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的时候,每个人都揣着各种严格的“择偶标准”。
可有的时候你遇到一个人,他或她一点都不符合你的“择偶标准”,甚至截然相反,可你就是莫名其妙无限上头,非ta不可。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生理性喜欢”了吧。
比起通过各种指标审核而匹配而来的“门当户对”,“生理性喜欢”真的可以碾压一切“择偶标准”。
比起常规的人与人之间的“有好感”,如果能得到异性的“生理性喜欢”,那可太有优势了。
那么,如何知道异性对你是“生理性喜欢”呢?
可以试试从以下几点去判断。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的人觉得你脏脏臭臭的,可有的人却觉得你香香软软的。
因为对你有“生理性喜欢”的人,就是能够闻到别人在你身上闻不到的信息素。
一些研究表明,人类可能通过信息素来传递一些非言语的信息,这些信息素可以影响情绪和行为。虽然人类信息素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但它们可能在潜意识中影响我们对伴侣的选择。
如果有人特别喜欢闻你身上的味道,那么还很有可能是MHC基因的作用。
科学家认为,人们倾向于选择MHC基因与自己不同的伴侣,这可能有助于后代拥有更强大的免疫系统。
MHC基因的不同可能导致体味的差异,因此,对伴侣体味的偏好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基因选择机制。
当然咯,从心理学的角度也是讲得通的:闻伴侣的味道可以增加亲密感和安全感。这种熟悉的味道可以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有助于建立信任和依赖。
并且,在人类的情感认知系统中,气味与记忆是紧密相关的,闻伴侣的味道可能会唤起过往共度的美好时光的相关回忆,增加情感联系。
异性之间所谓的“生理性喜欢”,具体不一定表现为强烈性吸引,也可能表现为强烈的肌肤接触的欲望。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人性格“高冷”,不喜欢与人发生肢体接触,甚至有比较严重的“洁癖”,可这样的人对自己上头的人,却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ta会特别渴望与另一半“肌肤相亲”,特别喜欢“撸对象”(想象一下有些人喜欢撸猫撸狗,情景跟那个差不多)。
他们喜欢亲对方,喜欢rua对方的头发,喜欢摩擦对方的皮肤,喜欢24小时找机会贴贴……俗称“特别粘人”。
多么神奇啊,在喜欢的人面前,他们甚至连洁癖都消失了。
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你,对你特别“上头”,ta可能会下意识地模仿你的言行举止,最明显的是ta会开始套用你的用词习惯和口头禅。
情侣之间模仿彼此的言行举止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现象,它源于人类天生的模仿倾向和社会学习机制。
这种行为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亲密关系,通过模仿,伴侣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情绪和需求,从而增强共鸣和同理心。
同时,模仿也是适应和妥协的过程,有助于减少冲突和促进和谐共处。
模仿对方的行为还能增加情侣间的幽默感和乐趣,使关系更加稳固和愉快。
模仿行为是情侣间情感交流和相互认同的重要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发现,感情很好的两个人之间总是在方方面面“越来越像”。
俗话说的好,嘴上说着不合适,身体却很诚实。
因为身体的欲望更接近于人类的本能,异性相吸不以各种鸡汤道理为转移。
嘴上说着“封心锁爱,远离异性”,可一碰到生理性喜欢的异性,马上又成了“真香”。
甚至很多时候,连“真香”都算不上了,明知道是虐恋一场,却还是飞蛾扑火,超绝恋爱脑。
哪有什么人间清醒啊,不过是还没遇到那个让你上头的另一半罢了。
朋友恋爱脑上头的时候,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疾呼“这个人没救了”。
自己恋爱脑上头的时候,冒着星星眼淡淡解释道:我相信我的直觉。
有“分享欲”不奇怪,要看分享的是些什么内容。
同事之间,互相分享对老板和对资本的吐槽。
朋友之间,互相分享对婚育和育儿的苦辣酸甜。
人人都有分享欲,可是,唯独对于那个你极其“上头”的异性,你才会乐此不疲地分享那些看似极其“低幼”的内容。
比如各种情侣秀恩爱卡通动画,各种低脂抽象段子,各种恶作剧内容…
人在恋爱脑上头的时候,就是会自动退行到孩子的状态。他们对于彼此的“分享欲”,分享的都是些看似“低幼”的孩子式的内容。
…… ……
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作为伴侣共度一生,这是最最重要的人生选择。
如果两个人之间有天然的生理性喜欢,那其实是感情最好的起点和基石。
只是凡事有利有弊,上头快往往也意味着下头快。
“生理性喜欢”很难得,遇到了就要好好珍惜,看能不能顺利发展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理智,避免因为一时的上头而做出不利于人生长线幸福的决策。
一言以蔽之,遇到“上头”的人,不妨勇敢一点,多主动,多尝试,但注意不要在原则问题上犯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