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德 摄)
为了圆这一梦想,汪老从外地回到故乡武山,在侄儿的陪同下观看当年奋斗过的东梁渠。期间,恰逢县水务局局长成小胜带领技术员勘测东梁渠,两者相见倍感亲切。成小胜当即邀请再访东梁渠,详细介绍东梁渠运行管理、东梁渠精神的传承发扬及后续发展规划。
11月24日下午,老人在成小胜的陪同下重访东梁渠。从渠首到干渠、从蓄水池到果园,望着眼前这条自己曾经亲手参与建设并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渠道,汪老顿时热泪盈眶,在渠首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当年修渠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老人心中涌动的情感如同渠水一般,汹涌澎湃。
60多年后,再次仰望这片曾经挥洒汗水与青春的土地,美丽的东梁渠如同一条银色的腰带,在东梁山上沿山缠绕,渠道内,潺潺渠水静静地流淌,半山的塘坝内碧波荡漾。宽阔的水泥道路通到沿线各村,远处的村庄干净整洁,白墙青瓦的房屋错落有致,老人很是欣慰。
1956年,武山人民在一无经验、二无技术资料参考,建筑材料极其缺乏的艰难条件下,土法上马,采用草皮裹石头堵流沙,柳条编筐装石头过滤泥土,干砌片石修筑涵洞等“土办法”,攻克勘测设计及施工中遇到难题。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炸药自己配,没有材料群众捐。凭着一锤一钳一双手,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建成36.6公里长的东梁渠。1959年全国水利灌溉经验交流会议上得到肯定,在全国推广并沿用至今。形成了“开山造渠,引水上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为人先,造福人民”的“东梁渠精神”。
当了解到县上科学管理东梁渠、精心养护,灌区已成为全县山区农业生产技术最高、经济条件最好的区域。2016年,在天水举办的果品博览会上,东梁渠苹果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被国家果品消费产业协会授予金奖,东梁山种植的金豆角、苹果、甜玉米被评定为绿色食品并创建了东梁品牌等这些情况后,老人连声说好,修渠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周维平 摄)
沿着渠道,老人走走停停,或凝视、或回忆,难忘的岁月,艰辛的付出,是大家用超人的智慧、勤劳的双手、简陋的工具,修筑出的这条生命之渠,不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是滋养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汪老撰写的《我爱家乡东梁山》文章中写道:“遥想昔日东梁山,无水、无粮、无柴烧。引水上山的东梁山,亩产突破千斤关。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坡地变成了米粮川。再看今日东梁山、粮丰蔬果茂、葱茏满山间、民生大改善、农民乐无边”。
东梁渠是武山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武山人民与天斗、与地斗的丰碑,近年来,全县上下大力弘扬和传承东梁渠精神,竭力将东梁渠建设成为水情教育基地、水利研习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鼓励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东梁渠精神,凝心聚力,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武山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作者:周维平 来源:武山县水务局)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842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