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陶寺遗址博物馆里的科技范儿→

政务   2024-11-25 21:39   山西  

陶寺遗址历经46年的考古发掘,沉睡地下4300多年的都邑系统得以重现。自开馆以来,该博物馆以科技为翼,迅速在文博界崭露头角,成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的“宝藏打卡地”。馆内巧妙运用裸眼3D、智慧屏、电子沙盘等数字化技术,将历史从书本和展柜中解放出来,让知识获取变成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体验项目。

刚踏入博物馆,便传来一位观众的惊叹:“你知道吗?4000多年前的乐器能发出类似于DJ的声响!”这一有趣的话题瞬间抓住了众人的好奇心,也拉开了陶寺遗址博物馆奇妙之旅的序幕。

在馆内,观象台遗迹复原的互动装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借助等比例复原模型与多媒体手段的完美结合,陶寺观象台观测时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眼前。随着太阳升落与塔儿山光影的变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时节的人类生产活动剪影依次呈现,一幅观象台观测时节与敬授民时的鲜活图景跃然而出,带领人们穿越时空,回到数千年前的古老岁月。

不远处的空气屏装置也备受瞩目。游客只需轻轻点击,就能深入了解不同功能分区,瞬间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古代的生活面貌以及早期国家的雏形,这种新颖的互动方式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在众多珍贵文物的展示中,智慧屏上呈现的圭尺尤为耀眼。圭尺是古代精准确定节气、时令的关键工具,蕴含着古人卓越的天文学智慧与精妙测量技艺。它由平卧带刻度的圭和垂直立起投射日影的尺组成,圭通常以石质或玉质打造,其刻度是判断日影长度变化的核心依据;尺的材质丰富多样,陶寺遗址中的相关发现彰显了古人选材的巧思。

圭尺与立表配合使用,立表是垂直于地面的标杆。当阳光照射立表时,会在圭上投射出日影,通过圭上的刻度来测量日影长度的变化,从而确定节气和时令等。在北半球,因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变换,夏至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冬至时太阳高度角最小,日影最长;春分和秋分的日影长度则处于两者之间。古人凭借长期的观测与总结,依据圭尺上日影的不同长度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关键节气,进而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在陶寺的“王级”大墓M22里出土了一根漆杆,此漆杆便是圭尺配套的立表。2009年夏至,考古队用复原好的漆杆做了实验。中午12点40分,漆杆的影子长度约40厘米,换算成以前的尺寸是1.6尺,与《周髀算经》中“夏至这天日晷影子长一尺六寸”的记载相符,在该书中此长度之处被叫做“地中”。因此专家推断,通过圭表测量影子就能确定“地中”所在,陶寺一带或晋南地区在龙山晚期被当时人们视作“地中”之地。由此可见,圭尺不仅是测量工具,更体现了古人对天文现象和地域观念的智慧,是承载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

在智慧屏前,游客李先生被圭尺深深吸引,他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屏幕上圭尺的高清图像,不放过任何细节。随着屏幕上详细文字解说的展开,圭尺的外观构造,包括圭的质地、刻度分布,以及尺的形态、高度等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当动画演示开启,古人运用圭尺观测太阳光影变化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展现,李先生不禁微微点头,口中不时发出赞叹。此时,旁边一位同样被吸引的游客满怀好奇地凑过来感叹道:“古人怎如此聪慧,能构思出这么巧妙的测量之法?”李先生沉思片刻后娓娓道来:“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与深刻思考的结晶。他们凭借圭尺,巧妙地将天文运行规律与农业生产实践相连,依据圭上日影长度变化确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关键节气,进而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其深邃洞察力与卓越创造力,着实令人钦佩。”两人的交流吸引了周围游客,大家纷纷围聚过来,热烈讨论圭尺所蕴含的古人智慧。

步入裸眼3D展示区域,游客们无需借助任何辅助设备,就能清晰地观赏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田间,先民们辛勤劳作、挥汗如雨;手工业作坊区内,工匠们全神贯注地打造器具……这些画面逼真且充满生活气息,让游客仿若置身于古代,深刻领略到那段辉煌历史的魅力。游客兰茜激动地说:“今天来到陶寺遗址博物馆,内心受到极大震撼。馆内丰富的科技元素,如智能导览系统、互动式触摸屏幕以及各种多媒体展示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不仅让我们能直观地了解文物,还能全方位、深层次地感悟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实在是太值得一来了!”

除了裸眼3D、智慧屏外,互动沙盘同样深受游客喜爱。在电子互动沙盘前,随着游客指尖的滑动,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与技艺展露无遗,引得众人惊叹不已。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家长张女士感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前带孩子来博物馆,他总是没什么耐心,走马观花地看看就想走。但这次在陶寺遗址博物馆截然不同,一进门孩子就被那些智能互动设施牢牢吸引。在体验电子石磬时,他兴奋地、好奇地问我,‘妈妈,古代的石磬发出的声音和这个电子石磬的声音一样吗?这和刚才讲解员讲到的礼乐文明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看着孩子那全神贯注的模样,我就知道他真的在用心感受,真正地在思考和探索历史。这种能让孩子主动深入其中的展示方式,实在是太棒了!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更在他心中种下了对历史文化热爱的种子。”

在礼乐文明展区,一场复原的宴会上陈列着鼍鼓、土鼓、石磬、铜铃、口弦琴等,古人于席间享用美食并欣赏音乐的画面跃然眼前。若对这些古老乐器感兴趣,只需激活多媒体设备,便能聆听来自4000多年前的“悠古遗音”。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型墓葬中,鼍鼓、土鼓、石磬等呈现出固定组合、固定数量以及固定位置的摆放规律,这标志着“礼乐制度”的初步形成。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陶寺遗址出土的5500余件文物意义非凡,它们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蕴含着“文化自信”的中国密码,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程的重要支点。陶寺遗址博物馆的策展人、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尹金武介绍:“在博物馆的展陈大纲编辑、初步设计以及深化设计过程中,我们经过了各级专家的多轮论证。在文物展示方面,摒弃简单陈列,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与互动体验装置,就是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领悟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文物与历史‘开口说话’,使公众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来   源 | 临汾日报    临汾科协

责   编 | 张燕洁    牛   苑

编   审 | 陈海瑞


山西科协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学术交流;提升科学素质,培养创新文化;凝聚科技英才,建设创新山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