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在天津举行,天津经开区、广州经开区、武汉经开区、沈阳经开区、宜宾临港经开区等5家国家级经开区作交流发言。
从郭徐岭粮库到春笋,从10平方公里到489.7平方公里,从中法合资30万辆汽车项目开工到7座新能源整车工厂落成,今年前九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31%……33载跨越发展,武汉经开区从“一辆车”裂变成“一座城”,成为“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的龙头、湖北省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武汉西南的四大副城之一。
1991年5月16日,在武汉西南城郊的一片黄土岗上,为承接中法合资30万辆汽车项目,武汉经开区正式破土动工,武汉人的“汽车梦”就此启航。
▲1991年5月16日,武汉经开区动工兴建
彼时,沌口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荒坡和湖汊,以及一条破破烂烂的318国道。武汉经开区管委会成立之初,征收了沌口郭徐岭粮站办公。
“粮站冬天四面漏风特别冷,大家烤木炭取暖,室内整天乌烟瘴气;神龙法方总经理来拜访,临时将四张桌子拼一起铺上红缎布;过年没有收入,每人分几块豆腐就把年过了。” 第一代经开区人、时任管委会主持工作副主任任德亮曾回忆,起步阶段的经开区一穷二白,缺资金、缺经验,更缺人。
尽管困难重重,缺资金,缺基础设施,也没优惠政策,第一代经开区人凭借“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经开区实干精神,发挥“小政府、大社会、全功能”的体制机制优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自来水,就从王家湾牵来一根水管;没有供电,就从奓山对面的东山变电站牵来高压电线……
1993年4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经开发区跻身国家级经开区。作为中西部首批国家级经开区,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
1995年9月,汉产第一辆富康轿车从神龙武汉工厂开出,当年底第1000辆富康轿车下线。
从此,神州大地上驰骋着一辆辆神龙富康轿车,与桑塔纳、捷达并称为90年代中国国民轿车“老三样”。
随后,佛吉亚、法雷奥、可口可乐、麦克维尔、顶益等知名企业陆续落户,武汉经开区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1996年,武汉经开区托管蔡甸沌阳、沌口两街道,区域面积从10平方公里拓展到90.4平方公里。
▲位于沌阳大道路口的太阳鸟雕塑,见证了“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经开区精神
1998年5月16日,在武汉经开区动工兴建7周年之际,一尊昂天长啸的太阳鸟雕塑屹立于最繁华的沌阳大道路口,寓意经开区的未来像太阳鸟一样展翅高飞。同年,武汉经开区还提出一个雄心勃勃的口号——“再造一个武汉”。
2003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这一年,武汉经开区也迎来了两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一件是东风本田在武汉经开区成立,另一件是东风公司总部从十堰搬迁到武汉经开区。
2003年7月16日,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各出资50%,在武汉经开区共同组建了中日汽车合资车企东风本田。次年4月,东风本田第一工厂投产。
此后的20年间,东风本田迎来了快速发展,2006年,东风本田的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随后用了11年的时间,成为武汉首个产值过千亿元的单体企业。
当年9月,东风公司在武汉经开区举行了总部新址建设奠基仪式,标志着东风总部正式由地处鄂西北深山的十堰迁移至长江之滨的武汉经开区。
▲东风汽车总部
3年后,东风总部的12个职能部门和6个项目平台小组正式入驻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新总部。与东风总部一同搬迁的,还有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也从十堰搬迁到武汉经开区三角湖畔。
随着东风汽车总部和东风本田的到来,康明斯、威斯卡特等一大批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也纷纷在武汉经开区拿地,投资建厂,就近配套。短短几年间,武汉经开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迅速成长,中国“车都”的美誉也不胫而走。
2009年,武汉汽车产业总产值达857亿元,全年生产汽车近50万辆,同比增幅超过45%,跃居成为全市第一大产业。钢铁产业让出多年的“头把交椅”,居第二位。
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武汉经开区在电子电器、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美的、格力、海尔、顶益、中海粮油、海特生物等一批制造业企业的落户投产,让武汉经开区跻身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基地。
汉南,因地处汉水南部而得名,也是长江流经武汉的首站。2014年1月,汉南区被武汉经开区整体托管,拉开了功能区与行政区“区区融合”的发展大幕。
“这是武汉发展史上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时任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评价。
区区融合,面积大了。扩展至489.7平方公里,72公里长江岸线,占全市长江左岸近一半;区区融合,思路变了。从工业园区向中心城区转变,从一辆车到一座城;区区融合,机制活了。街道、园区、平台公司“三位一体”,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经开港
汉南坐上发展快车道。2015年,汽车制造、港口物流、通航卫星三个产业园区在纱帽布局;2017年,汉南通航机场建成,同年,连接汉南与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16号线动工……
▲汉南通航机场
沌口实现高质量发展。2017年,东风本田一跃成为武汉首个产值千亿元工业企业,13公里长的东风大道营收总和达到万亿级,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密集度最高的轴线之一……
▲东风大道
托管4年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总结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武汉实践作为24条试点经验之一,向全国推广。那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华砺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邱志军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曾担任加拿大国家车联网技术研究和示范基地负责人,他在北美做研究时发现,当地政府决策程序繁琐且缓慢,2016年回国在武汉经开区创业。
2019年9月,国家智能网联(武汉)测试示范区在武汉经开区揭牌,发出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华砺智行与华为、中移智行等企业一起,参与了前期规划和建设,无人驾驶开始从梦想照进现实。
时隔一个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行,作为开、闭幕式主会场所在地,武汉经开区日新月异的未来展现在世界面前。
2021年是武汉经开区动工兴建30周年,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的深刻变革,站在三十而立的关键节点,武汉经开区如何开新局?
同年8月,武汉经开区召开区委八届十一次会议,“借东风、定军山、强沌口、兴汉南”的战略共识出炉,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再出发。
▲位于军山新城孔明湖畔的春笋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虎年上班第一天,军山新城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升国旗仪式,宣告武汉经开区管委会从沌口挺进军山,白手起家重新开始创业,开辟新领域、竞逐新赛道。
“拿出再造一个经开区的勇气和魄力,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武汉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说。
一条条新政密集出台。“车谷科创33条”“人才黄金十条”“外商投资十条”等密集推出,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今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FDI)超5亿美元,占全市比重近一半。
▲岚图汽车工厂
一座座新能源工厂接踵投产。岚图、路特斯、猛士等七大新能源整车厂投用,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147万辆。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31%。
一所所学校、医院迅速落成。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建成,同济医院军山院区、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协和医院西院区二期开诊。上个月,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新校区揭牌。
一个个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智能汽车软件园、低空经济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陆续揭牌成立。5个月前,14万平方米的东软软件园启用,仅用时18个月建成。
▲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
一项项国家创新使命相继承载。工信部、住建部、商务部、交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等八大国家创新使命在此交汇。两个月前,曾经的管委会“红柱子大楼”变身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
三年多来,武汉经开区经济总量不断跃升。2022年,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2023年,GDP增长7%,增速在总量前10的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首位;今年上半年,GDP增长8%,历史上首次实现半年GDP突破千亿元。
去年底,商务部官网发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230家国家级经开区中,武汉经开区2022年比2021年提升8个位次,跃升到第18位。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三年三次来汉,在武汉经开区“干”出了4只独角兽。“世界级的万亿汽车产业集群正在这里形成,为企业发展提供宝贵机遇。”他说。
出品:武汉经开区工委宣传部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袁心诚
审核:吕作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