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给与世人多少慷慨的承诺,而在于他帮助世人认识到了苦的存在,并教给我们解除苦的方法。
佛陀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佛陀说过无量数次,感化无量数人。
为“鸯崛摩罗”开导迷津,慑服其恶逆,令其忏悔皈依......总之,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十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以见佛陀的慈悲,做到受益终身。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之为“八风”,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在《法集经》中,佛陀说:能说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
何者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忧喜称讥之音,而无欣戚毁誉二法,心不高下,于诸苦乐,不贪不厌,如是世法,不能破坏。
人能知能觉 能自省改过
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能知能觉。人能知能觉,能够反省改过,懂得惭愧忏悔。《增一阿含经》卷九说: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
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佛陀在《罗云忍辱经》说: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说: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唯“精进”是最好的良药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唯“精进”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杂譬喻经》中举出“精进报至”的故事说: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能。”
复与主人:“能听不?”
长者亦言:“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知足,即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又说:“知足常乐。”
因此,世间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
《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孝道是人伦之始
重视孝道,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贤愚经》中,佛陀开示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端正、威仪、安详、自在
端正姝好,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所谓“端正”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
《法句譬喻经》说: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忌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世间最大的财富是智慧、法财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而是智慧、法财。
佛陀在《正法念处经》说: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王贼及水火,不能拔法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