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锐化方法

乐活   2025-02-06 00:01   山东  

Photoshop锐化:

一、“滤镜”>“锐化”:

(一)USM锐化:“滤镜”>“锐化”>“USM锐化

“USM 锐化”滤镜基于照相制版中的虚光遮罩(非锐化蒙版)技术原理来提升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
通过加大图像中相邻像素间的反差,使图像的边缘像素之间生成两条明显的分界线,即在边缘的一侧添加一条亮线,在另一侧添加一条暗线,从而使边缘看起来更为清晰。
首选复制图层或者盖印图层,把图层转换为智能对象,锐化是影响色彩的,为了不影响色彩,把混合模式改为“明度”。

USM锐化和Lightroom中的锐化有些类似,可以调参数,可以看100%预览。

1.“数量”:即为锐化强度,黑白线的明显程度。

值范围为1% ~ 500%。
增加数量会使边缘对比度增强,从而使图像看起来更清晰。
即,值越大,暗边变得更暗,亮边变得更亮,因此表现出的锐化程度越强,但也更容易产生光晕和强化噪点。

通常选择在50-200之间

2.“半径”:以边缘像素为中心,受影响的范围——锐化结构的大小。“半径”选项决定锐化边缘的宽度。值范围为0.1 ~ 1000个像素。

较低的半径值常用于锐化细节,较高的半径值常用于强化轮廓。半径值越大,锐化

范围越广,数值取决于画面中细节的大小以及输出尺寸,一般在1.0像素左右。

从工作原理上讲,如果半径值为1,则从亮到暗的整个宽度是两个像素。
如果半径值为2,则边缘两边各两个像素,那么从亮到暗的整个宽度是4 个像素。

3.“阈值”:两个像素之间的亮度比较值,相差多少个色阶才视为边缘像素,值范围为0 ~ 255。较高的阈值意味着只有亮度变化更大的地方才会被锐化,有助于避免在图像的平滑区域强化噪点

数值为0时锐化所有的像素。同样是用来控制锐化范围,只有当相邻像素之间的灰度差高于阈值的时候,才会有锐化效果,也就是说阈值越大,锐化效果越弱,阈值为0则对所有像素锐化,一般来说设置在2-20之间的色阶。

如果只对局部锐化,可以添加黑色蒙版,用画笔等进行局部锐化。

(二)防抖:“滤镜”>“锐化”>“防抖”,PS CC 之后的版本,新加入了一个防抖滤镜,能够通过算法,抖动的图像变的清晰,效果要比机身自带的防抖好很多。能够通过算法让抖动的图像变的清晰。

(三)进一步锐化和锐化:“滤镜”>“锐化”>“进一步锐化和锐化”,都是自动对照片进行锐化,“进一步锐化”的锐化强度要略强于“锐化”。这两种锐化滤镜都没有调整参数的选项,无法精细控制。

(四)锐化边缘:“滤镜”>“锐化”>“锐化边缘”,相当于给非边缘处做了蒙版,只会对边缘进行锐化,不会破坏整体效果,但是同样没有调整参数选项。

(五)智能锐化:“滤镜”>“锐化”>“智能锐化”,用来提高图像的视觉清晰度和边缘细节,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常见的锐化问题如噪点和光晕等。

“智能锐化”滤镜通过自适应算法分析图像内容,针对不同的细节和纹理区域应用不同程度的锐化,以保持自然的视觉效果。具有“USM 锐化”滤镜所没有的锐化控制功能。可以选择锐化算法,或控制在阴影和高光区域中进行的锐化量。

智能锐化有比USM锐化更加精细的控制选项。

1.预设:可以存储预设、载入预设。

2.齿轮按钮:

使用旧版(L):若勾选,使用旧版(从 CS6 开始)的智能锐化算法。
更加准确(M):当启用“使用旧版”时可勾选此项,可以缓慢处理文件以更精准地去除模糊。

3.数量、半径:和USM锐化中的相同。

4.减少杂色:类似于降噪,减少不需要的杂色,同时保持重要边缘不受影响。

5.移去:是设置对图像进行锐化的算法。

(1)高斯模糊是USM锐化使用的算法;

(2)镜头模糊可以减少锐化光晕;

(3)动感模糊可以减少相机移动产生的模糊,同时需要应用“角度”。

6.阴影/高光:控制阴影/高光区域的锐化量。

7.渐隐量:可以调整高光和阴影中的锐化量。噪点一般发生在阴影区域,通过提高阴影的渐隐量,从而减少对噪点的锐化。

8.色调宽度:即控制阴影和高光的范围大小,数值越小,则针对更亮或更暗的区域锐化。默认值为 50%。

较低的值仅包括最暗的区域,较高的值则扩展到更亮的阴影。
9.半径:设置阴影和高光中锐化效果的扩散范围,较大的半径影响更广的区域。
可用于平衡锐化过程中平衡高光区域的细节保留与锐化效果之间的关系和阴影边缘的平滑度和细节。

二、高反差保留:高反差保留滤镜常用于锐化、保护纹理、提取线条等图像编辑工作流程中。它的工作原理是只保留显示图像中的高频信息(即图像中的细节和边缘区域),而图像的其余部分则用中性灰填充。

(一)盖印图层,如果仅有背景图层则复制背景图层,得到图层副本

(二)把副本图层转换为智能对象。

(三)执行“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

(四)调整半径:

1.半径值为 0.1 时仅保留边缘像素。
2.如果是锐化细节,则半径值应较小,比如 0.4 像素、1 像素等。
3.如果是锐化轮廓,则半径值应较大,比如 3 像素、6 像素等。

(五)改变图层混合模式为“柔光”(不强烈)或者“叠加”(较强烈)或者“线性光”(最强烈)。

(六)通过智能滤镜蒙版对于不需要锐化的区域,可在智能滤镜蒙版中进行遮挡。用画笔局部选择锐化区域(也可以为图层或图层组建立黑色蒙版,利用白色画笔工具涂抹来决定要锐化的区域),双击高反差保留可以重新调整半径。

(七)可以多次复制智能对象图层,以强化锐化程度。

(八)同时可以改变图层的不透明度调整效果。

通过高反差保留计算得到图像的重要细节纹理,然后通过线性光的图层混合,让亮的细节变得更亮,暗的细节变得更暗沉,从而让图像变得更锐利。

适合:女性皮肤锐化和电商平台产品的细节锐化、风光照片和建筑照片

半径,一般使用5像素左右的半径。

高反差保留效果比较明显,适合线条比较明朗的图片的锐化,比如建筑摄影,在人像摄影中使用较少。

为了避免色彩变化,可以在复制的图层上执行“去色”命令。

三、Lab锐化:执行“图像”>“模式”>“Lab颜色

将图片通过更改为Lab颜色,在L通道中执行锐化,可以使用USM锐化或者智能锐化。

L通道只记录了明度信息,因此在L通道中锐化不会影响到图片的颜色,但是效果稍弱,适用于人像之类的锐化。

四、查找边缘锐化:

使用蒙版将锐化效果应用于更加精细的区域,从而防止锐化其他区域,这里提供一种创建边缘选区并进行锐化的方法。

(一)选择对比度最高的通道,或者在Lab模式下选择L通道,或者CMYK模式的K通道。

(二)复制该通道。

(三)选择该通道,执行“滤镜”>“风格化”>“查找边缘”。

(四)选择该通道,“图像”>“调整”>“反相”。

(五)执行“滤镜”>“其它”>“最大值”,并将半径设置为5以内的数值,可以使得边缘变粗。

(六)执行“滤镜”>“杂色”>“中间值”,用来加粗边界。

(七)执行“图像”>“调整”>“色阶”,用来增加反差。

(八)执行高斯模糊,用来羽化边界的边缘。

(九)选定通道生成选区。

(十)选择反向选区,并执行USM锐化或者智能锐化,最后一步也可以通过复制图层添加蒙版来操作。

五、表面模糊锐化:

通过将照片反转并模糊非边缘部分来突出边缘,类似于USM锐化的一种方法,不过
可控性更好,不容易出现失真的现象,可以用来增强质感。

(一)复制图层,命名为“模糊层”。

(二)将“模糊层”执行“反相”命令,并将图层透明度更改为50%。

(三)将“模糊层”执行“滤镜”>“表面模糊”,半径设置为5以内。

(四)合并图层为新图层,更改混合模式为“叠加”

(五)删掉“模糊层”。

六、分影调锐化:

创建明度蒙版,选取不同明度选区,分别进行USM锐化或者智能锐化,通常高光区
锐化量较小,中间调区域锐化量较多,阴影区锐化量最多。

七、锐化工具:可用于增强图像局部区域的对比度,从而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特别适用于提升照片的边缘定义和纹理细节。

(一)如果直接在像素图像上使用锐化工具,可尝试使用“渐隐”命令以降低效果强度。
提示:
“渐隐”命令仅对最后一次的锐化涂抹起作用。
(二)可以新建空白图层并选中,勾选工具选项栏上的“对所有图层取样”,这样可将锐化效果作用在透明图层上,不仅不会破坏原始图像,而且还可以通过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控制效果强度。
(三)按住 Alt 键,可临时切换到模糊工具
(四)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锐化类的滤镜,并配合蒙版进行局部锐化处理,可控性更强且有更多的锐化方式。

其实就是一个锐化功能的画笔,可以自己调整画笔的大小和硬度,以及锐化的强度,然后就可以涂抹想要锐化的区域,可控性很强,锐化区域完全可控。

八、高低频锐化:

高低频锐化跟高低频磨皮的原理类似,通过应用图像将片子分为高频层和低频层,最后隐藏低频层,实现高频层对片子的锐化效果。

(一)复制两层图层,分别命名为低频和高频;

(二)对低频层执行“滤镜-模糊-表面模糊”,对高频层执行“图像-应用图像-减去”;

(三)将高频层图层混合模式改为线性光,图像分频完成;

(四)将低频层隐藏,高频层去色,适当降低不透明度,锐化效果达到。

高低频锐化特别适合粗糙物体纹理质感的提取,效果强烈,适用场合不多,其中低频层的表面模糊至关重要。

九、输出锐化:

由于输出尺寸和锐化强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这一般这也是最后一步锐化。

首选将图片缩小为所要尺寸的2倍,比如想要长边2000像素的图片,那就先缩图为长边为4000然后执行USM锐化或者智能锐化,数量50-100,半径0.3像素,连续锐化两到三次,最后再缩图为所要的尺寸。

十、插件锐化:

可以选用Nik系列的锐化滤镜,RAW Presharpener和Output Sharpener,分别对应第一次锐化和最后一次锐化,参数调整和之前所提及的大抵类似,不再解释了。

由于Nik插件对画质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不推荐这种锐化方式,还是建议在Photoshop内进行锐化。

十一、锐化的注意事项:

(一)锐化无法校正模糊影像,只能锦上添花。

(二)锐化不可逆,建议在单独的图层上进行锐化。

(三)不同输出介质的锐化要求不同,如显示器、打印等等的锐化要分别来做,这也是要在单独图层上锐化的原因。

(四)在单独图层锐化时,可以将混合模式改为明度,以避免色彩发生改变。

(五)锐化会增加对比度,可以在混合选项中设置混合色阶。

(六)先降噪,后锐化。

(七)锐化需要多次执行,多次锐化效果好于单次,数量50半径0.3的锐化三次效果要好于数量150半径0.9的锐化。

(八)使用蒙版保护不需要被锐化的区域。

(九)通常,风光需要的锐化量大于人像需要的锐化量。

(十)锐化以是否出现晕影和噪点来评价好坏,前提是没有锐化不足。

附参阅文章:

Ps实例——李涛:锐化

Camera Raw修图技巧二十四:锐化

Camera Raw中对比度、纹理、清晰度、去除薄雾和锐化的区别。

数码照片的锐化方法

数码相机是如何测光成像的

数码照片为什么要锐化

宇宙影像艺术中心
影像策划、拍摄及后期制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