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荐读】我们的节日 | “典籍里的春节”线上展览

职场   2025-01-27 17:29   安徽  





听新语 听经典 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第356期

△点击音频,边听边看


2024年底,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最有仪式感的传统节日,备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逛庙会、赏花灯,人们围绕着送冬迎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主题开展活动,共庆佳节。


乙巳年春节即将来临,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们特推出“典籍里的春节”线上展览,与读者共同探寻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与时代新貌,热闹非凡的春节体验可感、可知让绵延千年的年俗文化可观、可品,在传承创新中酿造更多年味。





春节的由来



清·徐扬《万事如意》


中国人基于日月运行规律、物候变换周期,以及农业生产生活节律,创造了节气这一独特的历法体系。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过后,万物复苏,是以我国古代一直以立春为岁首。


直到汉武帝时期,邓平、落下闳等人编制了《太初历》,才正式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年节也就固定下来。


这一天,人们要祭祀祖先、礼敬尊长,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子妇孙曾,各上椒酒於其家长,称觞举寿, 欣欣如也。”


家庭的庆祝仪式之后,人们利用假日,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我们为什么要过年?春节为什么能成为百节之首?听听《话说二十四节气》,读懂蕴藏在节气里的古老智慧。






▲扫码免费收听(限时有效)




新春风俗“开门炮仗”



明·李士达《岁朝村庆图》局部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腊月三十是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过后,新的一年便正式开始了。


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围坐守岁,零点的钟声一响,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放鞭炮,在爆竹声中辞别旧岁,迎来新年。


这样吉祥喜庆的氛围,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扫码免费收听(限时有效)




新春风俗“驱傩”



宋《大傩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傩,在古代为“瘟疫”“灾鬼”之意,古时候,人们认为疫病都是鬼神在作祟,所以春节期间举行驱傩仪式,以祈求新的一年健康平安。


“岁除日,太常卿领官属乐吏并护童侲子千人,晚入内。至夜,于寝殿前进傩,燃蜡炬,燎沉檀,荧煌如昼。”


由一人领唱驱鬼歌,众人附和,边奏乐边前进,声势浩大,热闹非凡。不仅皇室成员和朝廷官员可以观赏,寻常百姓也可以进皇宫观看宫廷大傩的壮观场面。


唐朝诗人孟郊有《弦歌行》一诗形容驱傩的热闹:“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






▲扫码免费收听(限时有效)




新春风俗“穿新衣”



清·丁观鹏《太平春市卷》局部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


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


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为了庆贺新年,大年初一早上,无论贫富贵贱,都会换上干净整洁的新衣服,出门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拜年。


穿新衣一来表示喜庆,二是表示去旧迎新,所谓“新年新气象”,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这个习俗一直沿袭到了现在,并且又被冠以新的名称——新春战袍。


春节的新衣,红色是首选,象征着吉祥喜庆,还有传统意义上的趋吉辟邪之意。






▲扫码免费收听(限时有效)




新春风俗“赠荷包”



清·姚文瀚《岁朝欢庆图》局部


清朝时期,过年流行送荷包,因为当时荷包是必需品,上自皇帝下至贩夫走卒,都要带“荷包”。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送荷包”:


两府男女、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然后散了押岁钱并荷包金银锞等物。


“荷包”的用途广泛,最早是行军时用来存放食物的干粮袋,到《红楼梦》时期,既可以用来放金银钱币,也可用来存放香料、丹药、零食等。


荷包边缘还可以绣上各式图样,仙鹤、松柏等绣样象征长寿,适合送给长辈;葡萄、莲子、花生、石榴等图案,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可以送给新婚夫妻。不同的样式,寄托着不同的祝福,用来传达情意、祈福纳祥。






▲扫码免费收听(限时有效)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全情投入

新语听书2024年度榜单

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人生多烦恼,唯有豁达是解药


新语听书访问方式:



1.微信H5版: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通过授权链接访问;

2.小程序版:微信搜索“新语有声”小程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

3.网页版:打开网址www.xinyulib.com.cn,通过读者证账号/密码登录访问;

4.APP版: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新语听书”APP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



阜阳市图书馆
该馆是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由原阜阳县图书馆(建于1956年)和原阜阳市图书馆(建于1976年)于1993年合并而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