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淳安县是林业资源大县,林地面积、公益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都位列浙江首位。日前召开的淳安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深入推进国储林“富林工程”。对此,淳安县生态集团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保护目标,积极探索走出国储林项目建设的创新之路,构建起“富林工程”一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深冬时节,走进位于淳安县林业总场燕山分场浪苑口区块的国储林项目示范区,入目便是杉树林下一排排药材种植钢架。不远处,管理用房、运输轨道、林道和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已近尾声,工人们迎着寒风忙碌其中,仔细为树木除草、加固。而在林下菌菇区域,为了抵御寒冬,工人们提前为大球盖菇和羊肚菌搭建起白色的保温棚,为其生长保驾护航,确保来年能有不错的收获。
“这里主要包括营造林工程、林业标准地支撑体系项目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三部分。”淳安县林业总场有限公司燕山分场管理人员徐伟介绍,通过在林下种植黄精、白芨、三叶青等珍贵药材,以及浙江楠、高山杜鹃等珍贵树种,为淳安县林下经济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经过前期建设,目前示范区已完成林下珍贵药材种植480亩,林下珍贵树种补植109亩,林下菌菇10亩,建成生态游步道2.2公里、管理房2幢、喷滴灌1.7万米、消防水池5座。完成整体形象工程的90%左右,预计于2025年4月全部完工。
在建设过程中,为实现从“一片林”到“一条链”的转变,县生态集团还结合林场资源禀赋,加快共富合伙人试点,招引专业企业入住,进一步补齐二产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短板。
其中,千岛湖古梅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燕山分场浪苑口区块引进的运营公司,通过种植27亩湖上梅林,沿途设立网红梅林打卡点,及推出梅林茶会、中草药养生餐、美颜药浴、商拍等活动,打造体验感极强的沉浸式梅林疗愈场所,进一步挖掘国储林潜在效益。
国储林项目既为国“储材”,也为民“生财”。近年来,淳安县生态集团充分挖掘林业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创新谋划,一体化推进林下经济多样化种植。聚焦农林产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打造林业全产业链,形成以农林产品以及森林康养产业为核心的示范园,切实将优势资源转换为富民产业,开启“两山”转化新通道。
“2025年,我们将完成国储林营造林项目11万亩,一产项目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人以上,发放务工费3000万元,每年支付林地流转费1718万元。”淳安县两山生态资源经营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亚腾告诉记者,同时,还将完成林下中药材种植0.5万亩,完成林下经济共富合伙人试点4家以上,对6个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进行综合验收,并力争完成2家以上招引企业入驻。
随着各项举措扎实落地,“以山富民”的共富新篇章正在持续更新。淳安县生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夏俊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全会精神,锚定‘缩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全链条拓宽产业发展路径。在稳妥推进一产营造林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国储林项目联农带农体制机制新模式,让更多老百姓拿薪金、挣租金。此外,还将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驻产业园区,补齐二产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短板,真正实现国储林项目富林、富产、富民的目标。”
编辑 || 施政奕
责任编辑 || 周紫嫣
【文字来源:今日千岛湖 记者:陆吟 见习记者:方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