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山野竹林间,冷冽的山水从一处崖壁上飞泻而下,景色宜人。林下是纵横交错的竹林小道,周围布置着露营、咖啡、溯溪、蹦迪、酒吧等多种业态。
这一场景出现在山川乡大里村的云下飞瀑景区(瀑布咖啡)。
2023年,大里村因地制宜整合村域内丰富的山水资源,吸引工商资本“上山入林”,利用村里的120多亩毛竹林打造了该景区。运营一年半来,景区引来游客超过20万人次,营业额超千万,给村里带来了超过50万元的分红,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分红收入。一片小竹林,蕴藏着大财富。
大里村是如何利用山林资源实现增收致富的呢?答案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据了解,2007年以来,安吉便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导村庄组建股份制林业合作社,通过竹林碳汇改革、适度规模化经营等,推动毛竹林经营降本增收,推进乡村实现共同富裕。
大里村抓住竹林碳汇改革这一机遇,大力实践。2022年12月,村里成立了大里毛竹专业合作社,从村民手中流转7100多亩毛竹林,让零散的毛竹林经营权得到统一,让分散的毛竹林形成规模,并通过招商引资、青年入乡等方式,引入林下经济项目和各类文旅休闲业态,带动村庄发展。
走进云下湖畔,20亩竹林依山傍水,湖上浆板、露营星夜、艺术咖啡等多种业态成为游客打卡好去处。
2023年6月,云下湖畔主理人杨晓东和村里协商之后,以每年按比分红给合作社的方式,将这块地的经营权流转到手中,并开发休闲旅游业态。让这片小竹林也成了合作社增收致富的重要点位。运营至今,云下湖畔已经给村里提供了超过20万元的分红。
“以前毛竹林都是村民自主经营,毛竹林面积很小,要靠毛竹赚钱,还是卖原料为主。现在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能够更好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和多功能开发利用,毛竹林的价值也增加了。”大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应忠东表示。
“资源从林农手中来,效益回到林农手中去”。两年来,除了引入云下飞瀑景区(瀑布咖啡)、云下湖畔项目外,大里村还引入了林下种植黄精、大球盖菇等林下经济项目,以及IN竹野躺平基地等各具特色的文旅点位。其中,光是瀑布咖啡、云下湖畔和IN竹野躺平基地三个项目,就为村庄带来了超过100万元的分红,真正实现带动村庄村民致富增收的目标。
坚持遵循“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改革方向不断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并利用“两入股三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由村级股份制合作社对林地进行收储,实现“小山”变“大山”,再将资源集中推向市场,让林权进一步增值,这也是安吉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
近年来,安吉已经在全县推进各村建设专业合作社185家,其中股份制119家,收储毛竹林84.3万亩,引进了一大批竹加工企业、康养基地、生态科普基地以及休闲旅游业态等,2023年全县竹产业三产产值达180亿元。
安吉县林业局改革与产业发展科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争取省里的林改试点,为推进森林资源转化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进一步实现林权的价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