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
徐舍镇翔圩村亚溪自然村里一片欢腾
91岁的周玲娣
终于迎回了失散65年的儿子
张录诗(儿时名:林永祥)
这份跨越漫长岁月的团聚
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喜悦与感动之中
1957年,物资匮乏,周玲娣一家穷困潦倒,每日为生计发愁。就在这样艰难的状况下,张录诗出生,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给家庭带来短暂喜悦,却也加重了生活负担。1960年,周玲娣和弟弟周咬齐忍痛决定将年幼的张录诗送养,期望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
离别那天的场景,周玲娣至今历历在目,“当时就让他坐在小板凳上,跟他说,心肝啊,妈妈去给你买糖吃啊,坐在这里不要动。”说完,她躲在门后,看着孩子。许久,孩子因妈妈未归哭了起来,尽管周玲娣心中万般不舍,可为了孩子的未来,她还是狠下心转身离开。回家后,悲伤的情绪笼罩着她。此后,即便家中又添了四妹和五弟,周玲娣对送养的张录诗的思念也从未停止,多次托人打听孩子的情况,然而对方冷淡的态度,让她对孩子的思念只能深埋心底。
当时,周玲娣和弟弟将张录诗送到上海朝阳一村的一户人家。后来,张录诗被分流到了河南三门峡市,并经中间人介绍,被现在的养父母领养。
养父母离世后,张录诗从中间人处得知,自己被抱养时,身上带着写有“劳字19号”的白布条,这成为他漫长寻亲路上唯一的明确线索。张录诗回忆起与中间人交流时的情景,中间人曾告诉他,“那时候送养的孩子里,你特别精神,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到你。我本想着让自家弟弟领养,可惜没能如愿。”这份独特的记忆,让张录诗更加珍视这条线索。或许是血脉里与生俱来的联系,张录诗从小便对越剧和甜食情有独钟,而且每次跨过长江,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便涌上心头,仿佛是来自家乡的无声召唤。
直到2003年,张录诗得知有温州寻亲团队到访三门峡市,虽然当他赶到寻亲团所在的宾馆时,他们已经离开,但这次经历正式点燃了他寻亲的决心。后来,他在网络浏览新闻时,在本地的河南省《大河报》上看到江苏模范人物吕顺芳组织寻亲活动的报道,便毅然踏上了前往宜兴的寻亲之路。他怀揣着希望,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6次寻亲大会,其中4次奔赴宜兴,可每一次都遗憾地与亲人擦肩而过。张录诗一直随身携带一本泛黄的绿皮寻亲日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次寻亲的经历、感受与点滴细节。
1月15日,张录诗终于回到了阔别65年的家乡。看到早已等候在家门口的母亲,积压在心中多年的情感瞬间爆发,激动地跪地大喊:“妈,我回来了!”周玲娣颤抖着抱住儿子,泣不成声。母子俩相拥而泣,多年的思念与牵挂在这一刻化作奔涌的泪水。走进家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象征团圆的甜汤。张录诗的兄弟姐妹纷纷围拢过来,大家有说有笑,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与牵挂。大哥林玉根将一粒象征甜蜜团圆的红枣喂到张录诗嘴里,千言万语尽在这一小小的举动之中。
这场跨越65载的寻亲之旅,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以团圆画上圆满句号。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喜事,更让每一个见证者深刻感受到了亲情的坚韧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