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隐藏着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理坑村。这个村落不仅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更以其深厚的理学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
▲理坑村鸟瞰(图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理坑村(图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理坑村布局(图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主要建筑
司马第
司马第祠堂。原为清顺治年间兵部主事余维枢府第,约在1660年左右建造。建造分为两部分,主体部分为三进深,另外一部分为书房、花园及后院厕所等服务设施。大门朝北,石库门,水磨青砖门面,旁有砖柱,单檐鸱尾。檐下灵芝砖拱四个,斗下砖刻“富贵祀字”和“钩手祀字”的花坊。旁有卷云花坊,中间刻“司马第”三字。三间的砖门头稍稍多点雕饰,檐下有四个灵芝大斗。枋头作云卷,脊端有鳌鱼。大门位于府第的左前角,进门就是厢房。主体部分前进正厅三间两厢,半浅天井,全堂方柱、素础。上堂横梁三根,两端雕刻月牙,雀替深雕灵芝纹。梁、枋、格扇深雕的图案花纹,工艺精湛。对应天井的地面有沟渠样的排水处理。二楼花梁为深雕的图案花纹,雕刻精美。后进围绕一堵马头墙,形成两天井。
▲司马第(图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天官上卿”府第
“天官上卿第”现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是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为接待女婿建造的客馆,位于一个三叉路口。大门朝北,砖磨门头,两侧有窄窄的八字墙,形成牌楼式石库门。该府第平面是一幅棱角分明的不规整的几何图案,临街两面为斜线,通过内部的墙体分割处理,巧妙地使主体建筑仍然四方平整以符合建筑规范。余懋衡将房子设计成这样,据说是体现他外圆内方、刚正不阿的人生信念,也代表了他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上堂金砖铺地,两厢不作装修而全部敞开,但都吸壁樘板,形成很整洁的多用途空间与前堂连成一片。天井没有前墙的披檐,显得通畅。
▲“天官上卿第”府第(图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友松祠
为明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奉旨敕建的家宅,正式名称为“驾睦堂”。余自怡去世后改为祠堂,因此又名友松祠。官厅坐西朝东,有入口小院、正厅、余屋三部分。宅内分两路,一路为五开间正厅,另一路为三开间余屋。正门为青砖五凤楼,贴“富贵婿字”砖。中央上下枋雕“双龙戏珠”,枋间有竖匾“圣旨”两字,檐下有斗拱。门楼内向有一木披檐,上盖青瓦,檐下有四组木质斗拱。正厅内全用方柱,内部两层,为四水归堂形制。檐下有斗拱,轩廊木质卷棚,中间砖铺地。全堂木柱50根,用材为红豆杉,防驻。四个刻花础,其余为素面石础。余屋亦为两层,四披水,用斗拱。这座房子的规模和规格在当地极为少见,它的制式、雕刻题材、斗拱和“圣旨”字样,说明“奉旨敕建”之说是真实的。
▲友松祠(图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福寿堂
光绪七年(1881年)余道生所建。因其曾任五品官员,为读书人家,承程朱理学,故在宅门上刻了“理学渊源”门匾。该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结构,硬山式,大门朝西,石门坊,砖雕门罩。正厅面阔10米,进深15米,面积150平方米,木结构为穿斗式。外墙上为五凤门楼,内有四水归堂。建筑高三层,堂前朝东,东部用作厨房,两侧为厢房,月梁花窗雕刻精美,天井空间明亮,书香门第气息浓郁。
在艺术上,该宅立面高低错落,富有跌宕起伏的层次感,与五凤门楼和窗户构成十分美观的景致。内部木构架上采用了撑拱构件并雕刻精美,图案有“八仙”“渭水河”“百忍图”“福禄寿三星”“花果”等。二层的天井空间明亮宜人,雕花窗扇工艺精致,雀替、斜拱均为花篮、人物雕饰,充满书香门第的雅致气息。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寿堂(图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仅用于学习交流)
理坑村的建筑特色与历史渊源,是相互依存、互为辉映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古村落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学者、游人前来探访、研究。他通过传统建筑格局和风貌展现徽派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魅力,以生活居住为主要职能,人文旅游+风水文化+理学思想+写生基地等为一体的传统村落旅游产业。未来,理坑村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