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阻碍改革落实的不良作风

政务   2024-11-11 10:30   甘肃  

“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责、敢于创新,在攻坚克难中长本领、出业绩。”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干字当头、众志成城,充分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越是恢弘的目标任务,越需要以优良作风作保障。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有的党员干部在推动改革中离党中央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致使改革举措“堵”在路上,造成改革红利“截”在途中,挫伤了干部群众改革积极性,这些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予以防止和纠正,真正做到改革深一层、作风进一步。

警惕嘴上讲政治

实则动机不纯只想个人“名”“利”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然而有的领导干部私心杂念作祟,妄图借改革之机为自己捞政绩、谋私利,干工作不为民生为晋升,不为实绩为发财,政绩观扭曲、权力观异化。
一方面要防止实际工作没干出什么成效,宣扬业绩却总能“拉长、吹大、垫高”。有的热衷于开大会,务虚不务实,宣布请某某制定改革计划,请某某落实,请某某检查,请某某督导,而没有深入研究、真抓实干,应付了事。有的热衷于发文件,认为文件出得越多,落实改革任务的态度就越坚决,“成绩不够、材料来凑”“能力不够、文字来凑”,让干事创业、改革发展在“文来文去”中虚耗“空转”。还有的热衷于喊口号,忙碌于造声势、应应景,生怕氛围不够足、流程不到位、“形式走得不够好”,却不管成效如何、解决什么问题。
一方面要防止只讲面子不讲里子,只顾眼前不管长远,为图一时之名不计后果。有的热衷“花架子”,将心思花在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上,大笔一挥看似颇具气势,仔细一看却是资源浪费,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如某落马领导干部为了早出政绩、快出显绩,未经调研论证便花费数亿元打造仿古驿站,最终长期荒废闲置。有的盲目“铺摊子”,为了贪图一时之功,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肆意举债融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还有的数据“掺水分”,面对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挑战,不去想对策、找办法,而是把心思花在了做数据统计的“文章”上,用“注水数字”出“虚假政绩”,不仅违背了政策制定的初衷,还掩盖了真实情况,容易误导决策断。
另一方面,要防止打着旗号乱上项目,意图从中捞取利益。有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己捞钱。如某落马干部违背新发展理念,滥用职权引进和支持企业从事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虚拟货币“挖矿”活动,造成大量能源消耗,产生恶劣影响,背后则是与不法私营企业主沆瀣一气、以权谋私。有的是借改革的由头,为自己牟利,如出台相关政策定向惠及特定关系人。

警惕嘴上顾大局

实则本位主义只从小单位利益出发

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败的关键之一就是能否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加强各项改革举措协调配合,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好局面。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在落实中央有关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囿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甚至出现不顾大局、向内部“利益集团”妥协的情况。
谋划政策精打“小算盘”。有的塞私货、搭便车,在制定改革配套政策或实施细则时多见“原则上如何”,有意为“原则下”留例外空间,借机为部门甚至小集团谋利。有的不惜损害全局利益,制定和执行自己的“土政策”,导致改革变形走样,把好经念歪。还有个别领导干部“脑袋”里只考虑自己部门的“一亩三分地”,明确“告诫”本部门干部在配合或参与其他部门主导的改革任务时,不要“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极力回避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执行举措玩挑肥拣瘦。有的对于一些领导重视、易见政绩的改革趋之若鹜,对于一些情况复杂、难以推进的“硬骨头”则避之不及。例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一些部门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中“含金量高”的项目还不够多,企业和群众感到还不够“解渴”。有的从自己的利害得失出发,对上级政策做有利于己的解读,致使政策的执行偏离正确轨道。还有的在党中央决策部署出台后,迟迟不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拖延、架空已出台的上级政策。
落实任务搞各自为政。有的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没有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如尽管“放管服”改革推进多年,但仍有少数企业反映安全生产、市场监管以及相关街道、园区等不同程度存在单独检查、重复检查的问题,属事、属地各自为战,让企业无所适从。有的部门缺乏信息共享的共识,全局观念淡漠。如某地在推行数字监督体系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各单位各部门行权数据收集,有的以上级有要求为名不愿提供数据,实则是害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其行业领域的突出问题。还有的部门各扫门前雪,为了自己的业绩而抢占资源或者互相掣肘,最终伤害整体的运行效率。

警惕嘴上为群众

实则野蛮乱干罔顾百姓利益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党员干部在深入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的过程中瞎折腾、拍脑袋、歇歇脚,做出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没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为了改而改,无的放矢“一场空”是一种典型表现。有的改革措施与发展目标错位,与解决矛盾问题脱节,甚至把改革本身当目的,看似想了不少招,使了很大劲,结果空耗资源、无功劳碌,甚至跟群众需求南辕北辙、靠不上边。有的存在“泛改革化”的倾向,问题导向不明确,不能始终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而是把一般性、事务性工作调整等同于改革,看作是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举措大动作,乱贴标签、拼凑数目,没有真正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
政策不符合群众需求,生搬硬套“一刀切”也是一种典型表现。有的拍脑袋盲目蛮干,没有到基层一线、群众家中、田间地头调研问计,坐在办公室里想一出是一出,仅凭主观臆想就强行拍板推进。有的急于求成搞突击,无视“五个指头有长短”的现实,层层提速,导致上级原本的“五年计划”到地方变成了“三年规划”,令人苦不堪言。有的忽视实际一般粗,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不顾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倾听群众意见,一味将上级精神照搬照抄,搞机械“对标”,导致政策“水土不服”。如西部某落马干部提出打造刺梨产业100万亩,为追求规模效应,不顾海拔、地质、环境差异,要求集中连片种植,这种“一刀切”式推进,致使不少苗木长势差、挂果率低,甚至有的多年颗粒无收,影响老百姓致富。
还有一种是没达到群众预期,虎头蛇尾“一阵风”。有的落实改革任务开始劲头十足,不到两个回合就偃旗息鼓,搞成“半拉子工程”,让群众不满意。有的得了“冷热病”,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将改革做成“夹生饭”。有的忽视改革“最后一公里”,导致工作前功尽弃。还有的领导干部“新官不理旧账”,对前任班子谋划并正在有序实施的改革举措采取等一等、放一放、看一看的态度,导致一些原本需要接续推进的改革事项“熄火”“停工”,成为“烂尾”工程,寒了群众的心。

警惕嘴上坚决干

实则行动少落实差消极应付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习惯于“耍嘴炮”,把“说了等于做了”“做了等于做成了”“做完了等于做好了”,“众声喧哗”却“踯躅不前”,致使改革举措“只到膝盖不落脚”。
一些干部作风懒散,对改革任务能不干就不干。有的“戳一下动一下”,该办的事慢慢办,难办的事决不办,合办的事等着办。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落实到位喊得响,暗地里应付了事混过关。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一些地方没摆正“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企图靠打马虎眼应付生态环保督察,南方某地干部在面对督查时甚至出现“指豚为鱼”的咄咄怪事,令人啼笑皆非。
一些干部怕担风险、得罪人,对改革难题能躲就躲。有的怕改革引发社会矛盾、影响自己仕途,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自保心态随波逐流,把矛盾问题往后拖。如个别地方推进国企改革时多有顾虑,认为只能等中央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出台后,也抱着按兵不动的观望态度,致使当地国企改革进展缓慢。有的只顾“爱惜羽毛”,以“谁也不得罪”为原则,不愿、不敢处理复杂棘手矛盾,在改革中遇到问题要么绕着走,要么“打太极”“踢皮球”,甚至甩锅给下级,潇洒只能是自己的,麻烦永远是别人的。还有的因循守旧,缺乏“敢领风气之先”的创新意识,习惯于别人先改,自己后改、甚至不改,不愿意承担制度创新的风险和试错成本。
还有一些干部本领弱、办法少,对改革目标茫然无措,“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有的疏于学习、懒于思考,对改革的政策理论、新质生产力等新知识不掌握,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摸索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自以为经验丰富,凭借自身“老本”瞎指挥,听不进不同声音,不接受他人意见,导致改革措施生硬,执行落实费劲,工作质效不高。还有的安于现状,习惯于往日悠哉乐哉的生活,危机意识不足,应变能力不够,手足无措不会改,推一步动一步。

着力打通各类梗阻保障改革再深入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往往就越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同错误思潮与不良风气作斗争,把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出来,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冲破思想僵化牢笼,跳出条条框框限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守正创新,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一靠学,从改革前辈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学习他们敢为人先的精神,培树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二靠带,选派发达地区干部到中西部地区交流任职,以工作理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上的突破和创新带动欠发达地区拓宽视野、更新观念;选派落后地区干部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交流“取经”,从中熏陶出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三靠闯,把束缚改革的条条框框思维一个一个找出来,一条条打破,一关关闯过去,从具体问题入手,什么思想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思想疙瘩紧迫就抓紧解开什么疙瘩。

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有没有自我革命的气魄,敢不敢向积存已久的顽瘴痼疾开刀,不仅考验着共产党人的勇气、胆识、担当,更关系改革事业的成败。突破地方利益固化,通过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打破各地自我小循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使各地区从“各自为政、各自发展”走向“双向奔赴、融合发展”。突破部门利益固化,探索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打破部门壁垒,消除信息“死角”“孤岛”。突破圈子利益固化,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体系,真正将业绩贡献、工作能力、道德品质等实绩因素作为考量重点,保证人人能够在一个透明阳光的社会环境里施展才华,坚决杜绝“萝卜招聘”“火箭提拔”等不公正现象。

打破自以为是“傲慢”,做人民群众的学生。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坚持眼睛向下,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坚持脚步向下,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就到基层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以程门立雪的恭敬、凿壁偷光的韧劲,虚心问道、认真求学,从而闻实言、察实情。坚持政策向下,用百姓眼光去评价一个改革举措他们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从而精准对接基层所需、民生所盼。

敲破难啃的硬骨头,永葆敢闯敢试姿态。改革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改革只成功不失败,因此,我们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要真容错,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精准划定容错免责界限,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为公与谋私区分开来,依纪依法容错减责免责,让干部放心闯,如果常常看到担当作为的干部备受委屈,那么谁还敢担当作为、主动创新。要真扛责,党员干部干得越多,涉及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就越多,越容易遭遇来自各方的阻力和非议,党组织和党员领导要把该担的责任担当起来,帮助被误解、受委屈党员干部,主动为他们说话,做实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他们怀着积极的心态磨砺自己。要真减负,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顽疾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使他们每天疲于应付,无暇改革创新,要让精文减会规定硬起来,把检查考核数量压下去,使数字应用效能提上去,确保广大干部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抓改革、促发展。

改革扬帆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改革是闯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是万众一心拼出来的。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干字当头、众志成城。只要我们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气和毅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改革推向前进,就一定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制作:周   佳
         编校:李婷婷
         审核:黄学海
 
         投稿邮箱:jygjjjcxx@163.com


清廉雄关
中共嘉峪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