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盐生态警务护佑候鸟迁飞

文化   2025-01-19 10:01   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海盐县地处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迁徙季有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或安家繁衍或短暂停留。

近年来,该县依托良好的绿色生态优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以“林长+警长”相结合,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优化,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以来,海盐县深化县、乡、村“林长+警长+护林员”三级联动管护机制,共设立林长30人、总警长1人,配备护林员18名,划定责任网格13个,并在2024年创新设立生态义警,建立“林长+生态警长+志愿者+公益组织”联动机制,形成林业领域群防群治多元共治共同体。层层衔接、环环紧扣,全方位落实管理制度,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森林资源保护组织体系,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实现管护无盲区。

当地护林员组成的护鸟队伍坚持日常巡山、巡湖工作,穿梭在绿水青山,让候鸟守护防线更加坚实。队伍成立以来,累计巡林2160余次,巡护面积超10万亩。在候鸟迁徙季,他们还会密切关注候鸟的状态,一旦发现受伤的鸟类,立即进行救治上报。

数字赋能鸟类保护。为了更好地守护珍贵的生态资源,海盐县2024年在浙江省率先建立了首个以候鸟保护为主责的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汇聚了自然资源、公安、综合执法等9个部门的力量,形成了“专业+机制+大数据”管理运行模式,对候鸟迁徙带进行全方位保护。

该工作站采用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候鸟迁徙路径和停留区域。同时,无人机全面巡视景区,实时反馈山林画面,清晰显示出山林每个角落的情况。2024年以来,工作站已打击了2起非法狩猎案件,累计救助保护鸟类40余只。

随着“数字赋能+人工联动”的生态保护网不断织密,海盐的候鸟种类也不断丰富,每年冬天有15万余只候鸟停歇。目前,已观测并记录鸟类344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和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6种。




编辑 || 陈博文
责任编辑 || 周紫嫣
【文字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赵希元、马子腾

 关注【美丽浙江】,查看上周热门阅读


  1. 1.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2. 2.廉毅敏在全省关注森林活动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推动城乡绿化美化提质扩面 擦亮“重要窗口”生态底色

  3. 3.浙江省林业局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公布浙江省一二三级古道名录的公告

  4. 4.首届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林木种业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宁波举行

  5. 5.浙江龙泉公益林绿了青山富了百姓



投稿邮箱:zjlymlzj@163.com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美丽浙江 浙江林业
《浙江林业》杂志官方平台。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美丽浙江。 观风物,听趣闻,食于野,美在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