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构建多元共治消防安全新格局——解读新修订的《四川省消防条例》

2024-11-14 11:40   四川  

四川省消防条例》


自2024年11月1日起,新修订的《四川省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近年来,随着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消防安全工作面临许多新风险、新问题、新挑战,《条例》修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条例》修订工作历经多次专项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召开专家座谈、课题研讨等专题会议,充分借鉴外省立法经验,反复修改完善。


《条例》为何要修订?有哪些新变化?对消防安全工作有什么影响?



为何要修订?


《条例》自2011年修订施行以来,为依法推动我省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有效增强城乡火灾抗御能力、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两次修订,国家和四川省层面先后出台了有关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等政策文件,消防工作管理体制和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多消防力量,有必要对《条例》进行修改完善。



有哪些新变化?


《条例》共8章76条,包括总则、消防安全责任、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八项内容。


《条例》严格遵循上位法的有关规定,立足四川省情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秉持依法治省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务实管用原则。在法定权限内,《条例》重点在构建消防安全治理格局、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压实消防监督管理责任等方面破题攻关,是加快推进我省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依法保障社会公共消防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


《条例》注重地方立法的实施性、补充性和探索性,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我省消防工作实际。


亮点一

全方位织牢消防安全责任网

构建多元共治消防工作格局


消防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压实各方责任,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织牢消防安全责任网,需要纲举目张、自上而下、层层明确各方责任。《条例》明确,消防工作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具体而言,《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本部门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当制定消防安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动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和考核评价机制,规定地方政府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明确消防工作目标,将相关部门消防安全履职尽责情况纳入年度部门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条例》明确了消防、公安、住房城乡建设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行业、系统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条例》还明确了社会单位主体责任、物业服务人工作职责、个人消防安全义务以及行业协会自律规范作用。


消防工作涉及面广,牵动着千家万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建共治共享。《条例》创设性地提出三个常态化工作机制,即常态化火灾防范协同机制、常态化消防公益培训服务机制和常态化专业协作机制。


具体而言,《条例》规定,政府应当组织消防救援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常态化火灾防范协同机制,积极应用技防、物防措施,开展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工作;消防救援部门应当建立完善常态化消防公益培训服务机制,通过开放消防救援站、设立基层消防宣传教育站点等方式,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灭火能力;消防救援部门应当与供电、供气等行业单位建立完善常态化专业协作机制,探索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风险提示、隐患排查等工作。


三个常态化工作机制,是对四川消防工作有效做法和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实践性,通过统筹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工作,加强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建立健全专群结合的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工作格局。


亮点二

坚持重点领域火灾防控保障

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


提高火灾防控能力,需要凝聚治理智慧,构建多维立体防治体系。


聚焦重点人群。在各年龄段人群中,老年人和小孩子是在火灾中容易出现伤亡的群体。对此,《条例》明确加强对“一老一小”的消防安全防护,规定幼儿园、学校、老年公寓、养老院、福利院应当建立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防范责任,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配备必要的技防、物防设施器材,定期开展培训、巡查。


聚焦重点场所。近年来,全国高层建筑火灾数量持续上升,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多、火灾扑救难的风险尤为突出。《条例》明确,高层民用建筑的业主、使用人、物业方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整改,不能当场改正的应明确整改措施。《条例》还突出文物古建筑、宗教活动场所、小型经营场所、大型会议或群众性活动、公共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停放点等特殊主体的消防安全要求。例如,《条例》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新建住宅小区、改造老旧小区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停放场所、充电场所,配置符合用电安全要求的充电设施,采取防火分隔等措施。


聚焦重点行业。近年来,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条例》规定,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以及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应当经动火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批准,并落实监护人员,实施现场监护,动火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并记录签字、存档。


预防火灾,要充分发挥科技和专业的力量。《条例》提出,地方政府按照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内容及要求,推进智慧消防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消防安全风险评估、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预防火灾,需要提高每个人的消防安全能力。《条例》明确,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创新拓宽培训渠道,统筹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提升应急处置专业化水平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亮点三

完善消防救援组织体系建设

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作为一支同群众贴得近、联系紧的队伍,消防救援队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竭诚为民,需要更高水平的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条例》明确,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管理,落实业务训练和执勤备勤制度,做强做精专常兼备力量,提高灭火救援的科学性、时效性、有效性。


快速响应,及时处置初起火灾,离不开社会消防力量的参与。《条例》明确,推动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建设,构建多种形式消防组织体系。


提高全民消防安全能力,需要志愿者积极参与。《条例》规定,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消防安全中的作用,鼓励志愿者积极参加消防安全宣传、应急演练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实施、规范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强化应急指挥能力,需要提升报警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条例》提出,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应急救援原则,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和救援联动机制,加强实战化熟悉演练。此外,《条例》还细化了火灾报警和响应机制内容,明确了救援现场指挥协调和现场警戒维护的相关要求。


赴汤蹈火抢险救援,消防救援人员总是向险而行。《条例》明确,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救援职业保障和荣誉体系,推动职业健康、医疗抚恤、社会优待等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亮点四

强化消防监督管理效能

压实各方消防安全责任


构建多元立体的防火网,需要提升消防监督管理效能,让各方明责尽责履责,形成“责任闭环”。


盯紧薄弱短板,抓住关键环节。《条例》规定,消防救援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火灾发生规律、特点以及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产业分布等消防安全需要,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要求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聚焦行政执法,健全协作机制。《条例》明确,消防救援部门及其他负有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开展消防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协作,建立健全线索通报、案件移送、资源共享和信息发布等工作机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责任,强化震慑作用。《条例》规定,消防安全领域行政处罚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依法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强化火灾调查,刚性追责问责。火灾调查是明确火灾事故原因和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关键一环。《条例》明确了火灾事故调查责任主体和权限,以及火灾现场保护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消防监督执法涉及的单位多、执法人员少的现状,《条例》提出,消防救援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内容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温馨提示:成都图书馆及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开放时间为周日、周二至周四9:00-22:00(每周一例行闭馆),周五、周六及法定节假日9:00-23:00(法定节假日最后一天开放至22:00)。成都图书馆全国首创社保卡作为读者证,所有已激活成都市社保卡(人社功能)的持卡人都是成都图书馆的有效读者,可免注册免押金使用成都数字图书馆资源。成都图书馆目前已开通“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平台,可点击“我的图书馆”选择“喜阅到家”体验服务。成都图书馆与您相伴,阅读在身边!



更多成都市精彩文旅活动可关注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成都图书馆喜阅
成都图书馆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