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文心|关于人性的解读

文摘   文学   2024-11-08 06:00   上海  

编辑 /素语


人的欲望与得失之心


“因为想得到,所以怕失去;因为顾忌多,所以缩手脚。” 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对欲望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患得患失的心态。人们往往在渴望获得某些东西的同时,又过度担忧失去,这种心态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人的行为和决策。

“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最放得开,因为他无需担心失去;人在什么都有的时候,反而缩手缩脚,因为他要时刻守护既得。” 这反映了人在不同物质状态下的心态变化,一无所有时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反而能更自由地行动;而当拥有了一定的财富、地位等之后,就会因害怕失去而变得谨慎小心。

人的善恶两面性


“你拿所有人当菩萨,自己离菩萨就不远了;你当所有人是魔鬼,自己不知不觉也就入了魔道。”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心态和行为会受到自身观念的影响。如果以善良、美好的眼光看待他人,自己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向善良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总是以恶意揣测他人,自己也会逐渐变得丑恶。这体现了人性中善恶的转化与选择,提醒人们要保持善良的心态。


人的虚伪与真实


“口是心非的人越多,社会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 揭示了人性中存在的虚伪一面,有些人言行不一,这种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和不确定性。这也提醒人们要保持真诚,做到言行一致。


人的自我中心与攀比心理


“人们相互蔑视,又相互奉承,人们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 这句话虽然不是林清平直接说的,但类似的现象在他的一些表述中有所体现。人们往往既看不起他人,又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人性中的自我中心和攀比心态。


人的从众心理


“大家都愿意盲从,好像世界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 这一点虽不是林清平的原话,但与他对人性的一些观察相关。在社会中,很多人害怕与众不同,倾向于跟随大众的行为和观点,这种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中对安全感的追求和对独立思考的缺乏。


人的嫉妒心理


“乞丐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这生动地展现了人性中的嫉妒心理往往发生在与自己相近的人之间。人们对于与自己差距过大的人可能只是羡慕或敬畏,但对于身边比自己稍微好一些的人,却容易产生嫉妒之情。


附录——

林清平笔下的池州


1.“用水墨来状写池州,与以丝绸来写照苏杭、借天府而喻成都一样恰如其分。池州竟不如苏杭、成都有名,于国画的故乡中国,恐怕算得上一种遗憾。一幅旷古未闻、旷世未见的精品水墨,遗落在黄山脚下,沉睡在皖江水边,千百年来竟无人拾得,也无人收藏。”

2.“粗的一横是皖江,大有苏东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架势;细的四竖,则分别为由东至西排列的九华河、清溪河、秋浦河、以及尧渡河。九华山的佛性、李太白的诗歌加上尧垂范千古的德行,组成了这四条水墨线独一无二的力度,以及散仙般的空灵、仁厚与洒脱。这四竖的每一竖分别与那一横相交,在各自的交汇点上都绾结着一座城镇:中间靠东的一座为千年故府池州城,就是那苍劲有力着墨深重的一大点,中间靠西及东西两侧较小较淡的墨点,便是蜿蜒着古徽道的殷汇、乾隆宠幸过的梅龙和尧曾躬耕于此的尧渡三镇了。”

3.“从这四个墨点出发,沿着水墨线寻去,便是一片茫茫苍苍的大写意了:那禅意深深、灵气四溢的是莲花佛国九华山;那郁郁葱葱、群峰错落的是充满神秘的牯牛降;那云遮雾绕、茶香拂鼻的是神仙的居所仙寓山;那鹤鸣阵阵、鱼翔鸟飞的一汪沉碧是美丽的升金湖……”

4.“池州城里,‘十里烟村一色红’的,那是从唐朝一路开来的杏花,花香拂起的唐风,至今摇荡着杜牧的诗酒情怀。清溪河上那座桥无论重修过多少次,桥的魂魄依旧是唐朝的,桥头的酒旗也依然猎猎着古韵,你若用心去听,还能听见酿酒的黄姓老者与好酒诗人的谈话声…… 再看那两座婷婷而立的姊妹塔,一在百牙山上望远,一在皖江水边等候,远望什么,等候什么,是什么牵住了她们,这一对来自明朝的姐妹啊!还有齐山中包拯的足迹,岳飞的马蹄,意在告诉人们什么?”

5.“喜欢还是厌恶一个地方,就看气场是否相合。我喜欢池州,喜欢的实际上是这个地方的气场。它的生态气场,和我的山水情节相容;它的诗文化茶文化气场,契合了我内心的文化情怀;它的宗教气场,让我的心灵可以妥贴安放。在当下匆忙的社会节奏中,我们无法置身公共节奏之外,但得有个供自己偶尔休整的地方。”


【作者简介】林清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新派散文家

当代微文学代表性作家

著有作品集《一世安详》《清平智慧书》《禅思微箴言》系列等。

《人生没有草稿》《晨语》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开阔人生视野,提升生活品质

林清平智慧书
以手指月,月不在指;以文字立言,言不在文字。无非在于:用文字寻找灵魂相似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