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为何要取消师和团,战斗力不会下降吗?师改旅有什么好处?

文摘   2025-01-21 18:11   北京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2016年,一场被称为"史上最牛军改"的改革浪潮席卷全军。这次军改不仅改变了中国军队的组织架构,更深刻地影响了未来作战方式的演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将传统的师团制改为旅制,这一变革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这次军改的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在军队建设史上都是空前的。从最高层的军委总部到各军兵种机关,再到基层作战单位,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将七大军区调整为五大战区,这一举措本身就体现了军队由管理型向作战型转变的决心。

在这场大规模改革中,陆军的变革尤为引人瞩目。原有的18个集团军精简整编为13个集团军,看似是简单的数量减少,实则是质的飞跃。最关键的改变就是取消了师和团两级编制,这种改革触及到了军队最基层的作战单元。

过去,我军的指挥体系是"师-团-营-连"的四级指挥模式。这种模式在过去的战争年代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现代信息化战争环境下,多层级的指挥链条已经显得过于冗长。每一次命令的下达和情报的上传,都要经过层层传递,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时间延误和信息失真。

而新的"旅-营-连"三级指挥体系,直接砍掉了两个中间层级。这种扁平化的指挥结构,不仅大大提高了命令传达的效率,更重要的是适应了现代战争快速反应的需求。在信息化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指挥链条的简化就意味着抓住战机的机会更大。

这种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师改旅"的尝试在军队中早有先例,但都是小规模的试点,并且一直保持着师、旅并行的状态。此次改革的突破性在于,首次在全军范围内全面推行旅制,彻底改变了陆军的基本作战单位。

从表面上看,这种改革似乎是在"削弱"军队规模,毕竟一个师的编制通常有上万人,而一个旅的人数只有六七千人。但实际上,这恰恰体现了现代战争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特征。在高科技武器装备的支撑下,一个精干的旅完全可以发挥出超过传统师级单位的战斗力。

这种改革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由于指挥层级的减少,军队的日常训练和管理成本大幅降低,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但这绝不是改革的主要目的,真正的目标是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的精兵劲旅。

当我们谈到合成旅的战斗力,很多人会担心编制规模的缩小会影响作战能力。但事实恰恰相反,通过深度整合和科学重组,合成旅不仅保持了原有的战斗力,还实现了质的飞跃。关键就在于"合成"二字。

传统的师级单位虽然人数众多,但各个兵种分散在不同的团级单位中。步兵、炮兵、装甲兵各自为战,防空部队、通讯情报单位也是独立运作。只有在特定任务时才能临时组合,这种松散的协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

而合成旅的革命性突破在于,将所有作战要素高度集成。装甲步兵、炮兵防空、工兵防化,再加上特战支援和陆航防空,全部实现一体化编组。这种紧密的合成化编制,使得各个作战单元能够无缝衔接,形成真正的战斗合力。

更令人惊叹的是合成旅的基本作战单元——合成营的威力。一个合成营配备了装甲步兵连和坦克连,还有炮兵、作战支援、后勤保障等配套力量,再加上营部的情报信息支援,其实战能力已经超越了过去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团。

装备的现代化是支撑合成旅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基础。99A新式主战坦克、04A步兵战车构成了主要打击力量,各型自行火箭炮、榴弹炮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而防空导弹系统则确保了制空权。这些精良装备的集成使用,让合成旅具备了全方位的作战能力。

但真正让合成旅战斗力倍增的是信息化指挥系统。通过C4ISR系统,合成旅能够实现战场态势的实时掌握、命令的快速传达和精确指挥。这种信息化优势,在现代战场上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的提升更是显著。在一次实战演练中,一个合成营仅用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传统团级单位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战术机动。这种高效的协同作战能力,正是合成旅最大的优势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我军的师改旅改革并非简单的编制调整,而是在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性重组。这一点与俄军的BTG营级战术群形成鲜明对比。俄军的改革止步于编制调整,没有配套的装备升级和体系重构,最终导致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

从某种程度上说,合成旅的建设代表了陆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它不仅改变了军队的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适应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为打赢未来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改革充分证明,真正的战斗力不在于部队规模的大小,而在于作战体系的完整性和现代化程度。

通过这场深刻的军事变革,我军正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机械化信息化并行向信息化战争型加速迈进。这不仅是军队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打造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厦门网,图解“史上最牛”军改

https://www.sohu.com/a/51904265_115412


央视网军事,新体制新编制下,一个合成旅的作战能力有多强

http://military.cctv.com/2017/09/14/ARTIid2FompYA1a0F8fRRTtO170914.shtml


科技风向局
会持续更新,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