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上,“荔枝专机”满载成吨鲜果,不到2小时的工夫,新鲜荔枝直达广东珠海市民餐桌;儋州海花岛上空,随着跳伞教练打开飞机舱门,游客一跃而下,海天一色的热带景观尽收眼底……一个个崭新的应用场景,让人们对未来空中图景充满遐想。
当下,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海南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不仅拥有优越的飞行环境,还具备制度体系、基础设施和政策保障等多重优势。随着持续落地新场景、开拓新赛道,海南低空业态不断丰富,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应急救援等更是领“飞”全国。
未来,海南将如何充分激发低空经济潜力,构建“低空+”增长图景,让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
从蓝天到地面之间,海南低空早已“热闹”起来。
“报告机长,航情工作检查完毕,是否可以起飞?”6月6日下午5点,随着无人机操作人员耳机里传来“起飞”指令,一架满载文件和鲜果等快件的无人机从顺丰无人机跨琼州海峡物流起降点缓缓升起,开始又一次运送任务。
在顺丰无人机跨琼州海峡物流起降点,无人机将执行运送任务。南海网记者 汪慧 摄
这架无人机将跨过琼州海峡,在约40分钟后落地广东徐闻。“我们去年2月实现跨琼州海峡首飞 ,目前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架次从原来试运营的4个增加到现在的16个架次。”海南顺丰速运分拨中心负责人刁炎标告诉记者,跟过去相比,通过跨海运送,快件运输时间减少10个小时以上,时效由原来的隔日达提升至3小时达。
刁炎标表示,无人机配送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解决了资源分配、交通拥堵等诸多难题,“顺丰还将继续在海南进行新业务场景探索,深耕无人机物流业务。”
作为低空经济的先发领域,低空物流是目前最具商业应用价值的场景之一,有望成为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在海南,相关产业布局步伐已然加快。
今年5月20日,顺丰速运还在海南开通了首条低空运输航线,首批“乘客”是1.3吨的海南荔枝。
在公共货运物流,也已经有新场景落地——4月24日上午,455公斤的南美白对虾虾苗从海口打无人机“飞的”,仅耗时3个小时就抵达珠海,实现了琼粤两地无人机公共货运物流跨海首飞。随着这条“空中通道”的开启,更多海南鲜货能以最快速度出岛。这也代表着海南探索低空经济有了更多实践经验。
不仅低空物流“迎风而飞”,海南的低空旅游、空中游览、跳伞飞行、应急救援、油气平台作业等方面的探索成效也居全国前列。
“跳伞从近几年逐渐流行和火爆起来,海南气候条件好,可跳伞天数多,每年的春节前后、暑期和国庆等都是旺季。”距离暑期还有一个月左右,儋州海花岛蔚蓝跳伞基地运营经理张西西和教练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张西西告诉记者,2023年跳伞热度最高的时候,他们基地一天迎来了50多名游客。为了提升体验,他们在海花岛海岸建设了目前全国唯一的一条海景跑道,从飞机发动起飞到降落至排浦镇龙港海滩,游客可全程领略海天一色的美景。
海南的高空跳伞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体验。受访者供图
张西西很看好高空跳伞的前景,“近几年,国家加快培育通用航空消费市场,鼓励在适宜地区开展空中游览活动,这对我们从事低空旅游是明显的利好。”
“除了跳伞,无人机竞速、动力伞、滑翔伞等多项航空运动,在海南也日益兴起。”海南省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徐丽文是海南航空运动发展的见证者,她一直在致力打造自贸港航空赛事品牌,推动“体育+旅游”加速融合。
她说,近几年,航空体育运动已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越来越多的航空爱好者加入其中,“很多游客发现,到海南旅游不再局限于玩海,琼岛的天空同样精彩无限。”
一组官方数据表明,海南已然发展成为低空旅游经济龙头省份——2023年,全省通航有人机执行24.74万架次,飞行时间2.9万小时,均创历年同期新高,同比分别增长91.1%和34.3%;全省无人机架数飞行359.1万架次、飞行47.94万小时,均创历年同期新高;全年空中游览小时将占全国45%以上;起降架次将占全国65%以上;载客人次将占全国67%以上。
作为强势崛起的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去年以来,低空经济在国家级重要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被提及,相关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如今,多个省、市竞逐“天空之城”,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
迎风而上,翱翔“低空”,海南优势何在?
“海南发展低空经济,在环境、制度、政策、配套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低空经济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领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世杰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李世杰认为,海南发展低空经济的自然环境优势得天独厚,海南每年可供通航飞行天数300多天,可飞行日和空中游览活动时间位居全国之首。在政策方面,高水平开放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鲜明旗帜,开放的政策环境可为低空经济发展争取更加多样、更加科学的政策试验。此外,他认为海南在低空管控和配套设施方面,也有着扎实的基础,能够为低空运行主体提供智能化、数字化管控和优质服务。
从前期积累来看,海南确实起步很早,率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展实践探索,并且摸索出成功经验。
“海南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推动低空经济生态建设,对低空经济的相关布局非常具有前瞻性。”中国通航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昱介绍,早在2010年,海南就开始推动低空经济的生态建设,是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试点地区,在全国率先建设起了覆盖全省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和首个军民航双认证的通航飞行服务站。
刘昱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海南通用机场网络、飞行服务站等低空经济运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低空经济业态也日渐丰富,走在了全国前列。
目前海南已在省内建成了相对完善的低空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相对高效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真正做到了不仅“飞得起”,也“管得住”。
“我眼前的这个低空空管服务保障系统,就像低空经济运行的‘大脑’,每天海南所有的通用航空飞行计划都会汇集到这里。”6月6日,记者走进海南通航飞行服务站探访,中国通航事业部负责人彭榆善指着一片大型监视屏幕向记者介绍道。
通过眼前的大屏,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飞行器飞行高度、速度、航向及经纬度等参数,以及实时天气情况,“服务站可以基于各通航公司的飞行计划,为其提供气象服务、情报服务、告警服务、飞行支援、应急救援等各种服务。”彭榆善告诉记者。
低空经济是能够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涵盖了通航制造、物流、旅游、农业、应急救援、商贸、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
面对万亿级市场规模的低空经济蓝海,海南如何加快实现从“起飞”到“腾飞”的跨越?
业内人士认为,低空经济市场广阔、产业环节众多,海南凭借良好的制度体系、基础设施和优越的飞行环境,已经为竞逐低空赛道攒下足够的底气。下一步应该放大优势,谋求突破,推动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不断催生新业态。
比如在政策方面,海南可利用地理优势,叠加低税率、简税制、零关税等税收制度优势,吸引低空经济链上企业布局海南,加快市场培育。
“乘势而为做强海南低空旅游经济,可反向拉动低空金融、贸易、制造等经济。”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清群围绕低空旅游向记者分析称,纵观全球各自贸港,都是寻找到优势产业形成差异化优势后,利用产业龙头优势,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展。
他建议海南紧紧抓住低空旅游经济龙头差异优势,向通用航空器贸易、金融服务、制造维修等领域延展,稳步有序将海南低空经济由亿元、向十亿元、百亿千亿元级别的产业规模推进。
李世杰建议海南发展低空经济要继续完善技术标准,在空域管理、飞行运营、服务保障、安全管理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等方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和应用体系,形成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样板。同时,用好海南低空改革制度创新成果,在商业化短途运输、低空旅游消费等方面优化产业布局,催生旅游消费新场景,开辟旅游交通融合新赛道。
记者走访中留意到,围绕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海南其实一直在持续发力。
从2020年开始,海南省航空运动协会孵化培育了“环海南岛飞行大赛”,其中以无人机竞速赛为代表的体育IP,为海南航空运动发展和体育旅游探索了更多可能。在徐丽文看来,航空运动的发展不仅有力带动了区域旅游品牌和城市形象提升,也培育了旅游消费热点。
“去年我们协会统计的海南省内低空涉旅项目接待的旅游人次超过了2.5万人。”徐丽文告诉记者,海南的跳伞、滑翔伞、动力伞等项目体验美誉度都很好。而在“海飞赛”的影响下,赛事+旅游的热点也逐年攀升。
徐丽文还观察到,近几年,不仅航空运动爱好者增多,有意投资海南航空运动事业的企业也不少,“但是很多企业对海南的支持政策了解不够。”她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潜力,正利用协会力量推动海南空域政策推介、行业自律,拓宽低空经济发展空间。
目光聚焦海南县域,三亚、万宁、儋州等多个市县对空经济的布局都在提速。
三亚去年出台促进低空旅游发展暂行办法,促进低空旅游业发展。儋州将围绕金林儋州和庆通用机场建设集通航研发、生产制造、低空旅游、航空科普等于一体的多圈层通航综合体项目。
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中国通航由中国航材无偿划转到海南省国资委后,海南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加快。
海口甲子通用机场。受访者供图
刘昱表示,“我们将紧紧把握建设自贸港政策机遇和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热潮,深度参与自贸港低空经济顶层设计,继续升级完善通用机场和服务站功能,努力为各通用航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通用航空飞得更顺畅、飞得更安全。”
物流、旅游、农业、应急救援……随着各种业态落地,“低空经济”的发展红利,将在不远的未来惠及每个人。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徐莹
审核:张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