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这座海南省的璀璨明珠,以“海天凭尺素,云树入诗笺”的诗意画卷迎接了我们“碳路者”小队的研学之旅。这里,不仅是旅程的起点,亦是终点,展现出了与屯昌、万宁不同的繁华风貌,不仅拥有更加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也承载着计量并监测全省碳汇,推进海南省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重任。
初抵海口,心中怀揣着对双碳目标的思考匆匆前往屯昌,直至旅程尾声,重返这里,方才深刻体会到其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的魅力——钢筋混凝土与棕榈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交织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烈日当空,我们踏入海南大学,与海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孙轶斐老师、副院长葛成军、副院长廖建军、副院长万心怡等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校环境科学系系主任邱宇平老师将同济大学的辉煌历史与创新成果娓娓道来;双碳班张玛雅同学简洁明了地介绍了环境科学与会计双学位项目的内涵与此次暑期实践的概况;班主任郭茹老师详细阐述了我校碳中和研究院的相关情况,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应对科技创新、碳中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凸显了对双碳议题的重视与担当;带队老师李少林则总结了此行的收获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交流结束,同学们在海南大学同学的引领下,品尝了学校食堂的美食,交流了学习与生活的点滴。离别之际,热情的研一学长赠送了椰子水,就如同海南的友谊,甘甜而难忘,热情而美好。
步履不停,师生们来到本次研学的最后一站——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不仅走进了红树林的生态世界,更是在这里深刻感受到了双碳理念的教育与实践。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展品和互动体验,为我们揭开了红树林神秘的面纱——红树林凭借其独特的繁育机制与强大的抗盐碱能力,成为保卫海南海滩的树林卫士,有效地起到了净化周边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化等作用。这让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生物固碳与蓝碳方面的知识,以及这一特殊生态系统的诸多特性。
在博物馆的露天观景台上,我们远眺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我们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和丰富的负氧离子让我们心旷神怡,心中更是涌起了深深的感慨和敬意。红树林不仅稳固了堤岸,防止水土流失,更在潮起潮落中,默默地吸收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里的每一株红树,都是一名无声的碳捕捉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碳储存于树干、根系和土壤中,为地球减负,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当日下午,李少林老师组织我们品尝椰子,暴雨突袭,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台风过境后天气的变幻莫测,也更加意识到气候变化对双碳目标的影响。暴雨倾盆,积水流淌,老师同学们三五围坐在棚下,雨中的椰子,别有一番风味,为此次实践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在飞机的轰鸣声中,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憧憬离开了海南,心中也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苏词有云:“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屯昌的乡镇与椰林,万宁的海风与植物园,海口的高楼与红树林。海南,不仅以其现代化的面貌引领着岛屿的未来,更在双碳战略的征途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每一座城市,每一片森林,每一汪海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诉说着碳汇与减排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不仅见证了双碳理念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融合,更感受到了它对于构建和谐共生未来的深远意义。
我们的研学之旅圆满结束,但双碳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绿色转型是全球经济的必由之路。”未来已来,双碳目标的实现,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深刻体会到,双碳之路,是一条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之路,是一条连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桥梁。“碳路者”小队,虽只是这双碳宏伟画卷中的一笔,但我们的每一步都坚定地走在双碳的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坚定的信念推进双碳目标,以创新的科技支撑双碳路径,以全球的视野拓展双碳合作,以不懈的努力铸就双碳梦想。双碳之路,我们将一直前行!
海南深处探绿意,生态实习绘青春
环会班中聚智慧,双碳战略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