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些耀眼时刻会被特殊标记。
从1994年正式启动建设,到2002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民营科技园”,再到如今“而立之年”。
江汉经济开发区,这片曾经的荒凉湖滩之上,历经了填土垦荒到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巨变,也在接续奋斗中,成为江汉区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热土。
每个闯出名号的开发区总会经历一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而江汉经济开发区(江北民营科技园,以下简称“开发区”)的故事,要从1993年的春天说起。
///
1993年3月24日,江汉区委、区政府同意成立江汉经济发展区管理委员会和江汉区经济开发(实业)股份有限总公司,凭着一纸批文,从不同部门抽调的10名精兵强将,拿着10万元资金,投身“新城”建设。
黄家大湾张公堤以南、江汉苗圃以北、张公子堤以东、常青路以西的一千零五十亩土地,是青年们的大展身手的舞台,但彼时开发区到处是农田菜地、低洼鱼塘的模样,让大伙倍感压力。
多想无益,实干为先。在穿着雨靴踩着泥,围着开发区转了一圈又一圈后,首个建设项目——台银别墅敲定。有了这剂强心针,开发区工作者们更加大胆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边开发,边引进”的思路,邀请太和、爱帝、中信等7家民营服装企业进驻建设,初步实现“三通一平”(水通、路通、电通,场地平整)。
台银大厦及台银别墅
“开发区建成的第一条路叫‘江兴路’,取‘兴旺发达’之意。”江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欣介绍,现在江兴路、江旺路、江发路、江达路共四条主要通行路线,每日车水马龙。
江兴路
1998年,初出茅庐的王欣,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江汉经济开发区负责办理工商税务、土地手续等企业服务事宜。
“我初到开发区时,这里已从常青路路口建设至现发展三路。”据其回忆,有了当时第一批服装企业的成功引入,汉正街的服装店老板们纷纷有样学样,改变原先“前店后厂”的生产模式,将工厂迁至江汉经济开发区。
◁1994年园区厂房陆续建成
1995年太和工业园已竣工▽
到2000年前后,区域内已聚集了大大小小100多家服装企业、三四万名相关从业人员,“以前别人总说,一到上下班的点,这里人多得‘嚇死人的’”,极盛时,园区里还通了内部公交,一元钱从头坐到尾。
现地铁2号线长港路站、7号线园博园站距江汉经济开发区较近,数条城市公交线路于园区内驶过。
在良好的发展氛围中,太和、爱帝、中信、佐尔美、俊源美佳、红人、王牌等一批民营服装企业飞速发展壮大,中国服装市场上,物美价廉又端庄大方的“汉派服饰”异军突起,江汉经济开发区也成为当之无愧的汉派服饰发源地。
“那时候汉派服饰企业该来的都来了。”
极盛之下亦有隐忧,开发区领导班子敏锐感知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局限性,在全省率先运用“飞地战略”,走出江汉“北进西联”。在硚口区,开辟出2000亩土地,建设“汉正街都市工业区江北工业园”。在东西湖区,规划出3000亩土地,建设“江北民营科技园高桥园”。
湖北汽车运输总公司签约入驻“高桥园”
一边是走出江汉与其他城区合作共赢,另一边开发区内部也在完成从工业园区向科技园区的转变。
随着时间推移,开发区原本地价低廉、招工便利、租房便宜等优势逐步减弱,加之武汉市出台政策引导,大量服装企业将生产工厂外迁至黄陂等远城区。
好在此前开发区汉口创业中心、欣欣中信科技孵化器等秉持“投早”“投小”“投未来”理念,已成功孵化出一批以信息通信、软件服务为主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这批新企业既不想离开创业沃土,又需要寻找新的办公场地,逐步退出的服装企业老旧厂房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原汉口创业中心现已转型成为数智创新沃土
——国泰汉口科创中心
中信大楼
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过程中,全省第一个国家级民营科技园——江北国家民营科技园在汉口创业中心挂牌。一批“明星企业”蜚声楚天,工业设计企业大西洋连铸设备有限公司产值突破3亿元;创新创业民企盛佳电器发明专利达到98项;楚鸿科技等四家企业获2005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奖”。
此外,长江数据、威和光电、爱帝服饰、新金珠宝等企业合力奋进,使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得到大幅优化和提升。2005年,开发区完成全口径税收2.25亿元,全区税收占比9.3%。
褪去“汉派服饰发源地”带来的荣光,此后的江汉经济开发区凭借10多年的积累,通过精细管理和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着力发展信息通信和文化创意两大主导产业,江通动画制作中心、湖北移动10086客服中心、爱帝研发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完工。
“不管发展方向怎么变,一代代开发区人始终坚持‘企业的需求是我们的责任’这一宗旨。”
2013年,现开发区科创服务中心负责人吴辉入职前,正好工作于江通动画制作中心,对于园区变化有着切身体会。
“那时候服装厂有自己的食堂,但是大多刚引入或孵化出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不具备这个实力,每到饭点街边寥寥几家餐馆大排长龙,一顿饭可能从十一点半等到下午两点。”
十几年前的开发区不再荒凉但依旧是个没有“夜生活”的地方,餐饮连锁店无意入驻,个体的小馆子也不愿在这开。
现在人流汇集处餐饮店扎堆
“原先服装工人到点下班,我们的路灯也只安装到发展三路,后来科技企业多了就有人提出员工晚间加班道路照明问题,不久就都解决了。”
企业的意见不断送向开发区管委会,肉眼可见的,园区配套设施逐步提升。星巴克、肯德基等连锁店开在了江发路,科技园旁、公寓楼下有了可供挑选的各式口味,夜幕降临时,这里依旧灯火通明。
///
时光表盘上的每个耀眼时刻都是一次新的挑战,2016年,江汉经济开发区获批武汉市第三批“创谷”项目,开启“江汉创谷”创新创业之路。
迎难而上,开发区重点布局“网”“云”“智”“链”“数字内容”等产业,加速推动工业厂房改造、新建产业项目、主动融入数字化浪潮,有了红T时尚创意街区、国泰汉口科创中心、微立方创新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升级重生,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武汉市信息增值服务产业化基地等新建落成。
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
“圈子打造规矩,圈外衍生创意”,2018年10月,华中首家4A广告企业——武汉利器传播集团将文化创意与数字科技相结合,在开发区打造的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开园运营。
“圈内人”(利器)拓展“圈外”的尝试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协助产业园招引尖端企业,开发区管委会招商人员陪同集团董事长刘俊在上海黄浦江边吹过冷风;也因疫情期间争分夺秒推动审批注册,让云启智慧总经理曹建民感念在心。
2020年4月8日,离汉通道管控解除,武汉市首场“云招商”活动隆重举行。签约仪式上,中国联通智慧教育总部——云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江汉、落户“圈外”。“公司筹建时正赶上疫情,人手少、出行难,工商注册等手续办理很不方便,好在江汉区多个部门协调简化程序,还主动帮助解决办公场地装修入驻、人才招聘等企业成立初期的具体问题。”曹建民说道。
“2018首届武汉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在江汉区召开
云启智慧
每个发展阶段,企业的“意见箱”里总会更迭新内容,修建厂房、完善基础设施、助力产业招商……这两年“云服务”又频频出现。
2023年起,开发区联合中国移动“移动云”平台,为企业在云上部署计算、数据、安全等云服务,并提供上云服务补贴。今年11月份,湖北安瞳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吴辉等人立马前去了解这家软件开发公司对于网络、算力、上云等服务需求,而这样的“上门服务”已然成为常态。
2024年7月江汉经济开发区营商环境大会上,
为企业发放移动云电脑
“如果没有企业,这个开发区就不存在了,我们所有的发展都要依靠企业。”王欣感慨,最初管委会的办公场地在常青公园江汉苗圃,借园林局培养花卉的场所办公,后来开发区初具规模搬了家,又为了招商引资主动腾退,现在所在汉口创业中心2号楼也是十多家企业的创业地。
与企业共荣共生是江汉经济开发区刻在骨子里的信条。
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建有12个科技企业孵化空间、18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引进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企业30家、瞪羚企业18家、高新企业11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8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25.6亿元。
三十年须臾间,江汉荒地建新城。
历经民营工业园——民营科技园——高新产业园——江汉创谷数次转型,江汉经济开发区永远在求新求变。
秉持实干为先、担当作为、务实高效、勇于创新干事创业精神,江汉经济开发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绿色低碳转型,以开发区建区30周年为新起点,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以“赶考”状态再奋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更多贡献、扛起更大担当。
撰稿|童克琴
支持|江汉经济开发区
编辑|邱丹 杨娜
编审|张景
终审|戴莹
投稿|3057779502@qq.com
出品|中共江汉区委宣传部 江汉区融媒体中心
仅靠2个单品出圈,成为武汉“过早”界的王者
周末N次方 | 传下去!我们西北湖也有自己的“四件套”
点赞、在看、分享,获取江汉最新资讯~