚感。在每個字當中的留紅處也多少不一,使得正方印古樸倉健。
趙之謙的《漢學居》:趙之謙是晚清著名的篆刻家,他的篆刻作品常常體現出古樸自然的風格,印文殘破的處理是他作品中的一個特點,通過這種手法,他的作品展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黃牧甫的《山農》:黃牧甫是晚清時期的篆刻家,他的篆刻作品以清新脫俗、自然古樸著稱。在《山農》這方印中,印文的殘破處理增加了作品的自然感和歷史感。
吳昌碩的《缶老》:這是吳昌碩六十九歲時的力作,印文雄健豪放,厚重靈動。此印邊款曰:“擬古封泥遺意”。實際上缶老把封泥那有寬、有窄,有整、有殘,有虛、有實的邊線處理方法靈活應用並與印文有機地融和,使整方印神韻蒼古、氣勢磅礴。
這些例子展示了篆刻藝術家們如何通過印文殘破的處理,賦予作品更深的藝術內涵和視覺衝擊力。這種手法不僅增加了作品的觀賞性,也是藝術家們對傳統篆刻藝術的創新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